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雲南西雙版納革命遺址 追憶71年前解放之路

2021-05-16 10:50:00來源:中新網

  近日,記者走訪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紅色革命遺址,渡瀾滄江作戰紀念碑、烏龜山戰鬥紀念碑、西雙版納解放紀念碑等地,探尋70多年前留下的革命鬥爭遺跡,記錄西雙版納州全境解放的歷史故事。

  新中國成立後,41949年12月26日,國民黨第8軍和第26軍反攻昆明不下,向車裏、佛海、南嶠邊境方向逃跑。

  1950年2月1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3軍37師副師長吳效閔、38師114團政委趙培憲率600余名指戰員與中國人民解放軍滇桂黔邊縱第九支隊政治部主任唐登岷所率九支隊機動營300余人組成的南下追殲部隊到達動罕橄欖壩,駐紮在傣族村寨曼團。他們得知國民黨278團殘部約1000余人,已于4小時前從橄欖壩渡過瀾滄江向佛海、南嶠方向逃竄。

  瀾滄江以南是少數民族居住區,吳效閔擔心大部隊進入會引起民族矛盾。民族自衛大隊大隊長召存信了解到解放軍過江困難的情況後,立即邀約地方民族頭人和群眾代表20多人前往曼團,組織參加曼團聯席會議。

  “當年我只有12歲,村子裏有27戶人家,村幹部們參加了聯席會議”,在景洪市動罕鎮曼累訥村委會曼團村小組的曼團聯席會議遺址,83歲的曼團村村民波濤岩回憶,“當時寨子裏條件比較艱苦,村民們基本聽不懂漢語。解放軍來了以後對老百姓很好,給村民們送米送糧,改善了大家生活條件,贏得了村民們的支持”。

  在駐動罕的九支隊車佛南鎮江聯合指揮部所屬部隊、召存信和當地群眾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渡江于2月14日晚開始,至2月15日淩晨拂曉完畢,追殲部隊擊潰南岸國民黨部隊,加速了西雙版納全境的解放進程。

  戰鬥的節奏並沒有放緩,渡江後,追殲部隊獲得情報,敵軍全都集中到了南嶠烏龜山。在動海縣烏龜山戰鬥紀念碑下,親歷解放西雙版納戰鬥的老兵許康元回憶,“2月16日中午5點左右我們趕到南嶠縣曼杭混樹林裏就地待命。按照部署,將敵軍包圍在動遮烏龜山南嶠縣政府大院內”。

  “2月17日淩晨5點,我們部隊向南嶠縣政府大院內的敵人發起進攻,南嶠烏龜山戰鬥正式打響。當時有一股從南嶠方向逃出的敵人進入我們的伏擊圈,立即就繳槍投降了。”許康元説。

  烏龜山的兩次戰鬥共擊斃敵人70多人,俘虜500多人,繳獲各種武器1000余件,消滅了國民黨武裝力量在西雙版納的主力,為解放西雙版納全境奠定了基礎。中共西雙版納州委研究決定,將1950年2月17日定為西雙版納解放日。

  為緬懷革命先烈光輝業績,繼承革命傳統,頌揚革命先輩為西雙版納的解放事業作出的無私奉獻,1995年2月17日,在西雙版納州民族風情園內建造了西雙版納解放紀念碑。

  三塊紀念碑背後,承載了71年前西雙版納州全境解放的歷史。目前,曼團聯席會議遺址正在建設當中,預計將於2021年7月之前投入使用。

編輯:李婷婷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