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探討中國紀錄片生態:既是時代記錄者 也是文明傳播者

2020-08-05 18:33:00來源:中國新聞網

“影像記錄時代——中國紀錄片高質量發展研討”論壇 繆璐 攝

  “紀錄片用真實語言講述中國故事,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藝術價值、社會價值,它記錄真實、探索未知,呈現自然、觀照社會,頌揚美好、鞭撻醜惡,既是時代的記錄者,也是文明的傳播者。”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宣傳司司長馬黎在“影像記錄時代——中國紀錄片高質量發展研討”論壇上表示。

  作為正在此間舉行的上海電視節的重要環節,該論壇圍繞“記錄當代生活,展現時代強音”“紀錄片的跨界創新”兩個主題,邀請了行業內翹楚齊聚一堂,共同討論中國紀錄片行業現狀和未來成長,以及探討新版圖、新格局下的紀錄片生態。

  近年來,從《派出所的故事》到《人間世》,從《航拍中國》到《如果國寶會説話》,越來越多有溫度、有態度、有高度的紀錄片作品涌現,多元化的敘事語言和影像風格,賦予了其獨具中國色彩的人文和歷史意義,也吸引了不同年齡層和教育背景的觀眾走進紀錄片的世界。

  據馬黎介紹,“中國視聽大數據”系統調查顯示,近一年多來,紀錄片收視數據出現顯著增長,今年上半年,有23部紀錄片單集收視率超過1%。

  那麼如何更好地推動紀錄片高質量創新性的發展?馬黎指出,一是要繼續優化政策環境,二是突出項目帶動,三是加強人才的培養,四是加大海外傳播的力度。

  “原來在國際合作的時候最苦惱的一件事情,我要從現成的作品裏面抓一批作品,去搞國際推廣。現在我更希望延長到它的創作,到它的動議這裡面,這個階段就要考慮國際傳播的方法、效果,這樣我們從抓一個作品,一開始就立足於更大的價值體現和社會傳播。”馬黎説。

  央視紀錄頻道總監梁紅介紹經驗時指出,央視紀錄片在製作的時候從三個層面著手:行業邏輯、時代命題、國家使命。在了解和交流之中消除誤解,是紀錄片人承擔的重要使命。作為中央臺,要把中國的故事書寫在大地上,中國文化中有許多獨特價值需要去交流、去認知。

  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導演楊曉清則指出,紀錄片是軟實力中的硬通貨。國際傳播關鍵在內容本身是否真實是否有共鳴?而趣味,是最能被廣大受眾接受的,我們需要找到趣味方向在哪?一類是探索未知世界,在作品中呈現“熟悉的陌生人”;一類是真情實感,把真正人物的故事心路歷程真善美,情感是共通的。(完)(繆璐 王笈)

編輯:魏倩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