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CBD“智慧大腦”開啟緩堵模式 慢行優先增添人情味

2021-05-26 17:02:00來源:中國新聞網

  繼北京CBD一期(西北區)實現交通優化後,北京CBD二期(西南區)交通優化工程已完工,整治面積達4平方公里,涉及區域35條道路。同時,BIM智慧管理平臺、智慧綜合桿、智慧道釘等高科技新設施的應用,讓繁忙的CBD實現“生活‘慢’下來、通行‘快’起來”。這是北京市朝陽區交通委今天介紹的。

  慢行優先為道路增添“人情味”

  在北京CBD,景恒街和恒惠路路口處的“二次過街”安全島、自行車震蕩標線等設備全新亮相,乾淨的地面上交通標識清晰醒目,行人、車輛有序行進。

  “整個治理工程我們更注重行人感受。”北京市朝陽區交通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有時候老人、小孩兒過馬路走到一半兒時,綠燈就變成了紅燈,免不了心驚膽戰。這時候安全島就可發揮作用。據悉,CBD二期工程增加了25處安全島,無法及時通過路口的行人,可在此安全等候下一次綠燈。

  除行人走在路上更加安全,沿途的非機動車道上,也沒有了原先常見的白色隔離柵欄,取而代之的是凸起的“震蕩標線”。“汽車車輪軋上去後,會産生明顯震動,提示駕駛員及時駛出非機動車道,避免事故發生。”負責該工程的工作人員稱,如果自行車騎行過程中偶爾壓線,也會有明顯震感,促使騎行人迅速掰正車把,保證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各行其道”。

  此外,此次綜合治理中,交通部門結合不同道路特點“量身定制”慢行改造方案,涉及壓縮機動車道、縮小路口轉彎半徑、加寬步道和自行車道、公交站臺後繞等方式,共計改造慢行系統約27公里,路口全部實現無障礙過街。

  “智慧大腦”開啟緩堵模式

  “CBD交通綜合治理二期工程將對標國際一流商務區建設標準,進行綜合化提升。二期工程除了打通斷頭路、優化交通組織、還將更注重街區品質,並採用更多的智慧化措施。”負責人稱,在CBD交通綜合治理指揮部,運用BIM、GIS等新技術,搭建起的從設計、施工到後期運維的全過程、數字化管理平臺,猶如整個工程的“智慧大腦”,通過對傳統工程WBS的模擬,梳理潛在風險,實現了項目“圖文表管”一體化控制。

  步行、行車、停車也都有“智慧”輔助。在學校、醫院、商業區人流量密集區域共建設智慧斑馬線和新型行人一體燈十余處,規範行人過街秩序,保障行人過街安全。對光華路等7條道路現況路燈桿、電車桿、交通設施桿、公安設施桿等各類桿體進行了“多桿合一”集約化整合,桿體整合率達73%,智慧綜合線桿上可搭載5G基站、電子警察、環境監測、無線WIFI等功能,一方面可有效減少對道路空間的佔用,另一方面,借助全息影像技術,區域內5處試點全息路口的監控探頭將實時掌握車輛動態,便於相關部門分析交通出行情況,合理引導車輛有序通行。

  此外,全域內還設置44個路口電子警察,167套違停抓拍,17套違法鳴笛監測,13套機動車未禮讓行人設施,實現了全域道路禁停抓拍,大大提高了區域機動車出行效率。

  此次治理還啟動了“入欄結算+平臺動態調度+實時預警派單”的共享單車監管方式。CBD地區總共將設置349個電子圍欄停放區,全域共享單車控制在1.5萬輛以內,入欄結算,圍欄外禁停,緩解共享單車侵佔步道空間的現象,凈化步道空間環境。

  負責人指出,還運用了手機信令大數據分析技術,結合現場勘查,精準掌握CBD區域交通運行特徵,分析交通現狀存在問題,為交通改善方案提供依據。

  新增“口袋公園”等見縫插綠美環境

  此次工程一方面是優化交通出行環境,另一方面要精雕細琢提升CBD街區品質,通過增加路側綠地和口袋公園,全面提升街區景觀和綠化面積。

  在中海廣場附近,一處藏于鬧市中的“口袋公園”綠意花色頗為養眼,成為了附近白領的休閒新選擇,這裡利用拆違後空間打造而成,為充滿活力的CBD再添生機。

  這只是CBD區域綠化改造的縮影。負責人介紹,CBD區域在此次綜合治理中,通過建築空間退讓和綠地整合,共改造綠化面積約3.2萬平方米,新增6000余平方米綠地和6處“口袋公園”。通過完善林蔭行道樹,將慢行系統林蔭率由65%提升至85%。

  隨著治理工程的不斷推進,“車讓人”“景相隨”,在CBD區域已成為現實。騎車的通勤族可以沿著通惠河北側綠道,轉到通惠河沿岸,騎行至建外SOHO等大型寫字樓之間。步行的市民,可以通過綠道從慶豐公園跨越通惠河,來到長安街南側的CBD城市森林公園,巡河路、園林綠道與城市道路“三網融合”連通了五六公里區域內的多條道路。

  此外,在整個區域的綜合治理過程中,細節之處也彰顯著精緻之美。景恒街兩側人行道上的井蓋全部換成了“隱形井蓋”,從外表看不到井蓋表面,上面鋪了地磚,與整個路面融為一體,走上去的感覺與正常路面無異。人行道上的“城市傢具”也統一穿上了“優雅灰”外套,路牌均採用中英文雙語標識,彰顯國際化特色。(完)

編輯:魏倩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