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通史》轉譯白話文項目在榕啟動

2021-03-28 15:30:00來源:你好台灣網
    你好台灣網福州3月28日消息(記者 呂貝娜)3月27日,閩臺曆史文化研究院在福州召開連橫《台灣通史》轉譯白話文項目專家論證會,正式啟動連橫《台灣通史》轉譯白話文項目。該項目由閩臺曆史文化研究院牽頭,廈門大學、台灣大學、福建師範大學、台灣師範大學、閩南師範大學、集美大學、泉州師範學院等閩臺兩地多所高校近二十名專家學者共同參與,爭取年內完成正式出版發行。
 
    《台灣通史》是台灣第一部通史著作,也是歷史學家連橫一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1920年11月至1921年4月《台灣通史》分上、中、下3冊在台灣出版,全書共88篇36卷,約60萬字,記敘了台灣起自隋代終於1895年因《馬關條約》被迫割讓的歷史,第一次對台灣歷史作了全面系統的總結。
 
    論證會上,閩臺曆史文化研究院院長陳秋平、福建人民出版社負責人、福建省連橫文化研究院創辦人連明富以及近20名來自閩臺兩地的專家學者就項目主旨、工作機制、編撰思想與文體風格等方面進行了全面交流論證。
 
 
論證會現場(你好台灣網 圖)



福建師範大學戴顯群教授和廈門大學鄧孔昭教授探討轉譯問題(你好台灣網 圖)
 
 
廈門大學鄧孔昭教授就《台灣通史》轉譯白話文本提出工作思路和讀者定位思考等意見(你好台灣網 圖)
 
    廈門大學鄧孔昭教授是編譯專家組成員,負責《台灣通史》白話文版的統稿工作。他表示,該項目不是簡單從文字上轉譯白話文,要賦予《台灣通史》新的學術生命,“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取其精華。我們的讀者對象應該主要就是青少年,讓更多讀者來了解台灣先民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奮鬥歷史。關於白話本定性,應該是通俗讀物。把這樣一部有學術價值,有愛國主義思想的著作,轉譯承通俗讀本讓更多民眾接受,很有意義。”
 
 
泉州師院台灣教授劉智豪建議可以向兩岸青少年徵求閱讀意見既忠於原著又吸引青少年閱讀(你好台灣網 圖)
 
     泉州師院歷史系台灣教師劉智豪受訪時表示,兩岸同文同語,兩岸學者專家合作翻譯,互相交流,可以將語言用字差別化異為通,更重要的意義在於遏制“台獨”文化切割。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青年台灣講師龎壮城則坦言,受邀參與轉譯壓力不小,如何表達是關鍵。通俗易懂的轉譯能讓讀者走近傳統文獻、典籍,幫助台灣青少年了解歷史。
 
 
    福建省連橫文化研究院創辦人連明富福為建人民出版社負責人、福建師範大學徐心希教授、戴顯群教授介紹展品(你好台灣網 圖)
 
     福建省連橫文化研究院創辦人連明富表示,台當局為達到“文化台獨”和“去中”的卑鄙目的,悍然將《台灣通史》序從島內高中課綱中刪除。白話文本將在兩岸出版,並通過網絡平臺加以傳播和推廣,弘揚連橫先生的愛國精神。
 
 
    陳秋平院長強調了連橫《台灣通史》白話文轉譯工作的現代價值與深遠意義,並提出要高標準完成編撰工作(你好台灣網 圖)
 
    閩臺曆史文化研究院院長陳秋平表示,《台灣通史》轉譯白話文項目是研究院成立以來第一個項目,也是貫徹落實《福建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所提出的“建設閩臺曆史文化研究院,鼓勵兩岸專家學者、學生共同研修閩臺曆史文化”。他説,“民進黨當局推行‘去中國化’,我們更要正視歷史,白話本讓更多青少年能夠看《台灣通史》這本書,了解歷史。”他建議,兩岸學者做足功課,認真梳理,準確翻譯,質量第一,“將來還可能推出更加符合青少年看的一些教科書,與出版社、新媒體等合作,讓《台灣通史》更加普及。”
 
 
福建師範大學教授徐心希教授表示應當忠於原著,充分體現該著作的學術價值(你好台灣網 圖)



    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青年台灣講師龎壮城分享自身翻譯古文獻經驗,認為表達很關鍵,讓青少年閱讀應通俗易懂(你好台灣網 圖)



泉州師院台灣教授劉智豪建議可以向兩岸青少年徵求閱讀意見既忠於原著又吸引青少年閱讀(你好台灣網 圖)
 
    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台灣通史》詳細論述了台灣同胞和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關係,今年恰逢《台灣通史》出版100週年,開展白話文轉譯編寫工作十分重要、非常必要,一方面紀念連橫先生,繼承和發揚他的愛國精神,另一方面有利於兩岸青少年普及歷史教育,知道閩臺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樹立正確的史觀和國族認同。專家學者表示轉譯既要忠於原著,又要將《台灣通史》研究的最新成果進行系統梳理、歸納和總結,融入到白話文的轉譯與註釋內容之中,形成完整的歷史知識體系框架,確保準確性和權威性。
 
    此外,閩臺曆史文化研究院還結合本次論證會主題,舉辦了“兩岸家書暨連橫文化展”,並於近期對外免費開放。
 

兩岸家書暨連橫文化展(你好台灣網 圖)
 

兩岸家書展廳(你好台灣網 圖)
 

兩岸家書暨連橫文化展展品(你好台灣網 圖)
 
    【閩臺曆史文化研究院】
 
    由國台辦于2019年4月批復成立,2020年11月在三坊七巷塔巷30號正式揭牌,旨在挖掘閩臺曆史文化共性,常態化開展文化各門類交流、展示及研究合作,打造兩岸智庫開放平臺、閩臺文化文物交流展示窗口等,推進兩岸同胞民心相通和心靈契合。
編輯:李婷婷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