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零差評 年輕人邊查黨史邊追看《覺醒年代》

2021-03-10 10:20:00來源:北京日報

  《覺醒年代》年輕人邊查黨史邊追看

  本報記者 李夏至

  一部時不時“斷更”而被“催更”的電視劇,一部在豆瓣開分就接近9分、且分數持續上漲、幾乎零差評的黨史題材電視劇,正是在央視綜合頻道晚間黃金檔播出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覺醒年代》。對不少年輕的觀眾來説,如今定期追看《覺醒年代》已經成了一種收視習慣,而看著黨史劇查黨史,也成了一種全新的看劇方式。

  回望歷史 從具體事件入手

  作為一部講黨史的電視劇,《覺醒年代》同時在電視和互聯網播出,根據優酷站內數據顯示,在《覺醒年代》發佈彈幕的人群中,“90後”、“95後”的佔比是全站基準值的1.6倍,而這顯然並不在《覺醒年代》收視人群的預期範圍內。

  按照慣常的收視習慣,歷史題材、偏正劇范兒的表達風格,對於年輕人的吸引力不及更為市場化的劇種。《覺醒年代》講述的故事發生在1916年至1921年間,它回溯了一百年前舊中國所處的時代背景,以《新青年》雜誌為基本敘事線索,有效串聯起了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建黨史上閃閃發光的名字,也刻畫了毛澤東、周恩來、陳延年、陳喬年、鄧中夏等熱血青年追求真理探索新知的歷史過程。全劇深刻地揭示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和中國共産黨建立的紅色起點,將“中國往何處去”這樣一個宏大的歷史命題,融入了具體而微的歷史事件中。

  重大的題材未必就要選擇大而全的視角。《覺醒年代》找到了更容易為年輕人和當代觀眾接受的表達方式,從觀眾們熟知的歷史事件打開一個小的切口,通過時局中相關人士的表現,勾勒出一個時代的景象。劇中在表現中英關係時,並沒有強調所簽署文件的不平等,而是通過北大解聘克德萊一事,帶出各方政府的施壓與斡旋,進而帶出“弱國無外交”的背後主旨。

  刻畫群像 人物有血有肉

  《覺醒年代》要表達的題材重大,劇情中涉及到的具體歷史人物又有名有姓,歷史題材類表達常常精於展示大場面,而疏于刻畫小人物。《覺醒年代》則給出了一種兩全的解決方式,既充分刻畫出百年前風雲際會、群英會集的時代特色,又對個人不失溫情和理解,讓歷史中的人物也有血有肉、可親可感。

  劇中除對核心人物李大釗、陳獨秀等有大量的筆墨描寫,蔡元培、魯迅、胡適、辜鴻銘等角色也都選擇採用了經典人物經典敘事的手法,從多方面刻畫人物的個性,表達他們的理念。像魯迅出場時,就選用了魯迅代表作《藥》中的經典場景,北京城菜市口斬首示眾,這邊廂人頭落地,那邊廂無知的百姓拿著銅板塞給官兵,要用饅頭沾著熱乎的鮮血去給兒子治病。

  圍繞著“中國往何處去”的問題,劇中的人物各有不同的政治理念,他們之間也産生著各種分歧,有爭論也有衝突。像陳獨秀堅持二十年不談政治的理念,他認為當下的中國民智未開,根本不是談政治的時候;李大釗則希望國人“改進立國之精神,求一可愛之國家而愛之”,他認為應該發動群眾,身先士卒開展轟轟烈烈的反帝反軍閥鬥爭。

  該劇客觀地呈現了不同人物的政見之分,但不做主觀上的評判,像保皇派辜鴻銘精通多國語言,一身遺老打扮,卻依然可以在《中國人的精神》演講裏,痛斥北大青年“長在心裏的辮子”。全劇將每一個歷史人物還原到歷史的場景中去,用理念分歧埋下伏筆,也讓歷史課本上的人物成了一個個具體可感的人。

  激勵青年 觸發深度思考

  《覺醒年代》按照時間先後順序展開,從袁世凱稱帝講起,歷經張勳復辟、新文化運動、簽署《二十一條》以及五四運動等多個重大事件,但始終沒有離開一條主線,即回答劇中人物關切的那個問題:中國向何處去?

  在劇評人何思路看來,關於歷史類題材,國內電視劇擅長以類似《史記》的敘述方式加以呈現,“一方面,以主要歷史事件為轉折節點,通過背景概述,宏觀勾勒當時局勢之輪廓;另一方面,以人物主觀情致做內容考量,配合傳奇描繪,微觀著墨歷史人物之身姿。”而《覺醒年代》兼具了兩種方式,取長補短,並獨闢蹊徑地從政治、經濟範疇的“硬歷史”揭露,轉向以文化精神為主的“軟歷史”描述,“年代之覺醒,實則是思想之覺醒。”

  中國傳媒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曹曉偉則認為,該劇共圍繞三個問題展開,“為何青年學生成為先鋒?為何馬克思主義得以傳播?中國共産黨如何順應歷史趨勢,應運而生?”他認為,這也是中國電視劇“第一次以歷史敘事手法,藝術地再現這段動蕩年代的青年人的激情和選擇,中國人的覺醒和奮鬥。”如今,《覺醒年代》創新的表達方式已經將年輕人拉回了電視機前,不少對黨史不夠熟悉的年輕人,還會一邊看劇一邊查歷史。《覺醒年代》降低了觀眾的觀看門檻,也真正拉近了年輕人與黨史之間的距離。對這一輩年輕人來説,重新了解百年之前的歷史,重新思考國家與個人的關係,也是一代年輕人實現自我價值、擔負時代責任的良好開端。

編輯:李婷婷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