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當局“以疫謀獨”之下,兩岸已漸行漸遠

2020-04-08 20:13:00來源:中國台灣網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美國政壇元老基辛格認為,病毒大流行將永遠改變世界秩序。而對中國人來説,在這場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兩岸關係會發生怎樣的變化?也是備受關注。從年初大陸暴發疫情到現在,原本這個被島內很多人視為“兩岸關係緩和的契機”,卻成了民進黨當局展示人性黑暗面、“台獨”冷血無恥一面的舞臺。他們在兩岸民眾間製造分離,他們在國際上加速“脫中”步伐,他們以疫謀“獨”,花樣百齣、妖言惑眾,在島內製造出了一種叫作“仇中症”的“新疫情”,再加上外部勢力的煽風點火……這些都不得不讓我們深思:雖然兩岸關係的主導權早已牢牢地把握在了祖國大陸的手中,兩岸和平發展仍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勢,但在民進黨當局緊鑼密鼓推進“台獨”的操作下,兩岸漸行漸遠確實已是現實。

  新冠疫情中,民進黨當局不斷在兩岸同胞間製造分離,暴露出其“假防疫、真政治”的“台獨”面目。

  疫情暴發之初,民進黨當局即對大陸展現出了一種強勢敵意的姿態,企圖讓兩岸關係由此“斷鏈”。他們第一時間下令禁止出口口罩;在台灣民間發出組織醫護人員赴大陸支援的聲音後,民進黨當局又立即宣佈禁止醫護人員到大陸及港澳地區;他們宣佈暫停兩岸大小“三通”;在協商滯留湖北台胞返臺一事上,民進黨當局又以各種理由無端阻撓、拖延。為切割兩岸同胞間的聯絡,台當局的政客們還屢出狂言,台灣衛生部門負責人陳時中説出“自己選擇國籍、自己承擔”等極端無情的“台獨”言論;台灣民意機構負責人遊錫堃公然叫囂疫情有利於強化所謂“台灣國家意志”;台當局“行政院長”蘇貞昌更是以其一連串的“蘇式謊言”遭到國台辦的點名痛批。

  新冠疫情中,民進黨當局“親美抗中”“遠中脫中”的腳步邁得更大更快,不停地在國際間刷存在感。

  民進黨當局從未把防疫作為施政重點,而是一心想著怎樣趁亂讓台灣加入只有主權國家才能參加的世衛組織。為此,他們故意將“疫情防控”與“加入世衛組織”這兩件毫不相干的事混為一談,造謠説台灣不加入世衛就會“損害台灣民眾健康福祉”“造成國際防疫缺口”,他們還一直使用違反世衛組織規定的地域歧視名稱“武漢肺炎”。

  在世衛組織按照國際公認的“一中原則”來處理相關問題後,氣急敗壞的民進黨當局又開始大肆攻擊世衛組織及其總幹事譚德塞。台灣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抱怨世衛官員“老做對不起我們的事情”;蔡英文的副手陳建仁甚至點名批評譚德塞“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還説“譚德塞應該下臺,世衛組織應該重新改造”。真的是醜態百出,貽笑國際。

  除了仗著美國撐腰謀劃加入世衛組織,民進黨當局還借著大陸疫情之危,極力尋求台美關係所謂新發展、新突破,已經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遊錫堃曾多次當面對美方人士表達“美臺建交”的願望,還有綠營人士到美國白宮請願網站發起“美臺建交連署”的鬧劇,但很快就遭到了美方打臉。而蔡英文在接受外媒採訪時甚至還囂張地暗示“台灣已經做好了以武拒統的準備”。

  最近,在島內口罩短缺的問題還沒解決的情況下,蔡英文又開始了“口罩外交”,表態捐贈一千萬個口罩支援歐美等疫情嚴重的國家,與當初針對大陸下令禁止口罩出口時完全換了一副嘴臉。這可真像台灣《中時電子報》説的:別的國家又不是傻子,他們都知道民進黨捐給他們口罩打的是什麼政治算盤。而美國對於民進黨當局的“聽話”,也給予了很多甜頭,包括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通過了“台北法案”,表態會“加倍努力”確保台灣能夠踏上世界舞臺;“美國在臺協會”與台灣發表了所謂“台美防疫夥伴聯合聲明”,吹噓誇大台灣抗疫成效等。

  在民進黨當局以疫謀“獨”、倚美抗陸的操控下,島內關於大陸疫情的謠言與惡意中傷的信息滿天飛……“仇中症”在台灣社會成了比新冠疫情更可怕的“新疫情”。但究其實,台灣能否參與世衛組織,關鍵在於兩岸關係;台灣能否擁有一個有前途的未來,關鍵在於兩岸關係;台灣民眾能否在國際上有尊嚴地展現自己,關鍵仍然在於兩岸關係。這些,民進黨當局都非常清楚明白,卻還是編織謊言繼續欺騙台灣民眾,因為他們所有的“台獨”目標,都是要用台灣民眾的民生利益甚至生命安全去換取的。

  2020年的這場疫情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災難面前是誰在為台胞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又是誰把台灣民眾當棋子、拿民主人權當幌子。我們不願意看到民進黨當局在疫情中針對兩岸民眾進行的惡意分離,它讓輿論普遍對兩岸關係的未來充滿了擔憂與不安。但無論如何,兩岸關係的未來、中華民族的未來,是要由包括2300萬台灣同胞在內的14億中國人來共同決定的。“台獨”再猖狂,終究也決定不了歷史大勢與走向。民進黨當局一再低估大陸統一祖國的決心與能力,一再誤判國際形勢,一再傷害台灣民眾的利益福祉與安全,終會自食惡果。(中國台灣網首席評論員:趙靜)

編輯:李婷婷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