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潮涌立橋頭》共濟篇:百丈長虹來錦波

2019-12-05 16:18:00來源:你好台灣網

  好像天上來,好像海上來,美麗的金橋連接所有的期待,太陽擁抱著……”(出自歌曲《海上金橋》)

  20181017日,世紀之光大型交響合唱音樂會在珠海大劇院舉行。用歌聲獻禮港珠澳大橋的眾多著名歌唱家中,有一位年輕的女孩顯得尤為特別。她叫易茗,美國海歸,正是這首《海上金橋》的音樂創作者。

  易茗:“看著那些工人師傅電焊的畫面,然後包括早上34點鐘天還沒亮,騎著自行車,叮叮噹當叮叮噹當,就是自行車的那個鈴鐺,那個朝霞的顏色,就是金色的,我覺得主要是這些畫面,不停地在刺激我,不停地在刺激我,然後就感覺一點一點,一點一點,嘩,最後就爆發出來了。”

  易茗的父母都是港珠澳大橋的建設者,父母建設,女兒歌唱,她們一家和港珠澳大橋的這份情緣堪稱圓滿。

  易茗:“我想表達的首先是它的宏偉,就是那種佇立在天海之間,然後非常蓬勃大氣的那個形象。第二個我想表達的就是在它這個壯闊的形象背後,它又有那種柔軟的,飽含深情的部分在裏面。它不僅就是體現了我們是一個大家庭,在一起為一個目標努力,還就是感覺它唱響了這種三地之情,兄弟之愛,不僅體現了工程建設者之間的這種團結,還體現了這種三地人民的美好願景。”

  情懷如夢,家國在心。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的官方網站上,用簡短的這8個字,評價港珠澳大橋之歌《海上金橋》。

  20181023日上午,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珠海舉行。這座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的大橋,總長約55公里,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從前期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成立,到正式通車,前後歷時14年。

    港珠澳大橋工程管理部主管譚少華:“可以説我是看著這個橋從無到有的,而且它是在一個有限的時間,有限的空間,有限的資源,還要在一定的成本控制之上,你要把它做出來。另外在做的工程也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的過程。”

  在繁忙的工作之餘,譚少華最享受的時光就是站在這座被譽為世界公路建築史上技術最複雜、施工難度最高、工程規模最龐大的跨海新地標——港珠澳大橋上,吹海風憶往事想未來。

  兩個鋼塔,一個斜拉橋,這是個風帆造型,是很漂亮的。包括整體的柱和梁的橋墩一個個立起來,如果在海上看這個風景特別美。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黨委副書記、行政總監韋東慶:“我們現在提出來中國標準走向世界,因為在港珠澳大橋有很多的專利出來。我們中國的企業要走出去的時候,剛開始就是小弟弟,開始向人家學的,人家是老師但是呢,我們這些學生很聰明,很好學,最後就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一不小心,就做了一個全世界最長的鋼鐵大橋。通過這個橋呢,這個窗口,你可以看到我們整個國家裝備製造業的一種提升,港珠澳大橋改變珠三角的經濟版圖。”

  港珠澳大橋是一國兩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被視為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的脊梁,可有效打通灣區內部交通網絡的任督二脈,打造國際高水平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一橋連三地,天塹變通途。此刻,我就站在這座大橋之上,仿佛能在海風中聆聽到大灣區發展中那些跳動而美麗的音符。

  潮汕當地居民:“同建造一直到完工花了整整300年,很不容易,很有文化。”“我覺得以前人的智慧也是非常不可思議。”“它是潮州文化的一個歷史地標,也是我們潮州的文化瑰寶。”

  兒童:“很好玩,還有船,還能摸牛。”

  距離港珠澳大橋500多公里的廣東省潮州市,有一座橋,被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梁”,它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國歷史名橋廣濟橋。這座具有“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獨特風格的橋梁,正如港珠澳大橋是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的脊梁一般,也曾是“全粵東境,閩、粵、豫章,經深接壤”的樞紐所在。

    居民:“這首民謠講就是中國四大古橋之一的廣濟橋......”

  天剛破曉,江霧尚未散盡,橋上已是人語亂魚床了。待到晨曦初露,店舖競先開啟,茶亭酒肆,各色旗幡迎風招展,登橋者抱布貿絲,問卦占卜,摩肩接踵車水馬龍

  廣東省韓山師範學院教授莊義青:“根據一些記載,橋兩邊的店舖成排,熙熙攘攘來來往往的人很多,就好像走街路一樣。”

  莊義青教授説,歷史上,贛南、閩西和粵東稱為贛閩粵三邊區域,經濟文化的交流十分密切,而廣濟橋是贛閩粵三邊區域水陸商道的起始點。

  潮州市文物管理辦公室主任鄭楚:“有時候船停在橋墩旁邊了,他買東西可以沿著這個梯子,梯子放下來,爬上去了。還有下面的人,到上面買東西,也可以沿著這個梯子上來。我是聽老一輩的人説,有的時候在上面,挂一個籃子拋下去,下面需要什麼東西,上面東西的通過這個籃子丟給他。”

  鄭楚主任介紹,廣濟橋不但是當地商販百姓最喜愛的易物交易所在,更是贛閩粵三邊區域內銷外貿流通商品的內河海關,是古代廣東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

  潮州市文物管理辦公室主任鄭楚:“這麼一條石梁,我們給它計算了一下,大概有40多噸。據説這些石梁都是從韓江上遊,福建、江西那邊採集來的。聽説當時是放在船底下,然後把這個船慢慢開到橋墩下面,然後等它水位漲起來了,綁在船底下的石梁也就慢慢的升上來,找準地方,把它上去。所以這個方法,我們中國古學的建築史上也有記載,叫做浮橋法。”

  古人的建橋智慧讓人嘆服,不過走在這經歷了近千年風霜的古橋上,廣濟這兩個字卻引出了我更多的思緒。一座橋,除了連接兩岸跨越阻礙便利交通,它其實更可以深刻地改變一個區域的經濟民生、展現更美好的願景未來,更有一種中國人的情懷在,濟民濟世濟天下。

  從廣濟橋到港珠澳大橋,從歷史到現在再到未來,中國的橋,它所要承載的,不正是這樣的精神與使命麼?

編輯:張依依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