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藝作品講故事:要“中看”更要“中用”

2020-08-05 08:20:00來源:光明日報

  網絡劇《隱秘的角落》廣受歡迎,普遍的印像是故事好看。這就是説,好故事是“剛需”,也是“王道”。

  網絡文藝作品是要面向市場的,接受者抱著很隨意的態度,不好看、不中意就可以立馬走人,毫不留情。這就引出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網絡文藝作品如何擁有持久的生命力而非短暫的商業效應,需要創作者在敘事問題上認真思考,真正講好中國故事,追求“中看”,更追求“中用”。

  開頭有彩蛋,內中是敗絮,長久不了

  人物,可謂是中國敘事的靈魂。人物的願望和行動促進了敘事的內在發展,敘事中的情節和人物的行動不無相關。近些年的一些網絡電視劇重視人物行動的細節,尤其體現在禮儀的細節上。無論是皇家貴族之間的禮儀,還是上下級之間的行禮,或者是普通百姓之間的禮節動作等,都展現了當時歷史背景下的禮儀制度和文化,是對中華傳統禮儀文化的傳承。如一些電視劇中的叉手禮,不同於以往我們在古裝電視劇中見到的作揖或拱手禮,真實還原了唐宋時期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禮儀。

  在漢語的表述中,人物原本即“人+物”。沒有金箍棒不為孫悟空,沒有雙板斧哪來的李逵,沒有通靈寶玉何談賈寶玉?重視“物”,有利於表現人物性格、推進故事情節,在很大程度上成為吸引受眾的一個亮點。這鮮明地體現在經由網絡小説二次創作的古裝電視劇中。一些口碑甚好的電視劇,從衣著、服飾、髮型、頭飾、粧容,到建築、場景、配樂,甚至拍攝時的光影等,都再現了當時朝代的流行風尚和生活圖景。可以説,近些年不少古裝題材電視劇在服裝、道具、化裝等方面真正實現了“製作精良”,這是古裝題材電視劇進步明顯的一個特徵。這些“物”的細節敘事包含著豐富的傳統元素,使網絡文藝成為傳承和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方式。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單憑服裝、道具、化裝等細節上的用心並不能真正使作品受到長久的追捧。一部好的敘事作品,如果沒有價值觀念上的健康,沒有思想內涵上的厚重,沒有情節上的精心佈局,僅注重外在的細節,是無法長久地吸引觀眾的。一些網絡電視劇剛開篇,造型服飾、場景佈置、人物設置、演員表演等,都挺精彩,把觀眾給吸引住了。可惜的是,後續劇情拖遝、寡淡,以及敘述上的混亂,讓人在抱怨中毅然放棄了,留下虎頭蛇尾之憾。

  “伏脈千里”“勺水興波”等傳統敘事技巧值得借鑒

  誠如上文所説,不少網絡文學作品及其改編的電視劇作品,在細節敘事上已經有很大進步,然而,結構混亂、情節拖遝、無邏輯性、人物設置不當等問題使之飽受批評。有人説,這是網絡文藝作品的商業屬性決定的,比如儘量拉長劇情來吊住觀眾,以此獲得更多的盈利。更重要的原因是,創作者、編劇沒有整體佈局觀,不懂得講述故事的奧秘。

  近幾年,不少網絡文藝作品善於依託古代時空來展現歷史文化特色,在主題訴求上重視盤活傳統因素,還通過書寫的古典性、詩詞歌賦的融入等方式,在文筆表述上借鑒傳統寫法。這提升了受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值得肯定。除此之外,網絡文藝創作者還應當注重學習傳統的敘事手法,摸清此中門道,並結合當代習慣進行靈活運用,讓中國故事富有中國風格、傳統滋味。

  章回體的特點似乎更與當下敘事風格合拍,但中國古代敘事中還有很多優秀的敘事傳統值得創作者好好學習和細細領會。楊義先生和傅修延先生各自所著的《中國敘事學》,都集中闡述了中國古代敘事的精妙結構和深層魅力。優秀的網絡作家都非常注重整體結構的構思和情節的巧妙佈置,明線、暗線交織在一起,體現出多線敘事勝於單線敘事的優勢,同時注重人物的飽滿性和豐富性。實際上,這正是史傳文學的基本敘事技巧。而情節的佈局,更是中國古代敘事作品留下的豐富寶藏。明清評點派整理了許多值得學習的敘事技巧:草蛇灰線、伏脈千里、橫雲斷嶺、勺水興波等,都是網絡文藝創作值得琢磨和學習之處。

  沒有什麼創新是憑空而起的。當代許多網絡文藝作品都有傳統的影子。網絡歷史小説綴段式、章節化的敘事風格倣若章回體;有的作品屬於宏大敘事,有史傳小説的敘述氣魄;有的作品主題、內容、形式都對傳統表達致敬,以宏大的時空概念將古代與現代、未來融合在一起。儘管很多人都認為,網絡歷史劇不能作為真正的歷史來看,但是當熟悉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在小説中尤其是改編後的影視劇中活生生地向我們走來時,歷史的影響力卻分明在那裏。這就要求製作者、編劇在創作和改編此類作品時,更加充分學習歷史知識和傳統文化。令書粉、劇粉們著迷的一個個奇幻時空和穿越模式,在古代敘事中早有體現:《山海經》、老莊作品中的動物寓言、《搜神記》等誌怪小説、唐宋傳奇、《牡丹亭》的夢中敘事,以及《聊齋志異》《西遊記》《鏡花緣》等作品,充分展示了中國古人的敘事想象力。即使到今天,追蹤有些想象類作品的根源,具有中華傳統文化的色彩。如劉慈欣的科幻小説《流浪地球》,就深層地反映出中國農耕文明的特徵:故土難離,所以索性帶著地球流浪。

  美國社會學家愛德華希爾斯在著述《論傳統》中説:所謂傳統,並非過時,所有的傳統因其蘊含其中的創新因素始終保持著鮮活的生命力,傳統和創新從來都不是對立的,恰恰相反,回到傳統正是創新的根源所在,是作品成為經典、百世流傳的秘密。網絡文藝要提升整體水平,在敘事上很有必要回歸傳統,在中國古代敘事中開礦挖寶。這個過程,也是中華優秀文化傳統得以傳承,並在當代煥發光彩的過程,是創作者宣揚民族文化的責任和義務所在。

  好的故事有溫度,表達對理想生活的嚮往,給人以激勵

  當代網絡文藝敘事呈現多樣化特徵。主題的豐富,表現手法的豐富,使網絡文藝敘事呈現出多種可能性。這彰顯了網絡文藝敘事的強勁生命力。人類為什麼講故事?這是一個亙古話題。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人類對於可能世界的探索從來沒有停止過。除了我們身處的這個世界,人們還渴望探索可能的世界。而比較容易選擇的方式就是通過講故事來實現這種探索。無論是反映身邊現實生活的作品,還是反映歷史現實的作品,或者是展開想象的翅膀虛擬出另一個時空的作品,都契合了人們不同的精神需求。無論哪種類型,要想真正吸引聽故事、看故事的人,都需要注重敘事的方法和倫理取向,僅僅依靠網紅明星的流量是遠遠不夠的。

  我們應該呈現有溫度的敘事——不是單純追求魔幻、發泄不滿、吸引眼球。一些優秀的網絡文藝作品,除卻時空的魔幻,展現了和現實生活截然不同的奇妙世界,人物的設置和敘事中傳達出來的人與人之間豐富的情感,尤其是男女主角之間為彼此默默犧牲的不渝愛情,契合了觀眾內心對愛與溫暖的精神需求。另一些現實作品,則因過於貼近生活中的真實而讓人唏噓不已。如電視劇《安家》,儘管有觀眾批評不太符合二三線城市的現實,但其中一個個小故事,在冷峻的現實之外抒發了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和友愛。而房四井這個人物的設置,讓人不由自主地聯想到另兩部作品中的女性——《歡樂頌》中的樊勝美和《都挺好》中的蘇明玉。女性獨立和原生家庭影響的話題再次成為討論的熱點,契合了當代女性的心靈追求。一部好的作品,是不害怕各種批評和討論的。有溫度的敘事,也並非指只能講述快樂的故事。現實生活不是童話世界,此中的複雜性大家早就知曉,但能引起共鳴的,絕不僅僅是現實生活中的種種艱辛,更有直面現實的勇敢和破繭成蝶的美麗。

  如果電視劇《瑯琊榜》只是一個簡單的復仇故事,恐怕不會成為熱門劇,為弘揚正義而堅持的無畏精神才是讓人熱血沸騰的所在。劇中的不少人物,從一開始就代表了意志堅強、智慧堅韌、剛正不阿、不隨波逐流的正面群體形象,其集體命運也時時牽引著觀眾的心,傳遞著這樣一個信念:正義終將戰勝邪惡。好的故事,都有家國情懷,都在表達對理想生活的嚮往,給人以激勵。

  好的網絡文藝作品,都注重敘事倫理問題,倡導正確的倫理方向。高明的創作者或編劇,並不需要赤裸裸地通過作品説教,而可以通過各種傳統敘事技巧引導受眾自然接受、欣然接納。所以説,回歸傳統,不是倒退,而是向優秀的傳統敘事學習,以求更精彩地講好當代的故事,講有溫度的故事。

  (作者:盧普玲,係江西師範大學敘事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國際教育學院副教授)

編輯:魏倩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