台籍小學生桂臺兩地求學的特殊體驗

2020-01-06 08:03:00來源:中新網

  在廣西南寧市桂雅路小學近日舉行的“換客義賣”活動上,該校台籍學生柳宇鴻買到了許多稱心如意的玩具。

  “來到南寧讀書,最好玩的事情就是參與‘換客義賣’活動,在台灣求學時,我沒有參加過類似的活動。”柳宇鴻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

  

台胞陳家榮接受記者採訪。 蔣雪林 攝

  台胞張志連接受記者採訪。 蔣雪林 攝

  柳宇鴻小學一年級在台灣就讀,二年級時跟隨父母來到南寧,入讀桂雅路小學。這是一所建校僅10年的公辦小學,建校以來,共招收了21名台籍學生,成為南寧市接納台胞孩子就讀最多的學校。

  柳宇鴻表示,在南寧就讀,由於使用的教材和台灣的不一樣,剛開始有些不習慣,但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下,很快融入了班級學習和生活。數學老師經常單獨輔導他,教他寫作業。語文的閱讀理解他比較難懂,老師也經常找時間輔導他。

  桂雅路小學六年級四班的學生蘇鵬也是一名台灣籍學生。與柳宇鴻相比,蘇鵬更加適應南寧的生活。他很喜歡吃南寧的老友粉和檸檬鴨,説普通話帶著濃重的南寧口音,如果不是特別提醒,很難區分出他是台灣來的學生。

  

桂雅路小學校長陳一璐在接受記者採訪。 蔣雪林 攝

  桂雅路小學校長陳一璐在接受記者採訪。 蔣雪林 攝

  蘇鵬的爸爸是一名機長,他4歲就隨父母到南寧。蘇鵬一開始也很害羞,不會寫簡體字,也不會漢語拼音。第一次考試,語文只得了80多分,正當蘇鵬擔心無法適應南寧的學習和生活而苦悶時,他的同班同學余科邑伸出了友誼之手,經常帶他到家裏玩、去圖書館閱讀簡體字書籍。蘇鵬順利闖過了簡體字關,學習成績躍居班級前列。

  蘇鵬偶爾也會和當年幼兒園的同學聯絡,向他們討教繁體字的寫法和讀音,和幼兒園的同學回憶一起玩抓魚和打水槍遊戲。“在台灣求學競爭沒那麼大。在這裡你不努力,就會趕不上別的同學。但我和我媽都喜歡這樣的環境,有競爭才有進步,拼搏才有出路。”蘇鵬説。

  在南寧從事零售業的台胞張志連小孩也在桂雅路小學就讀。張志連表示,桂雅路小學是南寧的一所名校,能降低門檻來接納台胞的孩子就學,解決了台胞在南寧創業就業的後顧之憂。近年來,國家不斷出臺惠及台胞政策,從“31條措施”到“26條措施”,台胞在大陸發展獲得了更多更具體的政策支持,解決了台胞繳納社保及購房等實際問題。

  桂雅路小學校長陳一璐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學校所在的區域是南寧市東盟商務區,台商台胞居住比較集中。南寧市青秀區黨委政府根據這一實際情況,要求學校打破門檻,解決台商台胞適齡孩子的就學問題。桂雅路小學認真落實國家有關惠及台胞政策,認真落實城區黨委政府的相關要求,本著為台胞解決後顧之憂的想法,只要居住在學校招生地段範圍內、符合招生管理政策的台胞,學校都允許他們的孩子就近入學。

  “這些孩子入讀桂雅路小學後,學校師生待他們親如家人,有些孩子成了課代表,有些家長成了家委會成員,參與了學校的管理。”陳一璐説。

  陳一璐表示,桂雅路小學與台灣花蓮縣北濱小學等學校交流頻繁。台灣多所小學曾到桂雅路小學參訪,桂雅路小學也多次到台灣參訪。通過校園文化交流,桂臺兩地的孩子增進了彼此了解和友誼。

  南寧市台辦提供的信息顯示,隨著桂臺交流的不斷深入,前來南寧就業創業的台胞越來越多。南寧市現有台資企業298家。(完)

編輯:張依依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