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味劇以市井文化表達時代訴求

2019-12-16 10:30:00來源:新華網
 在北京懷柔影視基地內,副食商店、早點攤、理髮鋪……錯落在沿街的大雜院之間,招牌上的舊式印刷體,似乎在提醒經過它的人——你將沿路走進某處記憶。

  衚同深處的大雜院裏人頭攢動,這是導演楊亞洲新戲《北京西城故事》(暫名)的拍攝現場,他將用一個衚同裏的故事展示北京幾十年的變化。這很容易想到他的成名作《空鏡子》,同樣發生在衚同裏的故事,陶虹飾演的妹妹善良、顧家;牛莉飾演的姐姐張揚、自私。當時有人建議楊亞洲把姐姐拍成一個被批判的角色,楊亞洲沒接受,他覺得妹妹傳統的美德不需要靠臉譜化姐姐建立,姐姐這樣的女性在當時有很多,不能做簡單的道德判斷。

  複雜性是人性的一部分,家庭裏的價值分歧是社會變遷的投影,用家庭為元單位縮影社會,是關於北京的電視劇的一個顯著特點,而北京也在這些電視劇裏,展示著時代變遷。

  講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北京發展的電視劇,可稱為北京劇。最早能追溯到1986年播出的《鐘鼓樓》,該劇根據劉心武小説改編,講述鐘鼓樓附近九戶人家的喜怒哀樂。此後,北京劇經過1990年播出的《渴望》、1992年播出的《編輯部的故事》、1993年播出的《我愛我家》、1994年播出的《過把癮》、2000年播出的《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形成獨具特色的電視劇品類,迄今達三十年。

  北京,在很長時間內是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的發生地。作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它是各種政策的先行者;作為古都,它在風貌上既固守傳統審美,也展示現代化的試探。故宮、長城與國貿、中關村成為這個城市共同的注腳。

  《渴望》,1990年播出,作家王朔作為編劇之一曾回憶道,“這不是個人化創作,大家都把自己的追求和價值觀放在一邊,這部戲是給老百姓看的。”他坦承,“《渴望》播出後的轟動勁兒使我初次領教了大眾文化可怕的煽動力和對其他藝術審美能力的吞噬性。”

  伴隨著《渴望》開啟的成功模式,以北京為背景的電視劇開啟了自己的黃金年代,反映社會變遷,展示當代生活,關注個體命運,尊重觀眾好惡開始成為創作的共識。改革開放對生活和觀念的影響,也直接注入了這些作品之中。

  在某種程度上,許多人對北京最初的印象和了解,是由電視劇帶來的。很長時間裏,電視劇喜歡使用北京的夜景作為空鏡,新起的商業大樓和環線商業街區的通明燈火,讓社會變革體現得更加直接,酒吧、西餐廳和卡拉OK的高頻出現,重新定義著都市生活的秩序。關於北京的生活,和這裡的故事,構築了許多人夢想的樣板。

  進入新世紀以後,互聯網成了電視劇新的背景板,使人們在審視生活時有了更多維度,此時北京劇對親密關係的討論,要遠遠多於過去。當然,新世紀最初十年還有一件大事——北京奧運會,它代表的奮鬥和拼搏,是整座城市的母題。

  仿佛十年是一個電視劇風格的週期,這也包含著觀眾的成長。2010年以後,類型劇佔據了最大的市場,北京特色在這些劇裏已不再易辨。城市在趨同,如果隱去地標性建築,很多城市的夜色幾乎一樣,市井文化漸漸消散,不光是北京,卻又尤其是北京。

  已經很難準確描述北京這座城市發生的變化,但有時站在街頭,會忽然想起一些場景,畫面流動閃爍著這座城市過去的樣子。關於北京的電視劇更像一本備忘錄,記載著城市的變遷,在這些變遷裏,有我們人生的軌跡。

編輯:張依依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