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直播帶貨“翻車”不值得大驚小怪

2020-07-31 10:13:00來源:證券時報

  “在2020年,不看直播,不做直播,那就是白過了。”一個月前,財經作家吳曉波在他的直播首秀上語出驚人。但就在當場直播進行到4個小時之後,“我癱坐在永藝的辦公椅上,突然有種巨大的不適感和身心疲憊”,吳曉波在復盤這場直播時表示。最終,直播效果並不如預期,吳曉波自嘲“翻車”。

  一方面,這場淘寶給足了流量支持,合作方新浪微博千萬級曝光的“翻車”,足夠説明直播帶貨水深;另一方面,可以看到,隨著明星、大咖們的加入,外界對直播電商的注意力都轉向——某某明星公佈“直播戰績”,某某明星數據“翻車”等。而基於“翻車”這一現象,甚至有觀點認為直播帶貨已經“涼了”。

  在記者看來,明星帶貨“翻車”的影響顯然被誇大了。事實上,直播電商在走向“全民狂歡”的同時,也正逐步邁向專業化。明星“翻車”,包括明星直播帶貨本身 ,對於直播電商這一模式來説,本就不是主流。

  首先,明星主播很多都帶有“玩票”性質,直播帶貨或只是其實現自我營銷的方式之一。實際上,主播這一職業,不論從專業性還是直播的持續性上都有一定的要求。被稱為頂級主播的李佳琦和薇婭都有自己的專業團隊,在選品方面也都有嚴格標準。日前,全國首個直播電商領域標準在浙江省出臺,多地也相繼拿出“真金白銀”扶持獎勵人才。

  其次,明星帶貨的價值不能單以帶貨量來衡量。從記者的了解來看,作為品牌方的上市公司其實看得很清楚,不同情境下選擇主播的標準不一。採用明星帶貨更多是從品牌曝光和品牌資産積累的角度去考量。

  再次,直播是渠道,內容才是根本。只銷售15罐的奶粉不代表不是好國貨。同樣,即便是明星、達人帶火了的品牌,如果後者本身的質量、口碑不能立住,遲早會被打回原形。

  直播帶貨能夠創造流量,拉近了用戶與電商、品牌商家之間的距離,能夠全方位展示産品。對於上市公司來説,持續關注直播,向數字化運營轉型是順應形勢,但也應該看到,無論這個模式有多麼“星光”,直播電商也不可能解決一切銷售問題。(記者 李曼寧 陳靜)

編輯:李婷婷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