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如果拿掉一切中國傳統與文化,將只剩荒蕪

2020-01-10 16:37:00來源:中國台灣網

  台灣2019年9月開始,高中歷史課綱將《中國史》放在《東亞史》脈絡下討論,外界質疑歷史課綱“去中國化”。

  台灣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吳昆財日前在台灣“中時電子報”發表評論説,台當局“教育部”廢除了歷史教材行之有年的“時序”觀撰寫方式,大膽改採“主題”教學模式。這次課綱規定了3大主題介紹東亞史:國家與社會、人群的移動與交流,以及現代化的歷程。

  吳昆財認為,從這種主題設置,即可探知台灣“國教院”史觀與史識的偏頗。眾所週知,攸關民族與國家的歷史,其中有屬於核心議題,豈能舍本逐末,輕重不分?

  吳昆財認為,就政治而言,説穿了,台當局“教育部”選擇一意孤行通過新的歷史課綱,如今再對照各家版本歷史教科書,其主要還是著眼于政治的目的。

  首先,去中華民族化。檢視3大單元裏全新單元的“人口移動與交流”。這種在歷史學界屬於偏僻冷門的專史,就是要淡化大陸人對臺移民,接著再點綴東亞各國的移民史。如此一來台灣人民自然成為“移民”的一環,不必再認同“中華民族”。

  其次,異化中國。這本課綱把中國史正式列入為東亞史,也就是延續自1995年以來的思維,李登輝倡議“認識台灣”,接著杜正勝提出“同心圓”論理,把台灣史單獨成冊,從原先隸屬於中國史的一個章節再提升為“國史”。如今,正式把中國史異化為外國史而已。

  最後,“兩國論”入史。環顧各家版本的“中國主權”問題,根本上已違反“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法律。

  台灣“中時電子報”9日發表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秘書長段心儀的文章指出,台灣拿掉一切中國傳統與文化,只剩荒蕪。

  段心儀説,自從台當局前“教育部長”杜正勝於上世紀90年代提出“同心圓史觀”,推動“本土化教育”,學生在新的“台灣史觀”與歷史架構下學習,也許,政治學者用詞有專業考慮,但庶民時代,也無妨聽聽教師吐吐苦水。現在,老師上課不知道如何向學生説明:你為何要學“敵國”文字?為何要讀李白、杜甫、韓愈、蘇軾、孔孟、老莊,這些不都是“中國古人”的文章?中秋、端午、春節該過嗎?祖宗墳頭該祭掃嗎?“河西堂”、“汾陽堂”是啥?

  段心儀還説,15年前我們看到“海洋教育用詞檢核”,挑出教科書中五千個不當用詞,如要求:詩人李白改成“中國詩人李白”時,還當成笑話一則,如今赫然發現,那已是學生認知中的應然。只是,如果語文拿掉一切古典,只剩空白。台灣拿掉一切中國傳統與文化,只剩荒蕪。卻沒有人告訴我們,台灣人民自廢武功後,何去何從?

編輯:李瑞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