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出圈的“唐宮小姐姐”原來出自這裡

2021-03-22 18:31:00來源:新華網

  “幾年前在河南博物院參觀采風,看到一組樂舞俑造型,當時就在想,假如讓‘她們’活起來,會給今天的人們講述什麼故事?”鄭州歌舞劇院編導、舞蹈《唐宮夜宴》主創之一陳琳説。

  不久前,一支5分鐘的舞蹈《唐宮夜宴》火遍全網。身著融入三彩元素的襦裙,“肉嘟嘟”的臉上畫著月牙形粧容“斜紅”,借助3D和AR技術,14位舞蹈演員穿梭于婦好尊、蓮鶴方壺、賈湖骨笛等國寶級文物影像之間,虛擬影像與現實舞臺交相呼應,讓人身臨其境。

 

  這些從歷史中穿越而來的“美人”是有原型的。陳琳的靈感來自1959年河南安陽張盛墓出土的隋代樂舞俑,一組13件,包括8件樂俑和5件舞俑。

  在河南博物院二樓的展廳裏,13件樂舞俑髮式和服飾大體相同,黑髮朱唇,頭梳平髻,上身穿窄袖衣,同色條紋高腰束胸,長裙高繫於胸前打結,錦帶下垂而飄逸,肩披帔帛,好似正在進行一場別開生面的小型樂舞演出。

  只見樂者姿態各異,坐著演奏著琵琶、五弦琵琶、豎箜篌、排簫、橫笛、鈸、篳篥等樂器,長裙鋪地,如癡如醉;舞者著長裙長袖,有的還加一件短衫,均以恬靜、柔和的神情,揮舞雙袖輕輕起舞,敏捷輕快的舞步不似在走動,而是被推動,時而像那急馳的流波,時而又如溪水潺潺。

  “細細觀察可以發現,其中兩個琵琶樂俑分別演奏的是直項琵琶和曲項琵琶,演奏方式為橫抱,與我們現代琵琶的演奏方式有所不同,見證了中國傳統樂器在樂器形制和演奏技法等方面的不斷演變。”河南博物院副院長張得水説。

  據介紹,隋唐時期為中國歷史上音樂、舞蹈藝術集大成時期。音樂表演中按照演奏姿勢坐、立來進行劃分,分為“坐部伎”和“立部伎”。堂上坐奏為“坐部伎”,人數較少,主要演奏絲竹音樂。而堂下立奏為“立部伎”,表演人數較多,多演奏打擊樂曲。

  “文化的繁榮得益於不同文化的交融互鑒。張盛墓出土的這組女樂舞俑,形制完整,為研究隋唐時期的音樂舞蹈制度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樂俑出土時,其衣裙有綠、褐、紅、黃諸色,異常艷麗。”張得水説。

  “火”起來的《唐宮夜宴》將河南博物院也帶出了圈。河南博物院數據顯示,節目播出以來,6成以上到訪遊客為35歲以下人群。“00後”鄭州女孩史怡菲前來“試圖尋找《唐宮夜宴》背後的‘秘密’”。20歲的朱家鑫也來一睹為快,“預約了幾次才得以成行”。

  對於陳琳們來説,《唐宮夜宴》只是一個開始。“厚重的歷史文化不應僅陳列在博物館裏,如何用多元的藝術手法加工提煉並傳揚下去是留給文藝工作者的思考。”陳琳説。

編輯:姚思寒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