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百貨大樓引迷局 看“病毒獵手”怎樣追查蹤跡

2020-02-12 08:12:00來源:中國青年報

  “病毒獵手”怎樣與新冠病毒過招

  “福爾摩斯探案式”追查病毒蹤跡

  ■高風險確診病例出現後,張穎和同事以最快速度抵達病毒出沒的區域,從最危險的地方找到“敵人”,如同獵手一般一刻不停追逐病毒的蹤跡,有時還需要按照患者描述的路線,一步一步實地重新走上一遍。這個場景重現的過程只是疾控人員準確核實信息的方式之一。很多時候,為了每個環節不出紕漏,她們不得不反復與患者核實,“多問一句,可能就能多保護一批人”。

  ------------------------

  跟各種各樣的病毒打了幾十年交道,天津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室主任張穎從沒想過,有一天自己會因此成為“網紅”。

  幾天前,在天津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張穎全程脫稿,生動地講述了天津市寶坻區百貨大樓等幾起聚集性疫情。她剝開重重迷霧、追蹤病毒蹤跡的過程,被網友稱為“福爾摩斯式”的“偵破”,相關視頻點擊量過億。

  如此高的關注度讓張穎很意外,“我也沒時間看網上這些信息”。疫情暴發以來,她每天都忙著和同事一起對人們避之不及的病毒圍追堵截,很多時候只能在乘車趕往下一個現場的路上休息片刻。她清楚,要打贏這場戰“疫”,必須靠大家共同參與,群防群控,“從這個角度看,引起更多人關注是一件好事”。

  一座百貨大樓引出疫情“迷局”

  疫情發生以來,天津市24小時滾動發佈每一例確診病例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患者行動軌跡等,不斷向市民發出安全預警。每一個數據資料背後,都是疾控工作人員如同獵手一般一刻不停追逐病毒的蹤跡,他們以最快速度抵達病毒出沒的區域,從最危險的地方找到“敵人”,並收集一切與之相關的信息。

  截至2月11日12時,天津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04例,其中39例來自寶坻區,佔全市總數的1/3以上,且連續幾日天津的新增病例大多來自此區。寶坻區成為全市防疫的重點地區。

  寶坻區處於北京、天津、唐山三地的幾何中心,距天津市區直線距離約80公里。寶坻疫情是否擴散,直接關係到京津冀地區的整體防疫。

  天津市衛健委副主任、市疾控中心黨委副書記、主任顧清介紹,截止到2月8日,寶坻區確診病例中23%的病例引起了家庭內部的二代傳播,形成了由公共場所蔓延到家庭內部的多起聚集性疫情,並已發生了向鄉鎮和農村地區的擴散風險。目前,該區已摸排隔離超過萬人。為了防止病毒形成更大範圍的三代傳播,2月9日起,該區防控措施再度升級,實行寶坻全域交通管控,全區範圍每戶居民每兩天允許一人外出採購生活用品。

  從疫情出現到暴發,從及時隔離到交通管控,這一切防控決策背後的智囊,正是張穎和她的同事。她把疾控人員的工作比作“角色扮演”,有時是醫學偵探,有時是政府的技術參謀。

  與肉眼不可見的病毒週旋,她們必須像真正的偵探一樣,小心翼翼“抓”住病毒,再從蛛絲馬跡中分析它從哪兒來,又是如何傳播出去的,在這個過程中,誰有可能被傳染,對不同人群要採取哪些不同措施等。

  1月31日,寶坻區出現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核酸檢測為陽性。消息第一時間上報,這位52歲的女性患者是寶坻區百貨大樓的銷售人員,接觸人員較多,這立刻引起張穎的警覺,“必須第一時間到現場看一看”。

  這座百貨大樓是當地人春節前傳統購物的熱門地。大樓從農曆正月初一開始,已暫停營業了。出現確診病例後,寶坻區疾控人員立刻換上防護服、護目鏡等二級防護裝備進入大樓,進行消毒。沒想到,很快該區又連續出現了多例確診病例,每一例都與這座百貨大樓相關。奇怪的是,這些病例均沒有武漢接觸史。

  病毒到底是從哪兒來的?通過什麼途徑傳入百貨大樓的?張穎和同事所在的現場處置組開始與每一個確診病例進行一對一的流行病學調查,把每個人的發病時間、行動軌跡、密切接觸人員等信息繪製成圖,比對圖與圖之間的關聯點,再深入分析其相關性,一點點摸清疫情發展的脈絡,進而進行風險評估。

  連續追蹤多日後確定寶坻百貨大樓的感染源是百貨大樓鞋區售貨員,她于1月21日出現發熱症狀,是寶坻聚集性案例中最早發熱的病例。

  張穎分析,在發病前的1月12日-13日,這位35歲的鞋區售貨員先後兩次到天津附近的L市鞋類批發市場進貨。張穎和專家一起在全國的疫情報告裏搜索,發現L市有新冠肺炎病例,也有本地傳播的情況。由此判斷,有可能該患者是在L市進貨的過程中被感染,回津後造成寶坻百貨大樓內的病毒傳播。

  張穎分析幾位售貨員雖在不同區域工作,但售貨區域在同一樓層,基本是相鄰的,沒有清晰的界限,實際間隔甚至小于1米。在這樣的環境裏,一個顧客通過3小時就被感染,“上班8小時的售貨員在這樣的環境裏面是避免不了被感染到的”。

  最嚴管控防病毒“逃竄”

  依據多年經驗,張穎判斷,這座百貨大樓內部封閉擁擠,病毒的傳播能力會大大增強。“我們希望能第一時間找到這些曾到過百貨大樓的顧客,進一步追查,才能保護更多人。”張穎提出,必須把這個大樓的傳播途徑完全切斷,保證不再往外傳。

  疾控工作人員每一刻都在與病毒“賽跑”,盡一切可能在病毒找到下一代宿主之前將它們截獲。他們找到大樓內194名銷售人員進行了集中隔離,這些工作人員和在1月20日-25日逛過百貨大樓的顧客,被稱為“第一代傳播者”;這些人回到家裏或走親訪友,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在家庭內部出現了“第二代傳播者”。

  寶坻區區長毛勁松介紹,到2月8日為止,共摸排特定時期曾到過寶坻區百貨大樓的顧客總數11700人,已進行嚴格居家隔離。他坦承,這個數字還將增加。

  倘若第一代傳播者沒發現自己被感染,無意中傳給身邊的人,而這些人也沒意識到被感染,便會出現更為廣泛的“第三代傳播者”。張穎説,目前已經出現個別案例並沒有武漢接觸史,也沒有寶坻百貨大樓相關接觸經歷,“我們還要一步一步追下去,把流行病學調查做得再細緻一點,盡可能找到每一個被感染者。”

  這個工作量是巨大的,疾控人員要為已找到的上萬名與百貨大樓相關的人員進行逐一訪談。在已經拿到的流調結果中,病毒“逃竄”的路徑也逐漸浮出水面,疾控人員發現,它們能通過“公路”“鄉路”快速散播,於是他們提醒政府,立即對域內各級道路採取最嚴格管控措施,切斷病毒四處逃竄的通道。

  新冠病毒隱匿性強 自我防護更關鍵

  就在寶坻聚集疫情把疾控人員忙得分身乏術時,天津市另一個區又出現一個高風險確診病例。2月1日10時,這名患者因發熱、咳嗽一週,從天津北辰區乘坐網約車赴武清,到天津武清區人民醫院發熱門診就診。就診過程中,接診醫生多次詢問流行病學史,沒發現異常,胸片檢查及血常規檢查均提示細菌性肺炎,經胸CT檢查後,綜合判定為普通發熱患者,在呼吸內科住院治療。然而幾日後,經多次檢測,天津市疾控中心再次取樣檢測,結果為陽性。

  張穎和同事迅速趕到現場,與患者盡可能詳盡地交流,請其協助回憶就診當日的每一個細節。隨後,張穎按照患者描述的路線,穿上防護服進入紅區,從醫院入口開始,一步一步實地重新走一遍。她強調,這個場景重現的過程是極其重要的,患者的回憶可能會遺漏甚至出錯,疾控人員每到一處,必須準確核實地點以及那個時間段接診的醫務人員,以及就診的患者信息。很多時候,為了每一個環節不出紕漏,她們不得不反復與患者核實,“多問一句,可能就能多保護一批人”。

  根據疾控專家建議,防控指揮部決定把這名患者所在病區及住院樓封閉,管控隔離人員973人,其中739人轉到集中隔離點進行觀察隔離,其中包括23名醫務人員;該院234名其他患者則實行住院隔離治療。

  令張穎欣慰的是,這次疫情中,公眾對流行病學調查的配合度比以往更高,但也有少數人有所顧慮。她分析,因為做流行病學調查的問題非常細,其中可能涉及個人隱私,有的人擔心,“會不會把我的個人生活暴露在公眾面前?”她們會不厭其煩地向每一個接受調查的人解釋,嚴格確保個人隱私不外泄,且只了解與疾病防控相關信息。還有一些人存在恐懼心理,而這種恐懼不單純來源於疾病。

  做了多年傳染病防控工作,張穎非常理解這些患者的顧慮,很多人內心的糾結在於,“我可能傳給了別人,但我並不知情,我的親戚、朋友會不會因為被我感染而怨恨我、怪我?將來疫情過去,我還能不能回歸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每到這時候,疾控工作人員又成了患者的“心理按摩師”。“我們首先要理解他們,安撫他們,減輕他們的心理和精神壓力。”張穎告訴大家,“我們共同的敵人是病毒,希望大家一起努力,讓人們不再受到傷害。”

  與新型冠狀病毒過招這20天裏,張穎越發覺得這個病毒非常狡猾,“隱匿性非常強”,截至記者發稿,在天津市確診病例中有8例都是經過連續的核酸檢測,在第四次檢測甚至是第五次時才檢測為陽性;也出現少數接觸了無症狀感染者而被傳染的病例。

  在各個場合,張穎都會提醒大家,與其總是擔心身邊誰是感染者,不如保護好自己,“戴口罩、勤洗手、少聚會,這些更為關鍵”。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胡春艷 來源:中國青年報

編輯:魏倩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