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路名裏的“中國密碼”

2021-01-22 10:19:00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上海路名裏的“中國密碼”

  本報記者

  翻開上海地圖,你會發現一個“神奇”的現象:這座城市的大量路名,是用中國眾多省區市縣的名稱來命名的。很多道路在上海市區的方位,與路名對應地方在中國的方位也恰好吻合。與此同時,還有很多上海路名,對應著中國革命的紅色地標,記錄和紀念著偉大的革命歷程。

  上海的這些路名是怎麼來的?它們與上海開埠一百多年的歷史、與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城市發展史、與改革開放以來的上海新征程,有怎樣的奇妙關聯?上海路名裏,藏著什麼樣的“中國密碼”?在這些凝結著歷史與現實的道路上,正在發生著怎樣的故事?新華每日電訊記者為您一一解碼。

  上海瑞金路:

  在“紅色道路”上探訪“紅色電波”

  記者吳霞、袁全報道:黃浦區位於上海城區中心位置。在這個區內,瑞金路、延安路、南昌路、淮海路等道路,都與中國革命的紅色地標對應。而就在這些道路上,也曾發生過許多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跡。例如,人們所熟悉的革命故事“永不消逝的電波”,就與瑞金路有著不解之緣。

  “樹背後的房子,以及房子裏的人,發生的事,讓馬路上的每一片落葉,都不同尋常。”1984年出生的顧博凱是上海市大同中學的歷史老師,為了把課上得生動形象,他喜歡穿行在城市的各個角落,瑞金路是他來得最多的馬路之一。

  在上海,以“瑞金”命名的路一共有三條:瑞金一路、瑞金二路和瑞金南路。瑞金一路和瑞金二路始建於20世紀初,最初瑞金一路被命名為聖母院路,瑞金二路被命名為金神父路,後來經歷了多次改名。1950年,為了紀念革命聖地瑞金,這兩條路更名為瑞金一路、瑞金二路。

  瑞金二路148號,現在的黃浦區第二牙防所,曾經是秦鴻鈞烈士在上海設立的秘密電臺舊址。“説起秦鴻鈞烈士,可能許多人不熟悉。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主人公李俠的原型是李白烈士。但李俠這個人物,事實上結合了李白烈士在內的多位紅色電波守護者的事跡,秦鴻鈞烈士就是其中之一。”顧博凱説。

  史料記載,秦鴻鈞比李白小一歲,十多歲加入中國共産黨,後來成為中共山東沂南地區的主要領導人之一。1936年,他被派往蘇聯學習無線電技術,從此與紅色電波結下了不解之緣。抗戰全面爆發,秦鴻鈞受命在上海設立秘密電臺。第一個秘密電臺就設在現在的瑞金二路,當時法租界金神父路上的一幢建築裏。在此後的兩年多時間裏,他主要與共産國際遠東局聯絡,傳達共産國際的指示,確保黨與共産國際的聯絡。後來他被派往哈爾濱開展地下工作,完成任務後,于1940年前後回到了上海,又在另一處設立秘密電臺。

  “1949年,秦鴻鈞秘密電臺終因使用過久被特務發覺。3月17日深夜,秦鴻鈞正在工作時,突然聽到妻子的報警信號,當即停止發報,拆毀機器,燒燬文件。十多個特務破門而入,將他們夫婦逮捕關進監獄。秦鴻鈞受盡種種酷刑,雙腿折斷,肺部受重傷,始終堅貞不屈。5月7日,秦鴻鈞在浦東戚家廟從容就義。20天后,上海解放。”

  對這一段歷史如數家珍的還有一個人,同樣1984年出生,他是上海歌舞團的首席演員王佳俊。在原創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裏,王佳俊飾演第一男主角——李俠。王佳俊説,這是個不小的挑戰。

  “我需要不停轉換身份去表演,報館工作的職員,一個溫情的丈夫,信念堅定的共産黨員,老練敏感的地下工作者……每重身份都需要表演的轉換,需要真正走進這個角色,特別是在描繪地下工作者身份的時候,沒有語言沒有旁白,只能靠肢體和眼神以及微表情來體現。”王佳俊説。

  在給學生講這段歷史時,顧博凱建議孩子們來瑞金二路看一看,“我會從秦鴻鈞烈士、李白烈士的一些小事入手,告訴孩子們,他們自己是兒子,是丈夫,也是父親,他們很愛自己的親人,但他們也愛自己的國家,他們有更崇高的理想和信仰。如今我們擁有的安定生活,離不開這些烈士的付出和犧牲,他們值得被銘記。”顧博凱説。

  “上海是一個神奇的地方,漫步其中,或許就在梧桐掩映下的一棟老洋房裏,就發生過‘于無聲處聽驚雷’的故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紅色電波永不消逝。”王佳俊説。

  山東幹部在浦東:

  我從嶗山區來到了嶗山路

  記者何欣榮、袁全、楊有宗報道:嶗山路、乳山路、即墨路、濰坊路……行走在上海浦東新區,好像置身於一個微縮版的山東。浦東位於上海之東,山東位於中國之東,這也是浦東多山東地名的一個重要緣由。

  來自青島市嶗山區沙子口街道辦事處的女幹部朱麗麗,2020年10月來浦東實訓時,看到這些路名倍感親切。“感覺膠東和浦東,距離一下子近了很多。把浦東開發開放的精髓學深悟透,青島的發展也會更好。”

  朱麗麗參加的,是青島2020年組織的“幹部專業實訓”。來自青島市區兩級政府的200多名幹部、企業家,分兩批在上海的金融機構和知名企業裏學習現代服務業,目標是把青島打造成北方的現代服務業中心。朱麗麗的實訓單位,是位於浦東的一家投資公司。

  參加實訓之前,朱麗麗和家人到上海旅遊過。“當時主要遊覽外灘,逛逛豫園,也眺望過黃浦江對岸的高樓大廈。原來是走馬觀花,這次可是真正的沉浸式體驗。”

  沉浸式體驗,學到了啥?朱麗麗説,她在街道分管招商和經貿工作。作為山東省的經濟龍頭,青島的製造業“五朵金花”在全國赫赫有名。來了浦東,在投資機構近距離學習調研後,朱麗麗感受到了現代金融的力量。

  “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浦東是金融高地。浦東金融的影響力,在於集聚了一批專業化的金融機構。像我實訓的這家投資公司,專門在生物醫藥等新興産業佈局,專注于頭部企業的投資。”邊看邊學,朱麗麗對資本市場的理解逐步加深,對青島在嶗山區打造的金家嶺金融聚集區也有了新的思考。

  閒暇之餘,朱麗麗專門去浦東的嶗山路轉了轉。“我們沙子口街道也有嶗山路,還是一條依山傍海的景觀大道。浦東的嶗山路兩邊主要是住宅區,不過對我的觸動也很大。”

  觸動來自兩方面:一是在嶗山路的一處居民小區,朱麗麗看到有人給老年人理髮,只要5塊錢一位,這其實是一種社會公益活動。二是在嶗山路附近的濰坊新村社區文化活動中心,5層樓的建築內,每層都有不同的功能。既有年輕人在這裡自習,也有老年人學習合唱。從週一到週末,活動安排得滿滿噹噹。

  “原來看浦東,第一印像是高樓林立、馬路寬闊。來上海實訓後,走進浦東的這些街道社區,才能感受到浦東開發開放30年,不僅實現了經濟的騰飛,還帶來了城市管理的精細化。不僅有顏值,更有內涵。”朱麗麗感慨。

  這次實訓期間,除了學習現代服務業,朱麗麗還給自己額外加了功課:學習上海的垃圾分類經驗,撰寫一份調研報告。幾次接觸下來,朱麗麗很快了解到上海垃圾分類的要義:不僅要分得清,更要管得精;不僅要在前端分好,更要把末端處置設施建好。

  上海援滇幹部:

  原來我一直在“雲南”

  記者黃安琪、吳振東報道:江川路、華寧路、臨滄路……在地處上海西南方位的上海市閔行區,有許多以雲南地名命名的道路。其中,東川路、劍川路、滄源路環抱著知名學府——上海交通大學。

  “原來沒注意到,現在才發現:我是一直就在‘雲南’啊!”上海交大援滇幹部田羅銀不禁感嘆。“之前對雲南了解不深。援滇是第一次去雲南,如今再走在這些路上,倍感親切。”田羅銀説。

  在“高原明珠”洱海的源頭,坐落著全國生態文明示範縣、雲南省第一批脫貧摘帽縣洱源縣。九年來,上海交通大學承擔著洱源縣定點幫扶任務。摘帽不摘幫扶,眾多上海交大人如今仍戰鬥在鞏固脫貧成果的一線,田羅銀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

  2019年7月,學校相關部門找到當時在校黨委組織部工作的田羅銀,希望他赴任洱源縣茈碧湖鎮豐源村駐村第一書記。這名共産黨員沒有猶豫,和家人匆匆話別,便奔赴工作一線。

  到村一個月,田羅銀就馬不停蹄地走訪了9個自然村,深入調研當地自然資源狀況及村民生産生活情況。他遍訪生活困難群眾,與村委會及駐村同志逐一交流。在充分掌握情況後,他陷入了沉思。

  “‘種一山坡,收一籮鍋’是當地流傳的一句俗語。大、小南極兩個自然村長期存在季節性缺水問題,當地老百姓廣種薄收、靠天吃飯,這種情況必須改變。”田羅銀説。

  辦法也有,一是用多級電泵抽水,但老百姓難以承受高額的電費;二是通過光伏發電提水,但700多米的揚程,如何保證穩定供水又是一個現實難題。

  這個問題田羅銀一直放在心上,每每遇到開會、培訓、專家下村指導,他總是上前討教。

  經過田羅銀多方努力,在滬滇協作資金支持下,提水項目于2020年4月進入施工階段,並於10月正式通水,讓生活在海拔2700多米高山上的百姓喝上了水。

  “幫錢幫物,也要幫忙建個好支部。”組工幹部出身的田羅銀清楚,只有建強黨的組織,脫貧成果才能真正鞏固。

  他利用學校專項黨費,指導完成村委會院落改造和黨建文化墻建設,並定期給村幹部講授黨課,營造出濃厚的黨建文化氛圍,推動形成凝心聚力、幹事創業的良好局面。

  此外,作為高校教師,教育扶貧是田羅銀特別關心的工作。為給村裏300多名小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條件,他爭取到了百餘台電腦,建成4個“思源智慧教室”,用於支持農村小學開展信息技術課。

  “我們要儘快把村裏的科普教育基地建起來,讓村裏的孩子們不出大山學創新,在更多孩子的心裏種下科學的種子。”田羅銀説。

  由於名字的讀音,田羅銀也被人親切地喚為“田螺哥哥”。他説:“希望上海和雲南兩地的幫扶不間斷,創造出更多現實版的傳奇故事。”

  新經濟新黨建:

  金沙江路上的“新長征”

  記者吳振東、趙逸赫報道:普陀區位於上海市區西部,這個區內不少道路都以中國西部地區的地名來命名。更有意味的是,普陀區內的一些道路,仿佛記錄了紅軍長征的偉大歷程:

  東西向的金沙江路、南北向的大渡河路,交叉形成普陀區的主幹道,令人不禁想到“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一條瀘定路,又讓人不禁回望“飛奪瀘定橋”的英勇瞬間……

  新時期,我們在走“新長征”。最近,記者走訪了金沙江路上的近鐵城市廣場,發現這裡有個“樓委會”。這個“樓委會”既抓治理,也抓黨建,在助力樓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更把許多年輕人聚在了黨組織周圍。

  記者到此採訪時,“樓委會”工作人員先談起一段歷史——

  “紅軍長征途中,某團三連負傷掉隊的支委、副連長李玉勝,在極度艱苦情況下,將全團失散的29名傷員收攏起來,成立臨時黨支部。一群年輕人在黨支部帶領下,靠著跟黨走的堅定信念,歷經艱辛終於回到黨中央身邊。”近鐵“樓委會”駐點黨建指導員孫敏莉表示,“這個‘草地黨支部’的故事,為我們做好城市白領黨建工作,凝聚當代青年提供了諸多啟示。”

  生活的日常,也強化著對於長征歷史的感知。翻看地圖,近鐵城市廣場所在的普陀區,不少路名蘊含長征元素。“工作、生活都在這些路上,更該從紅色歷史中汲取養分和智慧。”孫敏莉説。

  人在哪,黨員在哪,黨的建設就推進到哪。這既是寶貴經驗,更是與時俱進的探索。“樓委會”就是一種黨建引領下的樓宇自治新模式。“樓委會”有樓宇聯合黨委、樓宇治理委員會兩塊“牌子”,形成類似居委會和居民區黨組織的治理模式。在近鐵城市廣場,“樓委會”服務的白領超過1.1萬名。

  孫敏莉介紹説,針對近鐵城市廣場年輕人多的特點,“樓委會”主動對接相關部門黨務服務、政務服務、公益服務、健康服務等資源,為白領提供“零距離”服務。借助市場監管所資源,“樓委會”幫助樓宇在引進企業、商鋪入駐前,先期查詢該企業或商鋪投訴量,幫助樓宇産權方、物業管理方規避經營風險。

  實體化辦公的“樓委會”,也讓白領“眼見為實”,真切感受到黨組織就在身邊。“更容易找到組織,反映得了問題,辦得了事。”某企業負責人孫先生告訴記者,關於近鐵城市廣場高峰期停車場出入口擁堵的問題,企業也曾反映多次,但直到樓宇聯合黨委成立並牽頭樓宇利益相關方與城市交通管理部門協商,這一難題才得到徹底解決。

  樓宇黨建“看得見、摸得著”,使得遞交入黨申請書都更加方便。據介紹,到2020年11月底,近鐵城市廣場“樓委會”已累計接待46名白領傾訴職業發展、人生理念等思想困惑,累計受理黨員組織關係轉接、入黨等事宜諮詢22人次,5名青年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解“煩心”、聚“人心”,“樓委會”工作人員對此越來越有底氣。在普陀區,不少樓宇商家在“樓委會”的帶動下共同策劃了美食節、音樂節等活動,推動商圈消費的復蘇。在近鐵城市廣場,“樓委會”設立“暖心”基金,匯集來自各方的愛心捐款,為家庭困難白領雪中送炭。“離你最近,感情最鐵”,“樓委會”最初打出的宣傳口號,變成了越來越多“近鐵人”的真實感受。

  把黨的組織和工作嵌入到城市發展最活躍的經絡上,是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要求。身為基層黨建工作者,孫敏莉認為,只要心繫人民、服務人民,基層黨組織就有著永恒的生命力。“無論烽火歲月,還是和平年代,黨組織在,向心力就在。”

  龍江路上龍江人:

  我從老家東北來到上海東北

  記者許東遠、岑志連、施鈺報道:吃完晚飯,王國江習慣在自己所住的龍江路上走一走,或是默默梳理論文思路,或是醞釀一首抒發感悟的小詩。

  龍江路位於上海市楊浦區,西起許昌路,東至蘭州路。這條路,連接著他對家鄉黑龍江的牽掛。

  王國江快60歲了,是上海市楊浦區教育學院的高中數學教研員、上海市數學特級教師。在他的家鄉黑龍江省北安市,也有一條路叫龍江路,“我一個黑龍江人住在這裡,覺得自己好像回家了一樣”。

  營口路、大連路、延吉路、齊齊哈爾路、嫩江路、松花江路……由於楊浦區位於上海市區東北部,不少道路都以遼寧、吉林和黑龍江三省的縣市命名。更巧合的是,東北地區是中國的老工業基地,楊浦區則是上海的老工業基地。

  走在龍江路上,王國江時常經過一排米色外墻與紅色屋頂的聯排建築,這是原英商上海自來水公司楊樹浦水廠的英籍職員公寓,位於龍江路50-66號。1883年,英商沿黃浦江畔建立了中國第一座現代化水廠——楊樹浦水廠,楊樹浦水廠也成為楊浦百年工業歷史的重要標誌之一。

  北安、楊浦兩地同為工業重鎮,讓王國江頗為感慨。1981年大學畢業後,王國江在北安市國營慶華工具廠所屬中學擔任數學教師。20世紀50年代初,一列列滿載50式衝鋒槍的火車,從該廠駛向抗美援朝戰場,北安也因此得名“北國槍城”。“當時職工多,慶華廠的小學就有7所,初高中也有4所。”王國江説。

  2001年,近40歲的王國江來到上海。

  王國江稱自己是國家發展歷史長河中的一名見證者、遷移者和實踐者。“遷移”到上海20年,他不僅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持續探索和實踐如何讓基礎教育更好適應于國家需求與時代發展,也作為一個普通市民,見證了楊浦區從老工業區逐漸轉型走向創新之路,見證了楊浦濱江的工業遺跡煥發新的生機。“飯後去濱江走走,看看遠處的夜景,挺有感觸。”王國江説。

  如今,王國江每年都會回到家鄉,與已為人師的學生們聊聊家鄉教育的現狀與當下前沿的教育理念。“社會在前進,我的家鄉也在發展,現在北安的教育水平已經和以前大不一樣了,無論是上海還是黑龍江,大家都保持著積極向上的勢頭。”王國江説。

編輯:李婷婷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