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臺二代”講述父輩遷臺故事 冀保存歷史記憶

2019-12-14 15:35:00來源:中國新聞網

  1937年,福建漳州市漳浦縣教師沈春池選擇投筆從戎。後來,奉命撤退,沿途讀書轉到重慶、南京,又跨過台灣海峽到了對岸。

  “我的父親,一個老兵,從年輕到處流浪,最後流浪到台灣。”“我家的兩岸故事——遷臺曆史記憶兩岸四城巡展”近日在福州三坊七巷展出,出席活動的台灣沈春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沈慶京觸景生情,回憶起父輩的遷臺記憶。

  1987年,沈慶京偷偷贊助老兵回大陸探親,夾帶拍攝《八千里路雲和月》的節目。“那時候默默在做這件事,”他説,“很後悔過了三年才想到,應該把那些老的故事、物品還有書信留存下來。”

  “我來台灣算是第二代,”沈慶京説,“許多同樣是第二代的朋友、同學、鄰居都已經不在了。”他呼籲,對於殘存於世的遷臺曆史記憶要搶救保存下來。

  佛光大學文化資産與創意學系教授張譽騰説,他的父母之所以會來到台灣,是因為母親骨子裏的“冒險基因”,鼓勵父親從農村走出去。於是,1946年,張譽騰的父親帶著尋找更好發展機遇的憧憬到了台灣,隔了兩年,母親也帶著6個小孩到台灣團聚。

  張譽騰對童年的記憶印像是“顛沛流離”。“1948年到1949年的年底,一年半的時間,我們一家搬了11次家。”他回憶説,那時候沒有固定住所,常常借住在親戚朋友家,因為小孩太多,住久了對方感到厭煩,就只好搬走。

  直到1949年底,張譽騰一家在台北中華路附近不到10平方米的房子裏安頓下來。房子臨近鐵路,夜裏汽笛聲一響,全家都會被吵醒。

  令張譽騰遺憾的是,父親在1988年過世,在台灣生活了42年,雖然與故鄉晉江磁灶鎮張林鄉嘉福村只有一水之隔,卻始終再也沒有回去過。

  與張譽騰的父母積極主動遷到台灣的經歷不同,台灣知名主持人盧秀芳説,她的父親是“被迫”遷到台灣的。她説,1950年,父親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在慘烈的長津湖戰役中倖存下來,1951年輾轉到了台灣。

  “我常常在想,也許就是天意吧,他留了一口氣活下來,像一株植物一樣,來到台灣開枝散葉,就有了我們的家庭。”盧秀芳感嘆道。

  盧秀芳從小在眷村長大,在她的印象裏,那時候大家不管來自大陸哪個省,左鄰右舍都像兄弟姐妹一樣相互幫忙。眷村裏面説大陸大江南北方言的人都有,因此,從事新聞工作的盧秀芳幾乎各處的方言都聽得懂。

  “那時候我覺得,眷村是人類最好的居住環境。”盧秀芳回憶説,“家家戶戶都不關門,小孩子肚子餓了就去鄰居家吃飯,連我們養的小貓小狗也會到處串門。”

  “遷臺第一代到現在幾乎都已經漸漸凋零了,遷臺第二代也到了我們這個年紀,緊接著第三代慢慢在成長。我們的先輩們經歷了什麼樣的九死一生、顛沛流離的故事,他們還在乎嗎?他們還懂嗎?他們還願意聆聽嗎?這是我擔心的。”盧秀芳感嘆道。她説,希望用一些積極的手段,讓這些遷臺故事能一代代傳承下去,把這些歷史注入後輩們的記憶之中。

  “我家的兩岸故事——遷臺曆史記憶兩岸四城巡展”活動延伸自2016年起調研的“遷臺曆史記憶庫”搶救計劃,迄今已搜錄超過800名見證人物,呈現遷臺人物及其後代真實經歷的影音紀錄與珍貴文物。

  今年,巡迴展在兩岸舉辦,獲得許多民眾熱情的響應。沈慶京説,在高雄和台北展出時,很多遷臺一代的老人家帶著子女和孫輩來聽他們的故事。“我希望能在自己有限人生將這些珍貴的、兩岸共同擁有的歷史記憶傳承下去。”沈慶京説。(作者 閆旭)

編輯:陳靜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