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高考 成就特別的你

2020-06-25 08:51:00來源:新華網

  新聞速遞 :最近,一段“一人訓孩子、全小區受教育”的視頻,引發了不少網友的熱議。視頻中一位媽媽深夜狂吼輔導孩子作業,響徹整個小區。無獨有偶,前段時間還有一位媽媽輔導孩子作業“氣到跳河輕生”。不知從何時起,家長輔導孩子作業“情緒崩潰”屢屢成為新聞,輔導作業這事兒儼然成為社會公共話題。

  中國青年報 :很多家長或許都懂得這樣一個道理:耐心是家庭教育的前提與基礎。然而,懂是一回事,實際行動又是另一回事。即使回到輔導作業的“場景”之下,不少家長還是控制不住自己,做父親的忍不住,對待兒子甚至還要動用一些武力。對很多家長來説,更應該在輔導孩子做作業的過程中,認識到自己性格的短處,轉而不斷修剪自己的暴躁脾氣。還處在作業煎熬中的家長們,不妨學會適當地放一放,放棄“孩子應該一講就懂、一學就會”的不合理預期,多多提醒自己不必過於著急。何況,家庭教育所蘊含的內容也是複雜、多元的,輔導作業只是家庭教育中很小的部分。家長在陪孩子做作業的過程中,還可以多一些心靈上的溝通與交流。比如,怎麼和別人交往和相處、怎樣互相理解和包容,和孩子聊一聊這些“非知識性”的生活智慧。

  新聞速遞 :6月22日,浙江義烏市委政法委、市法院、市婦聯、市公安、市民政和市數據管理中心等部門下發《關於建立涉家庭暴力人員婚姻登記可查詢制度的意見(試行)》,將於7月1日起實施。該制度在國內尚屬首創。

  羊城晚報 :結婚是嚴肅的事情,在踏進婚姻的殿堂之前,要事先了解對方的人品等各方面的情況。通過查詢婚戀對像是否存在家暴記錄,對許多人來説是一個寶貴提醒。同時,查詢婚戀對像是否存在家暴記錄,也不失為一次有效的反家暴教育宣傳,提醒婚姻當事人,要珍惜婚姻,高度認識家暴的危害,既要對家暴説不,又要避免自己成為家暴的施加者。當然,對於這一措施也要加大宣傳力度,要讓公眾熟知,尤其是要讓辦理婚姻登記的人提前了解,讓這一措施真正發揮出應有效力。婚前可查詢婚戀對像是否存在家庭暴力記錄,有利於織牢“反家暴保護網”。義烏此舉對於各地來説,都有借鑒意義與示範價值。打擊家暴,就是要對家暴行為“打早打小”,將反家暴防線“前移”。

  新聞速遞 :6月19日舉行的教育部新聞發佈會宣佈,今年高考報名人數1071萬,比去年增加40萬。而高考也將成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範圍內規模最大的一次有組織集體性活動。

  光明日報 :疫情尚未完全消失,因此衛生防護工作決不可放鬆。今年不少考生將會全程戴著口罩參加高考。無疑,這將是一次被歷史銘記的“特殊”高考。佩戴口罩參加考試,是對考生自己負責,也是對全社會負責。只是,這對考生而言,也是一個不大不小的“考驗”。儘管許多考場安裝了空調,加強了通風,但考生還是得積極適應今年的變化,調整好自身狀態。各地教育部門都提倡家長不送考、不在考點門口聚集。獨立奔赴考場,這是所有考生的“必修課”。今年的高考,更為年輕人的成長、成熟提供了自我歷練的機會。我們有理由相信,不管是佩戴口罩還是日程安排的變化,都不會成為考生們的阻礙。這場有些“特殊”的高考,就是一代年輕人的“成人禮”,必將成為考生們難忘的經歷,成為他們寶貴的人生財富。祝願所有考生都能考出理想的成績,都能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勇敢面對各種挑戰。

  新聞速遞 :“618”購物節,不少人下單了新家電,原有的廢舊家電怎麼處置?近日,國家發改委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完善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體系推動家電更新消費的實施方案》,提出用3年左右的時間,基本建成規範有序、運行順暢、協同高效的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體系。

  南方日報 :廢舊家電回收是個不大不小的“痛點”。拓寬回收渠道,讓廢舊家電有處可去,有利於提高人們更換的積極性。從消費角度上,廢舊家電回收絕對是件大事。中國是家電製造第一大國,也是家電消費第一大國。打通回收“堵點”,有利於刺激消費,釋放消費潛力,為經濟平穩運行提供支撐。此外,完善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體系對環保也是利好消息。企業可以實現規模化、科學化的回收拆解,有利於推動廢舊家電産品的資源循環利用,從而使家電産品在全生命週期裏的資源效益與環境效益更加顯著。消費是最終需求,既是生産的最終目的和動力,也是人民對美好生活需求的直接體現。今年受疫情影響,經濟有一定下行壓力,家電更新是刺激消費的一個較好切入點。相關部門要進一步深化認識,通過推動廢舊家電回收,帶動經濟社會發展。

  新聞速遞 :近日,一則“鄂牌車主染新冠肺炎去世”的短視頻熱傳網絡,佈滿灰塵的車身,配以煽動性文案,引得不少網友感慨。但很快該“新聞”即被證實係故意編造,警方也已介入處理。

  北京日報 :明面上打著“正能量”的旗號,看似傳遞著“斯人已逝,生者長思”的道理,本質卻是胡編亂造、“看圖説話”,消解社會善意,撩撥輿論信息。“偽新聞”集中出爐,“炒冷飯”總能奏效,不能不讓人思考:碎片化閱讀時代,究竟何為真相。雞湯化“偽新聞”是一記警鐘,提醒我們越是碎片化傳播,越要警惕“開局一張圖,內容全靠編”。公眾應當努力提升媒介素養和法治意識,無論是發帖還是看帖,保持好奇與熱心的同時更需堅持清醒和理性,獨立思考,自覺抵制謠言。媒體傳播平臺也要主動出擊,嚴格監管,做好內容甄別,切勿放任自流。而對於那些頻踩紅線者,則要嚴格依法懲戒提高其造謠成本,瞎話不好編了,“毒苗”自然難以生長。清朗的網絡空間不能任由“狼來了”的故事反復上演,健康的輿論生態還需各方共同捍衛呵護。

編輯:陳靜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