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老中小三代,未來5年人均預期壽命如何提高1歲?
新華社記者陳席元、彭韻佳
剛公佈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未來5年人均預期壽命要提高1歲。
在“十三五”期間,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已經從76.3歲提高到77.3歲。如何再提高1歲?這需要老中小三代的共同努力。
@嬰幼兒少年:茁壯成長打基礎
數據顯示,當前,我國3歲以下嬰幼兒超過4700萬,但入托率只有5%左右。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需要政策支持。
根據規劃和目標綱要,國家將嚴格落實城鎮小區配套園政策,支持150個城市利用社會力量發展綜合托育服務機構和社區托育服務設施,鼓勵幼兒園發展托幼一體化服務,新增示範性普惠托位50萬個以上。
同時,規劃和目標綱要明確,以“一老一小”為重點完善人口服務體系,改善優生優育全程服務,加強孕前孕産期健康服務,提高出生人口質量,減少兒童死亡和嚴重出生缺陷發生,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要從2020年的1.8個提高到2025年的4.5個,增幅達150%。
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對此,規劃和目標綱要作出要求,實施學齡前兒童營養改善計劃,有效控制兒童肥胖和近視,保障學校體育課和課外鍛鍊時間,以青少年為重點開展國民體質監測和干預。
@中青年:吃動平衡重視篩查
近年來,“保溫杯裏泡枸杞”成為年輕人“新時尚”。但不容忽視的是,高血壓、高血脂、心梗甚至癌症等疾病的患病人群正趨於年輕化。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近日發佈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研究報告(2021)》,我國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率已達50.7%,超重肥胖及膳食相關慢性病問題日趨嚴重。
重大惡性疾病的死亡率也與人均預期壽命密切相關。山東省腫瘤醫院院長于金明表示,加大腫瘤早期篩查力度,讓更多病人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能有效提高人均預期壽命,在減輕病人痛苦的同時節約大量社會資源。
推動健康關口前移,規劃和目標綱要提出,開展全民健身和控煙限酒兩大行動,強化慢性病預防、早期篩查和綜合干預。國家將新建、改擴建1000個左右的體育公園,擴大體育消費,發展健身休閒、戶外運動等體育産業。
@老年:“活得長”還要“活得好”
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期健康服務,規劃和目標綱要已明確,每千人口擁有執業(助理)醫師數提高到3.2人,擁有註冊護士數提高到3.8人,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佔比提高到55%。
為了讓老年人群獲得更高質量的養老服務,未來國家將支持200萬戶特殊困難高齡、失能、殘疾老年人家庭實施適老化改造,配備輔助器具和防走失裝置,支持500個區縣建設連鎖化運營、標準化管理的示範性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提供失能護理、日間照料等服務。
“近年來,國際上對人群健康的評價,不僅關注人均預期壽命的年限,更關注生命質量的改善和健康壽命的延長。”南京醫科大學健康江蘇研究院首席專家陳家應認為,“我們不僅要提高1歲的壽命,還要健康地享受這1歲的壽命。”
編輯: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