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組委舉辦全國助殘日主題活動 殘疾人參與體育應實現“行動和心理無障礙”

2021-05-16 08:51:00來源:國際在線

  5月15日,在第31次全國助殘日前夕,北京冬奧組委舉辦了2021年全國助殘日主題活動。過去幾年,冬奧組委會在推廣冬季運動、傳播殘奧精神、推動無障礙建設、培訓助殘技能、宣傳殘奧文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通過舉辦2022年冬殘奧會,希望全社會對殘疾人參與體育能在行動上和心理上都實現“無障礙”。

  在當天的主題活動裏,北京冬奧宣講團成員、1992年夏季殘奧會鐵餅金牌獲得者劉玉坤向現場觀眾講述了自己成為一個6次打破世界紀錄的優秀運動員的故事——在這段心路歷程中,體育成為了關鍵因素。而通過舉辦冬殘奧會,人們希望這樣的故事能變得更多、更深入中國社會。

  參加過平昌冬殘奧會的高山滑雪運動員劉思彤,從事這項運動只有5年,已經拿到世界盃分站賽冠軍;她和隊友們的飛速進步讓外國強隊刮目相看,訓練時都想和他們滑一條道,近距離了解他們的實力。高山滑雪對健全人來講都是高危項目,但劉思彤説,自己當年在北大湖第一次滑雪時嚇得連喊帶叫,最終卻收穫了各種滿足感:“第一次滑雪都不知道怎麼滑下去。後來(通過刻苦訓練)發現原來我是可以掌控它的,就覺得很穩當,有種安全感。所以,體育真的會給人很強大的自信以及很強的榮譽感。尤其在國外,當你登上領獎臺時,更有種自豪感。體育會給人帶來很多驕傲,讓你感覺到——我可以很強大!”

  殘疾人參與體育産生的巨大獲得感,沒有全社會的幫助是實現不了的。劉思彤表示,如今殘疾人從事運動已經很便利了,包括殘聯在內的各個部門會定期開展各種全民健身活動,只要你“勇於走出去”,就能參與其中。

  對此,輪椅冰壺運動員張明亮深有同感——他本人在轉職輪椅冰壺前就從事過射擊運動。張明亮説:“不單單是殘聯,而是每個人都對殘疾人(運動)關注度很高,都很在意這件事。以前可能沒手機什麼的,信息普及沒那麼快,但現在手機、網絡這麼發達,信息普及得非常快。一旦殘聯或什麼地方要面試運動員、要搞些選拔性的活動,就是在農村也能及時得到信息。感興趣的人還可以主動跟殘聯聯絡,申請嘗試哪個項目。這也是一種途徑。”

  當然,在推動殘疾人從事體育運動方面,人們能做的還有更多。

  冬奧組委運動員委員會主席楊揚在當天主題活動中發表了“殘奧運動促進殘疾人融合發展”的倡議。同時,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她希望借助冬奧會的契機讓社會各界認識到殘疾人有願望、有能力參與體育運動,從而推動體育設施的進一步無障礙化。她説:“我下一步要提的非常重要的提案就是我們運動場所、所有公共場所都應該是無障礙的。從硬體設施上,從全社會關注上都要達到無障礙。建設無障礙的社區不單是為殘疾人朋友,也因為中國進入了老齡化社會。那麼,這些設施的基本條件就非常重要了。我們所有的冬奧場館都具備無障礙設施,但很多的社區體育場館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其實,冬殘奧會的籌辦已經使人們意識到:那種獲得感可以是雙向的。

  在今年4月的冬殘奧會測試活動裏,受到疫情影響,外國隊伍無法入境參賽。為了完成場館和流程測試,有幾場輪椅冰壺測試活動是在殘疾人選手和健全人青少年運動員之間展開的。冬奧組委殘奧會部部長楊金奎表示,在協調規則時雙方互相謙讓,最終,這樣意外的融合交流機會對大家都産生了激勵:“對這些健全人選手來説,他們看到殘疾人朋友坐在輪椅上仍然有很高的競技水平,這就激發了他們的拼搏向上精神。對我們的殘疾人朋友來説,他們發現當自己沒有對手(沒法比賽)時,健全人朋友能主動一起競技——用老百姓的話講就是跟他們一起玩,這樣就更凸顯出我們是一家人!”

  作為中國首枚冬奧金牌獲得者,楊揚透露,她體驗過不少殘疾人運動項目,比如輪椅籃球、坐式排球以及輪椅冰球等等。從中,她有了一種深刻的感悟:“實際上,我體會過以後是非常快樂的。所以,我們要給他們提供這樣的機會,要用一種平等的態度去體會他們的快樂。這樣,我們的社會就不僅是實現設施上的無障礙,也能實現心理上的無障礙,把大家融合在一起。”

編輯:姚思寒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