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夢的舞臺 創業的沃土(潮涌大灣區 )
快速發展的祖國內地是香港有志青年施展抱負的巨大舞臺,而地緣相接、文化相近的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是許多懷揣創業夢想的香港青年的首選。完備的産業體系、龐大的消費市場、日新月異的發展格局以及完善的創業服務……在大灣區優良環境的孕育下,香港青年創業者們的夢想種子,一步步開花、結果。
在內地邁出創業新步伐
不久前,某跨國企業的海外工廠生産設備出現了複雜故障。過去,只能請總部派技術專家去現場解決。如今,只需前線技術人員戴上一副輕巧的眼鏡,將眼前所見與總部專家團隊的電腦屏幕實時同步。專家們在電腦上借助紅點指針等工具精準標識位置,前線工人根據專家的指引就能排查並解決問題。把這略顯科幻的一幕變成現實的,正是香港創業青年鄭文輝和他的智慧眼鏡。
在接觸AR技術之前,鄭文輝其實已經在香港手機應用程序開發領域頗有成就,但也碰到了香港市場增長的天花板。在一次偶然接觸到AR技術後,鄭文輝堅信這是一個巨大的機會,“可以做出世界級産品”。最初,他把目標瞄準AR應用研發,但受制于當時AR硬體性能不理想,兩年過去了,遲遲打不開局面。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自己做呢?”2015年,鄭文輝決定進軍AR智慧眼鏡硬體研發與製造,創辦深圳創龍智新科技有限公司,將原香港公司軟體研發以外的業務都轉移到了深圳。“其實香港在軟體方面並不缺乏人才,但由於本地缺乏硬體科技公司,因此在招聘硬體人才方面十分困難”,鄭文輝説,深圳無論是人才資源、産業配套還是政策支持,都為硬體創業項目提供了理想環境。
事實證明,鄭文輝這一步走得很準。落戶深圳不到一年時間,深圳創龍智新科技便推出了自己的第一代AR智慧眼鏡。經過持續不斷的研發和改進,産品變得越來越輕、視覺效果越來越好。儘管面臨來自科技巨頭的競爭,但這家僅有約60人的初創企業,還是在全球AR智慧眼鏡市場上佔據了近15%的市場份額。“我們的短期目標是把AR智慧眼鏡做到極致,中長期目標則是要成長為一家有世界級影響力的科技企業。”鄭文輝説。
在香港青年“北上”追逐夢想的人潮中,有人目標明確、路徑清晰,也有人選擇先邁開腳步,再發現機會。如果説鄭文輝屬於前者,陳賢翰則屬於後者。
2014年,大學畢業不久的陳賢翰創立了自己的建築設計工作室。在租金和人力成本都不菲的香港,設計市場的容量卻很有限,小型初創企業很難分一杯羹。面對過於激烈的競爭,他決定到內地試一試。2018年,在廣州天河區有關部門和香港創業前輩的幫助下,陳賢翰在廣州天河成立了工作室的內地分部。
陳賢翰坦言,最初來內地只是為了節約成本,沒想到內地市場遠超預期,“短短幾個月,廣州分部的業務越接越多,規模很快就超過了香港分公司。”
大灣區建設帶來新機遇
現在,廣州的分部與香港的公司已經各自相對獨立,前者甚至成為陳賢翰工作室的主要營收來源。近乎誤打誤撞發現的機遇,讓他更加堅定看好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業機遇。“對我們這樣的小型設計工作室來説,只要能在大灣區建設中參與一點細分領域工作,就可以獲得很大的發展。”
如火如荼的大灣區建設,不僅為香港創業者帶來巨大空間,也讓香港的優勢得到彰顯。陳賢翰説,香港在金融、法律等方面與國際更加接軌,對國外客戶來説更便捷也更可靠,這是香港創業者應該善加運用的獨特優勢。
正是借助香港的國際化優勢,一款來自香港的共享充電寶近兩年在日本和東南亞部分國家越來越常見。這款名為“醒電”的共享充電寶品牌,正是由自廣州返回香港創業的章小健所創。2018年9月,當他在香港宣佈正式推出共享充電寶時,已經是在廣州打拼了六七年的資深互聯網創業者。
2011年,在香港多次創業的章小健決定到廣州試一試。在廣州這些年,章小健積極嘗試、學習,不斷尋找商機。從幫人做電子雜誌賺取內地創業的第一桶金,到開發手機APP,再到為企業提供電商平臺搭建和解決方案服務。在互聯網經濟的風口上,章小健抓住了機遇,越做越大。時至今日,他所創立的廣州雲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已成為國內知名的電子商務第三方服務公司,業務從國內延伸至海外。
2017年,當共享經濟在內地蓬勃興起,章小健看到了新的機會,帶著在內地互聯網行業多年的積累回到香港,創立了研發運營共享充電寶的醒電科技有限公司,“香港比較缺乏互聯網經濟發展經驗,我希望為香港互聯網行業發展做點事情”。
當時,共享經濟在香港屬於新生事物,在香港推廣共享充電寶,如何先讓商家願意接受設備入駐?章小健決定以內地遊客作為切入口。受益於大灣區人員往來的日益便捷化,2018年,內地赴港遊客超6000萬人次。章小健的推廣獲得巨大助力,他和搭檔兩個人半年內談下了近500個合作點,都是在內地遊客聚集區域。此後,醒電共享充電寶合作點在香港快速擴張,成為香港這一細分領域的龍頭。當共享充電寶在香港取得成功後,再向海外推廣便水到渠成。“海外很多地方的用戶習慣、法律政策等跟香港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有了香港的經驗以後,拓展海外市場就容易很多。”章小健説。
為更多香港創業者指路
創業期間,章小健常年奔走于廣州、深圳、香港等大灣區內城市,“大灣區生活圈的概念沒出現之前,我已經進入這個狀態了。”這些年,他親身感到大灣區內各個城市之間距離越來越近,各類創新創業扶持項目和眾創空間越來越多,“大灣區為香港‘草根’創業者提供了越來越好的機遇”。
為了幫助香港青年邁出創業第一步,一群如章小健這樣在內地闖蕩多年的香港創業者成立了“同路孵化器”,為新到內地創業的香港青年搭建信息資源分享平臺,提供包括創業諮詢、融資服務和辦公空間等孵化服務項目。在約兩年的時間內,“同路孵化器”已在香港、廣州、東莞、上海四地建立基地,孵化港澳青年初創企業150家,其中有9家已估值過億。
作為“同路孵化器”副主席,章小健也是有意投身互聯網創業項目的香港青年信賴的人。“這兩年跟我諮詢內地創業的人越來越多,問的許多問題也是我曾經歷過的。”章小健説,年輕人到陌生的地方闖蕩都會有擔憂、迷茫,希望能把我的經歷分享給他們,幫助他們在內地紮下根來,“只有紮下根來才能發現、把握機遇”。
“以前香港年輕人講起內地創業想到的都是父輩的故事,其實我們這一代人的機遇比父輩還要好。”陳賢翰説,今天的內地,社會各行各業發展水平都在提高,完全能夠承載不同專長香港青年的創業理想,加上有力的創業扶持政策,成功率一定會比過去高。
作為“同路孵化器”的執行副主席,組織各類創業和商務諮詢交流活動,成為陳賢翰近段時間的主要工作。“受疫情影響,很多創業者在內地的項目出現各類問題,我們就跟他們一起想辦法。”陳賢翰説,香港創業前輩的經驗對初創者來説非常寶貴,自己當年在廣州即受益於此。他相信,大灣區創業路上的同路人越多,就越能鼓舞更多香港青年勇敢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