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交流30年 兩岸同胞越走越親

2017-12-08 16:02:00來源:你好台灣網
    今年恰逢兩岸打破隔絕狀態、開啟民間交流30週年。30年裏,兩岸民眾從過去"隔著淺淺的海峽無法相見",走到了今天的"跨海而來,深化融合發展"這三十年有哪些歷史時刻需要我們去銘記?

    兩岸破冰時刻為打破兩岸封閉隔絕的狀態,大陸從1979年起開始採取一系列緩和兩岸關係的舉措19871014日,國務院有關方面負責人發表談話,表示熱情歡迎台灣同胞到祖國大陸探親、旅遊隨後在112日台灣當局也開放了民眾赴大陸來探親

  兩岸事務主管部門的成立和相關的接觸運作19881130日,大陸國務院成立了台灣事務辦公室,它是負責研究擬定對臺工作方針政策的,也負責貫徹執行黨中央國務院規定的對臺工作的方針政策。19888月,台灣當局成立了行政院大陸工作會報協調各主管部門來處理有關的大陸事務。在基礎上,1991128日又成立了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國台辦與陸委會相繼成立後,20142月,國務院台辦主任張志軍與台灣方面的陸委會負責人王鬱琦在南京會見這是兩岸事務的主管部門負責人第一次正式會面。國台辦和陸委會自此建立了常態化聯絡溝通機制,有利於雙方加強溝通,增進了解和深化互信,可以更好地處理和解決兩岸交往中的各種問題。

    兩岸兩會。在當時為了應對兩岸關係發展的需要,台灣當局在19901121日成立了海峽交流基金會,簡稱海基會,199139日正式開始工作。這是以民間團隊身份出現的辦公化機構,直屬於台灣當局的陸委會,任務是接受陸委會委託,辦理台灣當局不便或者不能出面的兩岸事務。19911216日,大陸社會團體法人性質的民間團體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簡稱海協會,在北京成立,它的宗旨是促進海峽兩岸交往,發展兩岸關係,實現和平統一,汪道涵作為海協會的首任會長。兩會1992年在香港就兩岸事務性商談中如何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問題進行討論,形成了著名的九二共識,這為海協會、海基會商談奠定了基礎。1993427日到30日,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汪道涵與辜振甫在新加坡正式舉行第一次汪辜會談,這是海峽兩岸高層人士在長期隔絕之後的首度正式接觸,也是兩岸走向和解的歷史性突破。而後2008年恢復協商以來,舉行了十一次會談,針對兩岸交流中的制度性問題,簽署了32項協議,取得了豐碩成果。

    兩岸高層會面20054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和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在北京舉行正式會談,會談之後國共兩黨又發佈了新聞公報這是60年來中國共産黨和中國國民黨主要領導人首次舉行會談,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2015117日,在兩岸都認同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兩岸領導人習近平、馬英九在新加坡實現了66年來的首次會面,兩岸政治交往取得歷史性突破。

    從1993年汪辜會談以來,到2005年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與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首次會面,再到2015年習近平、馬英九以兩岸最高領導人的身份會面,儘管期間兩岸關係發展曾經出現過波折,但是從經濟交流、人文交流到政治商談的發展軌跡沒有改變,兩岸關係從和平發展走向和平統一

    而兩岸開放交流30年來,經貿方面取得的矚目成就主要是三個方面,第一個是兩岸經貿關係的正常化基本實現大陸1979年開始倡議兩岸要三通,全面直接雙向的三通2008年兩岸同胞企盼已久直接通航、通郵實現,2009年,兩岸實現定期航班,2009年的6月,台灣當局開放大陸企業赴臺投資,陸資入島正式啟動,兩岸三通就由此前的局部、間接、單向發展為全面、直接、雙方三通正常的交流讓兩岸的經濟聯絡更加密切,也便利了兩岸民眾往來,提高了兩岸産業合作效率,兩岸之間經濟合作更加緊密,也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增添了新動力。另外一方面,兩岸的人員基本實現了正常的雙向交流,旅遊成為了兩岸人員往來的主渠道。2008年,台灣開放大陸居民赴臺旅遊,陸客團隊遊正式啟動。2010年,大陸全面開放了所有省、自治區、直轄市赴臺的團隊遊。到2011年,正式實施大陸居民赴台灣地區的個人遊。

    第二兩岸經濟關係的制度化取得突破兩岸兩會2008年恢復協商後,簽署23協議,其中包括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23項協議涵蓋了各個領域,搭建制度起到良好框架作用,有利地促進兩岸經濟交流合作,也搭建起兩岸和平穩定和經濟互利的橋梁。另外金融方面,兩岸的金融監管部門簽署了一系列協議和備忘錄2009年兩岸簽署了金融合作協議兩岸銀行業、證券期貨業、保險業,這三個主要的監管機構分別簽署了監管合作備忘錄,兩岸金融監管合作機制建立起來,兩岸的金融部門實質合作也進一步深化。2012年,兩岸簽署了貨幣清算合作備忘錄,建立起兩岸貨幣清算機制,這樣可以有利於降低兩岸民眾和企業匯兌成本和匯率風險,促進了兩岸投資貿易更加便利,也進一步深化和擴大了兩岸經濟合作。此外台灣地區的人民幣業務也在2013年正式開辦。

    第三兩岸經濟關係的緊密化不斷推進30年來,兩岸的貿易額增長了120多倍,大陸成為台灣最大的出口市場、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地和最大的島外投資目的地。兩岸的年貿易額將近200億美元,台灣對大陸的貿易和出口依賴度分別大致是30%40%,大陸實際使用開資累計金額將近1500億美元,台灣對大陸的投資依賴度大概是60%1987年,兩岸同胞打破了長達38的隔絕狀態,人員往來從無到有,各項交流迅速開展。近年來,每年往返于兩岸之間的人員有上千萬人次,30年來累計兩岸往來人員有12300萬人次,兩岸的交流領域不斷拓展,形勢不斷創新,內容日益豐富,現在有上百萬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工作、生活,有將近38萬對的兩岸婚姻家庭。所以從目前來看,兩岸的交往領域之廣、社會聯絡密切程度、日益交融的深化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未來五年是兩岸關係由和平發展向和平統一轉化的關鍵過度期,但同時也是兩岸關係矛盾激化的不穩定期從過去30年來關係發展歷程可以看出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維護台海和平、造福兩岸同胞、通向和平統一的康莊大道,維護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際上也就是在最終實現祖國統一來創造和積累條件。

    一方面,“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體現“一中”原則的主要是共識,明確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當前兩岸政治關係出現僵局,根本原因在於民進黨當局拋棄了九二共識兩岸關係政治基礎,只有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關係才能走出僵局從大陸的角度來講,未來仍然要繼續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活動,這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最大現實威脅,也是兩岸交流合作的最大障礙,也是必須要防範和克服的地方。

    另外一方面,實現祖國統一目標,要擴大深化兩岸交流合作,要加強兩岸民間融合,以和平統一,最終實現中國夢為對臺工作的根本目標,通過兩岸一家親的經濟、社會、文化融合舉措,來拉近兩岸民眾的心理距離,為實現建構兩岸命運共同體奠定堅實的民意基礎具體來説:一是要逐步取消對台灣同胞的差別待遇,塑造中國公民概念。第二是要繼續打造兩岸新興産業連,推動兩岸經濟合作增強版。三是全方位營造兩岸民眾的集體記憶,培養兩岸一家親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四是加強兩岸文化教育領域合作,提倡兩岸教育機構使用兩岸合編教材。未來要大力促進兩岸同胞文化交流,增進民族認同感,構建精神家園,兩岸同胞共同維護中華文化的根脈,共同提升民族文化內聚力,彰顯民族文化的影響力,才能夠實現心平氣和,也必然能夠煮酒促進民族復興的強大精神力量。(根據11月5日中華之聲《兩岸開講》欄目整理  南開大學台灣經濟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朱磊)(編輯 張依依) 

編輯:張依依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