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南山、李蘭娟和張文宏:學校複學,若出現個別病例無需恐慌

2020-04-23 08:58:00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鐘南山、李蘭娟和張文宏參加教育部疫情防控專家視頻報告會指出——

  學校複學,若出現個別病例無需恐慌

  “我是積極支持復課的,但是要做夠措施,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4月20日下午,在教育部主持召開的學校疫情防控專家報告視頻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鐘南山強調,複學工作一定要往前推進。就算個別學校出現感染病例,也不奇怪,遇到問題及時處理,校內就不會大規模暴發疫情。

  截至4月17日,我國所有省(區市)包括新疆生産建設兵團,都已至少明確了部分學段的開學時間,複學學生已經達到3500多萬人。

  如何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校園疫情防控工作?教育部為全國教育系統的“戰友”開了場陣容豪華的報告會,請來權威專家鐘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和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為學校複學工作“把脈”。

  較長時間內我國仍面臨輸入型風險

  中國本土的新冠肺炎疫情傳播已經基本阻斷。但是,我國仍然面臨較大的境外輸入風險。

  “初步來看,在小部分人群裏,現在對新冠病毒有抗體的只有百分之幾。真有大量輸入型傳染的話,我們肯定還是沒有免疫性。”鐘南山指出,中國的抗疫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以聯防聯控的機制取得了較好效果。但是,國際上疫情形勢不容樂觀,“外來的繼發感染隨時存在”。

  有的國家,正處於疫情高峰頻段;有的國家,高峰尚未到來,疫情還在進一步蔓延;還有的國家,由於目前的檢測能力跟不上,其疫情態勢是未知數。

  “學校面臨的最大風險,也是輸入型風險。”張文宏説,“未來幾個月,這個風險始終存在。”

  輸入型病例或會使得國內産生個別病例,一旦個別病例産生,就可能與學校發生關聯。在大學,本地的學生晚上要回家;在中小學,家長會跟外界接觸。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少量的無症狀感染者。

  不過,3位專家都明確指出,無論中國哪個城市出現病例,哪怕這個病例産生了小範圍傳播,甚至出現了超級傳播者,都是正常的。

  若校內出現1號病人,不是學校的責任

  “學校的防控重點在於,不要讓你的學校出現二代、三代甚至四代病例,形成連環感染。”張文宏直言,學校裏若出現1號病例,責任一定不在學校。發現並診斷被關聯感染的病例,是衛生和疾控系統的工作。但是,如果學校出現大批量的二次三次傳播,那很可能就是學校的防疫工作沒做好。

  防控千萬條,距離第一條。張文宏説,學校複學後,一定要讓師生保持社交上的物理距離,並用替代性方案解決學生的社交需求。

  如何保持距離?從教室到餐廳到宿舍,不同的場景,都該有相應的方案。在宿舍管理上,學生不能串門;在餐廳就餐,必須隔開距離;在教室上課,可以考慮一個班拆成兩個,給學生更多空間……

  張文宏也建議,學校應跟附近醫院的發熱門診建立聯絡,一旦學生出現狀況,可以送到指定醫院診斷,形成管理閉環。

  “學校的防控,一是要有社交距離,二是要有行之有效的應急防控流程。”張文宏説,只要嚴格遵循了流程,哪怕出現個別感染病例,也不會釀成嚴重後果。

  李蘭娟表態道,她積極支持複學,但學校複學時,一定要做到“底盤清楚”。要保證回校人裏沒有感染者,學校裏面沒有傳染源。如果對重點地區回來的人有所擔心,應該對其進行核酸檢測甚至抗體檢測。李蘭娟指出,邊境省份的學校更要提高警惕。

  “保持距離,戴口罩,勤洗手,測體溫……發現傳染源立刻控制,把接觸的人立刻隔離,不會造成大的擴散,無需恐慌。”李蘭娟強調。(記者 張蓋倫)

編輯:魏倩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