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經濟”,要創新更要規範

2021-06-11 10:33:00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近年來,盲盒受到年輕人的熱烈追捧。在互聯網平臺上,只要搜索盲盒,不難發現銷售者眾多,銷量頗高。某物流平臺數據顯示,今年“618”盲盒手辦預售備貨量同比暴增1000%,有報告顯示,在“95後”最“燒錢”的愛好中,盲盒手辦排名第一;“95後”已成盲盒手辦市場重要消費人群,佔比近四成。

  深受年輕群體青睞

  “叮咚。”思宇點開手機,發現是微信群裏小夥伴發來鏈結,某品牌系列盲盒上新,可以在小程序裏線上“抽盒”了。

  不到10分鐘,小夥伴紛紛發來了“抽盒”截圖,有的人懊惱自己沒有抽中想要的款式,有的人在群裏詢問大家能不能交換抽到的新品。“在線抽到的盲盒交換起來方便,相當於是把自己的盲盒寄存在商家那邊,最終確定了誰要,直接在小程序中填寫地址郵寄給他們就行。”思宇説。

  近幾年,“盲盒經濟”帶動的新消費風潮已頗具規模,吸引了不少消費者追逐和購買。

  Mob研究院的《2020盲盒經濟洞察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盲盒行業的市場規模達101億元,且在未來幾年仍會持續高速增長。

  艾媒諮詢發佈的《2021年第一季度中國潮玩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調研分析報告》指出,潮玩消費群體中超六成用戶更加偏好盲盒,超七成中國盲盒用戶對購買盲盒的使用滿意度給予正面評價。

  讓人驚喜的消費體驗

  為什麼盲盒能夠受到消費者追捧呢?答案也許就在於利用不確定性帶來的“驚喜效應”。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教授陸靜怡認為,以盲盒形式售賣的産品給人不確定感,消費者不知道盲盒中的産品究竟是什麼,因此會感到好奇,抱有期待。而在盲盒拆開的那一刻,不確定感得以消除,負責獎勵過程的大腦區域被激活,從而使消費者可以得到享樂體驗。

  “其實這種營銷策略在生活中很常見。”陸靜怡説,“譬如章回體小説、電視劇關鍵情節前的廣告、發佈會前保持神秘的新産品,商家總是在製造懸念後再解開懸念,從而給消費者帶來愉悅,刺激消費。”

  在這樣的趨勢下,盲盒這一形式逐漸從潮玩市場向外裂變,小小盲盒迅速席捲各行各業。點開任意一家電商平臺,各種類別的盲盒産品應有盡有。在社交網絡平臺上,有關盲盒開箱、測評、“抽盒”經歷的視頻持續火爆,盲盒的社交圈正在被建立起來。

  消費者不要盲目跟風

  各行各業開始颳起了“盲盒風”,圖書盲盒、考古盲盒以及食品領域的零食盲盒、生鮮盲盒也紛紛跟上,推動盲盒經濟這股熱潮。

  今年,旅遊業試水盲盒玩法,多家在線旅行平臺推出“機票盲盒”。消費者購買後,會得到一張指定出發地、隨機目的地、隨機日期的國內單程機票。由於其玩法的不可預測性,不少網友把“機票盲盒”與“來一場説走就走的旅行”聯絡到了一起。“這是一種應該鼓勵的創新産品。”陜西師範大學旅遊系主任白凱認為,“機票盲盒”爆火的背後,滿足了當代年輕人對旅行的情感訴求。航空公司和旅遊平臺展開新型合作,提供了營銷的一種創新思路,可以激發潛在旅遊消費市場。

  在盲盒經濟迅猛發展的同時,伴隨而來的一些問題也不容忽視。中國消費者協會指出,目前盲盒市場存在以下問題:商家過度營銷,消費者易中套“上癮”;商家涉嫌虛假宣傳,到手貨品與宣傳不符;産品質量難以保障,假劣、“三無”産品時有出現;消費糾紛難以解決,售後服務亟待改善。

  北京市常鴻律師事務所律師彭艷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商家以盲盒的名義清貨,以次充好、以假亂真,則構成欺詐;有些商家表示盲盒銷售是不退不換的規則,售出概不退換,屬於霸王條款,侵犯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

  “對於盲盒産品,應出臺相應的商品規範,明確盲盒産品的範圍以及‘盲’的程度。”彭艷軍指出,“有些産品並不適合以盲盒形式進行不確定的銷售,應明確禁止銷售。同時盲盒銷售的‘盲’通常應表現為盒中所裝商品款別的不確定性,即拆開盲盒的瞬間才知道具體的款別,而不是對關鍵信息避而不談或只字不提,尤其是用途、性能、規格等關鍵信息必須透露。”

  “經營者銷售盲盒應規範,消費者購買盲盒勿盲目。”中國消費者協會表示,盲盒的基本屬性是商品,經營者必須承擔法定的質量擔保責任,確保商品質量信息真實,不可過度利用消費者的獵奇心理,誤導人們衝動消費。

  陸靜怡提醒,盲盒的受眾中相當一部分為經濟基礎、自控能力相對薄弱的未成年人,他們的盲目跟風後果可能更加嚴重。在持續興起的盲盒經濟下,要提倡大家理性消費、節制消費,切忌盲目跟風、購買成癮。

編輯:姚思寒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