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臺“26條措施” 台灣青年:融入感越來越強

2019-11-05 16:45:00來源:你好台灣網

    你好台灣網11月5日消息(記者 李婷婷) 11月4日,國務院台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0個部門聯合發佈《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26條措施”)。台灣青年作為在大陸學習、生活,並找尋發展機遇的活躍者,讀完“26條措施”後紛紛找到自己的pick,表示“驚喜又溫暖”,融入的感覺越來越強。

    對於今年剛剛在上海就讀研一的台灣學生陳婉譯來説,“26條措施”中最矚目的就是第24條。其中提到:台灣學生可持台灣居民居住證按照有關規定向所在大陸高校同等申請享受各類資助政策。她感嘆:這條真的是在陸讀書的台籍研究生福祉。

    “因為台籍學生在報考港澳臺碩士聯招的時候,有部分學校的獎學金是沒辦法參評的。台生專屬的碩士獎學金,有些評選也有前提條件。比如在校就讀的台籍研究生人數必須>1,但事實上,有的學校只有1個台籍研究生。”所以新政策出來,可以向所在大陸高校同等申請享受各類資助,意味著獎學金的額度經費、項目渠道會趨向同等逐步增加。有政策如此,自然更要“好好讀書,努力學習。”

    在廣州暨南大學讀書的謝建鋐對未來已有規劃,他打算畢業後留在粵港澳大灣區工作生活。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想在這裡站穩腳跟就必須提升自身競爭力。因此,“在大陸高校就讀的台灣學生可同大陸學生一樣享有公派留學、出國出訪的機會”這樣的內容讓謝建鋐點讚,“這對青年開闊視野、未來發展是很有幫助的!”除此以外,“持台灣居民居住證的台灣同胞在購房資格方面與大陸居民享受同等待遇”這條措施讓他更安心紮根大陸,加深了留在粵港澳大灣區生活工作的意向。

    謝建鋐説,從之前的“惠臺31條”到現在的“26條措施”,進一步體現出中央對於台灣同胞的關懷,讓在大陸求學就業生活的台灣同胞越來越有“融入感”。“這次的政策著重于對青年的發展前景來設計,特別體現出對台灣青年來大陸就業生活環境的改善。”他還相信,“台灣青年一定可以為大陸職場帶進不一樣的新思維,增加創新動力。”

    “26條措施”公佈當日,正在北京做論文的台籍博士王裕慶便認真細讀了每一條措施,坦言最突破最亮點的部分就是涉及為台灣企業與台灣同胞提供同等待遇。例如第14條中説,台灣同胞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領館尋求領事保護與協助,申請旅行證件。“這意味著以後台灣同胞到海外去旅遊或觀光的時候,如果遇到一些困難,可以立刻跑到大陸領事館得到同等的服務。”再比如第16條,台灣同胞可同等使用交通運輸新業態企業提供的交通出行等産品。這是突破了APP軟體的一些既有限制,使得台灣同胞可以和大陸同胞一樣享受互聯網信息技術帶來的生活便利。

    他還提到“26條措施”中頗有意思的一條,就是“台灣運動員可以內援身份參加大陸足球、籃球、乒乓球、圍棋等職業聯賽,符合條件的台灣體育團隊、俱樂部亦可參與大陸相關職業聯賽。大陸單項體育運動協會可向台灣同胞授予運動技術等級證書。歡迎台灣運動員報考大陸體育院校。”

    王裕慶説:“台灣有很多優秀的運動員,但島內的運動市場非常有限。未來開放台灣運動員來大陸發展,不僅是個人職業生涯的發展,還可能帶來相關的産業鏈,解決島內體育市場不夠的問題。”之所以會特別提到第26條,還因為體育是一個特色窗口,“可以讓老百姓不僅是從歷史文化管道上去了解對方,還可以從觀光體育的方面進行交流,進而了解整個大陸發展狀況。”王裕慶説。

編輯:張騰陽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