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融合發展一家親 福州台灣會館揭牌

2020-11-01 16:06:00來源:你好台灣網

  你好台灣網11月1日福州消息(記者 呂貝娜)11月1日上午,位於福州三坊七巷黃巷51號的台灣會館揭牌開館。新落成的福州台灣會館分為歷史主題展區、當代專題展區、交流活動區、配套功能區等四個區域,以史為根,以文為脈,以兩岸同胞共同傳承中華文化為主線,揭示兩岸根脈相連、血脈相親、守望相助和同屬一個中國的淵源關係,展示了兩岸同胞交流交往、融合發展、福祉共享的歷史進程。

  

  福州台灣會館正門

  中共中央候補委員、全國台聯黨組書記、會長黃志賢,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林寶金共同為台灣會館揭牌。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副館長李國榮,北京市台聯會長高峰,福建省台聯黨組書記江榮全,福建省台聯會長江爾雄,以及福建省委臺港澳辦、台盟福建省委會、福建省檔案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曇石山遺址博物館、福州市相關市領導和市直單位,項目建設專家團隊、學者代表、重要文物史料捐贈者、台灣進士後裔、島內有關社會組織、在榕台胞、台灣青年人才代表等60多位嘉賓出席了揭牌儀式,隨後參觀會館。

   

    中共中央候補委員、全國台聯黨組書記、會長黃志賢,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林寶金共同為台灣會館揭牌

   

  全國台聯黨組書記、會長黃志賢,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林寶金,福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陳曄正在參觀台灣會館中的展品

  福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陳曄在揭牌儀式上指出,復建台灣會館是福州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臺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的重要舉措。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福州台灣會館作為重要歷史見證,承載了兩岸割捨不斷的文脈親緣,也是新時代溝通聯誼服務團結廣大台胞、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台胞之家”,可為兩岸開展文化、教育、經濟、青少年、人才、民間基層等多個領域交流合作提供新平臺。

  

  福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陳曄主持福州台灣會館揭牌儀式

  據了解,福州台灣會館位於福州三坊七巷黃巷51號,建築總面積1611平米。它的前身福州台灣兩郡試館,位於福州市鼓樓區中山路原貢院附近,1883年由晚清分巡台灣道劉璈倡建,于1884年建成,是清末專供台灣士子來榕參加福建鄉試、進京會試時棲息之所。經時代變遷,兩郡試館原址已不存。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對臺工作,積極推進兩岸融合發展,于2018年擇現址復建台灣會館。福州市台灣同胞聯誼會林鴻榕會長表示,將以“服務台胞、造福兩岸”為宗旨,努力將福州台灣會館打造成為對臺工作亮點名片,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實現同胞心靈契合注入新動力,全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陸的第一家園。

  

  福建省文史館原館長盧美松受訪談復建台灣會館的意義

  福建省文史館原館長盧美松表示,福州台灣兩郡試館為方便科舉考試而設,科舉考試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文脈傳承一直到福建,而且延伸到台灣,這也是台灣會館復建的意義之一;其次,福州台灣兩郡試館表明台灣接受清廷的政治教化。第三,台灣是我們領土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科舉考試中也有明顯體現。他説,“台灣的基礎文化教育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人才的選拔體現行政管轄權歸中央,是為國求賢。台灣士子都要渡海到福州參加鄉試。為了接待,方便他們參加考試,所以建了台灣會館,這説明歷史上不管是中央還是管理台灣的官員盡職盡責,也體現了對台灣士子的人文關懷。我認為第三方面最直接體現了我們跟台灣法緣相循,遵循統一的行政管轄權。台灣復歸清朝版圖以後,很多官員是從福建派出。根據統計,大概福州人就佔將近三分之一,多年積累下來290多位官員。我認為台灣會館復建以後,首先是作為閩臺文化、教育、政治關係的一個重要佐證,也展示了曾經有過的科舉制度、科舉教育的歷史,讓參觀者更進一步了解大陸與台灣,福建與台灣包括福州與台灣,在文化教育上關係十分密切。”

台灣會館內科舉制度展示


福州台灣會館內的展廳展示兩岸根脈相連,血脈相親


會館內的展板展示閩臺兩地深厚的歷史文化淵源

  來自桃園的台生林家妤在參觀後表示,台灣“包種茶”寓意“包中”給她留下深刻印象,“台灣會館為台灣學生來榕交流提供了一個平臺和環境優美的場所,增進了台胞在大陸的歸屬感。”

  

  台生林家妤受訪

  當天上午,會館內還舉辦了《清宮珍檔 情係閩臺檔案圖片展》,展出百餘份反映閩臺關係發展脈絡和特點,體現閩臺同根同源,同受中華文化哺育史實的珍貴檔案。據了解,未來福州台灣會館將免費開放給公眾參觀。

會館內正在舉辦《清宮珍檔 情係閩臺檔案圖片展》

編輯:魏倩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