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頭觀瀾 | 從總書記冬奧考察,看科技創新路

2021-01-22 12:43:00來源:新華社

    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冬奧考察中強調,中國冰雪運動必須走科技創新之路。

  一條冬奧之路,也是一條科技創新的強國之路。

  自主創新:自立自強之路

  高鐵飛馳在京張鐵路上,讓人們對於冬奧會的到來多了一份期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自主創新的一個成功範例就是高鐵,從無到有,從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到自主創新,現在已經領跑世界。要總結經驗,繼續努力,爭取在“十四五”期間有更大發展。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寫入2035年遠景目標,強調“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列為2021年要抓好的8項重點任務之首。

  在冬奧會籌備的過程中,科技元素同樣無處不在。人工智慧輔助系統、風洞實驗室讓運動員備戰更加高效,低碳管理工作方案、京張高鐵讓科技造福千家萬戶。

    我國第一條雪車雪橇賽道的建設,是我國冬奧籌辦過程中科技自立自強的很好案例。

  建設者們從零起步,形成多項自主知識産權和施工標準,還把賽道打造為全球第一條360度迴旋賽道。該場館賽道遮陽棚,結合賽道形狀、自然地形、“人工地形”、遮陽屋頂等,形成“地形氣候保護系統”,並採用全球首創的鋼木結構,實現了傳統木結構與現代鋼結構的完美結合。

  可以預見,在北京冬奧會的賽場內,參加較量的不僅僅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選手,還有支撐他們訓練比賽的大量科技;而在賽場之外,眾多最新科技發明會爭相向世人展示它們的魅力。

  開放辦奧:合作共贏之路

  冰雪運動走科技創新之路,一方面要堅持自主創新,一方面要善於吸收國際上的先進技術和訓練方法。

  自主創新與合作開放相結合,冬奧會的籌辦和備戰,正越來越“科技化”。

  國家速滑館的制冰工作具有很高科技含量。北京2022冬奧會組委會體育部特聘制冰師馬克皮特麥瑟,與中方共同合作完成制冰任務。

  為了確保國家速滑館冰面質量滿足冬奧會比賽標準,麥瑟與國內外制冰師聯合進行了底板清潔、底冰澆築、噴漆劃線、分層多次澆冰、冰眼敷設、防撞墊安裝等多道工序,制冰工作順利推進。辦公室內,華商國際的設計師與制冰專家團隊研討設備參數;制冰機房內,國內外工程師圍繞製冷設備,記錄數據、研判系統運行;冰面上,國內外制冰師協作默契。這塊冰,是中外團隊合作的結晶。

  2017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考察時強調,開放辦奧,就要堅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使冬奧會成為對外開放的助推器。

  在冬奧平臺上,中國正在用開放的姿態學習、借鑒,融合國際先進的技術和經驗。

  改善民生:人民至上之路

  因為一張呈四邊形環網的直流電網,張家口北部的清潔能源與北京冬奧會緊緊連在了一起。隨著冬奧的腳步越來越近,將有更多“綠電”直抵冬奧場館和核心區域,助力“綠色冬奧”。

  張北柔直工程創造了“世界上第一個真正具有網絡特性的直流電網”“世界上第一個實現風、光和儲能多能互補的直流電網”“世界上最高電壓等級最大容量的柔性直流換流站”等12項世界第一,這背後是工程人員28個月、800多天的日夜趕工。

  張北柔直工程的建設共涉及1110座光伏扶貧電站,總容量為133.9萬千瓦,惠及104896戶貧困戶。如今的壩上地區,電網正成為地區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的重要載體。科技冬奧領導小組工作組成員常宇説:“探索奧運會如何惠及百姓生活和産業發展,這是我們開展科技冬奧工作非常重要的出發點。”

  加快科技創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是實現人民高品質生活的需要,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需要,是順利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需要。

  科技冬奧,改變生活。鋪就科技創新的強國之路,冬奧會也有著自己的貢獻。

編輯:陳靜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