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平臺應進一步凈化未成年人網絡空間

2020-08-01 11:51:00來源:經濟日報

  近年來,網絡直播行業蓬勃發展,豐富了人們的文化娛樂生活。但是,也帶來了一系列涉及未成年人的問題,如軟色情內容、未成年人大額度打賞主播等。為此,國家有關部門陸續推出系列舉措,凈化未成年人網絡空間。6月5日,國家網信辦、全國“掃黃打非”辦等八部門拉開了網絡直播行業專項整治和規範管理行動的序幕。7月13日,國家網信辦啟動了“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

  在此背景下,7月16日,南都個人信息保護研究中心發佈了《網絡直播App未成年人保護報告》。該報告針對30款直播類App,從隱私政策合規、賬號創建及家長同意、內容建設及審核、“青少年模式”等特殊技術設計、充值打賞設置等方面進行測試調研,分析了網絡直播行業未成年人保護現存問題,並提出了改進建議。

  報告顯示,在隱私政策合規方面,幾乎所有App都含有“未成年使用App須徵得監護人同意”和“監護人有權刪除App收集的未成年人個人信息”這樣的表述。不過,僅有8款App提供了專門的未成年人保護章節,22款App沒有提供。有專門章節的App通常會提供《兒童隱私保護聲明》,對收集、使用和共享、轉移、披露兒童個人信息等情況作出詳細解釋。

  在30款App中,“賬號創建及家長同意”情況普遍不佳。部分App要求用戶在註冊時填寫年齡,然而當用戶填寫的年齡低於18周歲時,有App會自動將年齡調整為18周歲及以上。還有App設置了“一刀切”式的隱私政策,將責任推給用戶,表示:如果您是已滿14歲不滿18歲的未成年人,在使用我們提供的服務前,應確保事先取得本人或監護人的同意。如您申請註冊賬號,我們將默認為您已得到前述同意。

  在內容建設及審核方面,46.7%的被測App存在不適宜未成年人接觸的內容且沒有作出明顯提示,其中尤以軟色情內容最為突出。

  報告顯示,直播類App缺乏專門的未成年人事務處理機制。被測App都建立了投訴系統,但基本上沒有專門的未成年人事務投訴渠道。76.7%的App有“青少年模式”,主要包括時長限制,禁止充值、打賞,無法添加好友或私信聊天等功能。23.3%的被測App沒有“青少年模式”。

  如果出現未成年人充值和打賞,App是否允許退款?報告顯示,四成被測App存在退款機制不通暢的問題:或沒有提供退款機制,或是客服長時間未給出明確回復。

  報告對凈化未成年人網絡空間提出了一系列建議:如網絡直播平臺需要進一步落實監管部門的實名制要求,並在日常管理中加強內容審核,及時排查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違法違規行為;“青少年模式”應常態化更新,通過算法推薦等技術手段,推薦真正適合未成年人用戶觀看的內容;平臺可考慮建立專門針對未成年人的投訴機制;提高充值打賞門檻,完善未成年人退款機制。(記者 袁勇)

編輯:李覲如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