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劇2019:倍速觀看成常態,粉絲經濟開藍海

2020-01-02 10:34:00來源:新華網

  

  

  《陳情令》國風音樂專輯和相關周邊、品牌聯名産品。

  回看已經過去的2019年,平臺限價、演員降薪、多家影視公司關停……在一些演技競技類綜藝節目中,無論是剛嶄露頭角被業內看好的新人,還是曾風光無限有過代表作的演員,很多人都表示來的目的就是尋求更多更好的工作機會。但也有不少業內人士持樂觀態度,讓有本事留下的人獲得更大生存空間不是壞事。2019年的國産電視劇,在問題中也有值得圈點的部分。

  都市劇依然是話題為王,“造星”很成功

  去年取得高收視高人氣、引發廣泛話題討論的都市劇《都挺好》《小歡喜》《少年派》和《第二次也很美》無一不是具有極強的話題性或者説能觸發大眾(或某些特定受眾)情緒的作品。除了男女情感外,孩子教育問題是極少數不受圈層影響具有全民關注度的話題,因此在《少年派》已經取得極好的市場效果之後,幾乎完全同質的題材《小歡喜》還能更上層樓。除了陶虹、梅這樣優秀的中年女演員讓業內看到她們巨大的表演彈性外,95後、00後的李庚希、郭俊辰、趙今麥都因此受益。加上去年爆紅的李現、肖戰、王一博,2019年電視劇在“造星”方面可謂是極為成功的一年。

  《第二次也很美》關注的則是相對圈層的二級話題,“畢婚族”(畢業就結婚)的90後媽媽,雖然故事略顯浮誇和狗血,但仍然在事前不被看好的情況下逆襲。雖然年紀最大的90後已經步入而立之年,但主要聚焦90後媽媽在育兒和對待母親這一定位上與傳統有別的故事,本劇與其説好,不如説巧。

  “抖音式”、倍速觀劇,損害了好演員的表達

  2019年出現幾種大熱的追劇方式——短視頻追劇以及倍速追劇。

  其實早在幾年前,韓國媒體就對本國電視劇(主要指每週雙播mini劇)過於追求名場面名臺詞提出過質疑,而這些所謂名場面名臺詞究其根本就是我們今日在短視頻網站上被海量傳播的片段,比如《來自星星的你》中都敏俊從天而降徒手攔汽車或是《太陽的後裔》中柳大尉撩手機,這種片段極易在社交網站達到病毒式傳播效果,短視頻時代來臨後,其結果如何不難猜測。

  在3月《都挺好》熱播之際,“抖音式”追劇已經現出苗頭,很多人並不了解完整劇情,但對蘇大強的“作精”事跡卻如數家珍,對於《都挺好》和《小歡喜》這種整體故事相對豐富緊湊的劇來説,更多人還是會選擇電視和視頻網站觀看完整版。

  到了夏季熱播劇《親愛的熱愛的》播出之際,這種追劇方式達到高潮。本劇以及很多甜寵向網劇,因為劇集本身質量不佳,只看蘇甜片段已經完全滿足觀賞者審美情感和社交需求,根本無需浪費時間在視頻網站完整觀看劇集。儘管《親愛的熱愛的》在視頻網站高居年度播放量冠軍,但“抖音式”追劇仍然使其損失了極大播放量。

  如果説“抖音式”追劇對劇集創作産生影響,那麼倍速看劇則大大降低了演員的表演價值。當你兩倍速甚至三倍速觀看的時候,何冰、王勁松這樣演員的臺詞表達之美完全被抹殺,他們和一些表現欠奉的年輕演員的臺詞表達並無太大差異,都是一樣的電子壓縮感。

  美國的流媒體平臺曾嘗試提出倍速觀看,但遭到了幾大強勢內容提供方的強烈反對,甚至不惜以合作決裂來威脅,最後不了了之。平臺只關心播放量,這種方式可以讓其擁有更大的播放量,製作方無能為力(當然也可能是對它們在前兩年無節制注水拉長劇集的反噬),當然這對於演技很爛的明星們來説不失為是一個“好消息”。

  古裝劇深陷“品質、格調”深坑,讓受眾茫然

  2015年播出的《瑯琊榜》對於中國電視劇影響深遠,不僅在於它的長尾播放量,對製片公司業內地位的樹立,更在於其在此後幾年迎來大量並不成功的後繼者。《瑯琊榜》打破了歷史正劇和古裝偶像劇的森嚴壁壘,既有古偶的濃烈情感、唯美畫面和養眼的主演團隊,又不乏歷史劇的嚴謹精良,因此後來者一直眾多。但從2018年的《天盛長歌》《如懿傳》到2019年的《鶴唳華亭》《大明風華》甚至是同一團隊創作的續集都沒有取得預期中的成功。

  這些劇集的共同點都是,不關心劇本質量,不關心角色塑造,不關心如何講好一個觀眾感興趣的故事,只關心聲光攝、服化道是否厲害、畫面和節奏是否夠格,深陷對“格調”的無節制追求,創作者們往往陷入自嗨——“你看我多厲害”,而受眾一臉茫然。第四季度《慶餘年》成功脫坑,原因就是它著力於有趣的故事和可愛的角色,而沒有陷入“格調”深坑。去年初的《知否》取得了成功,除了女性視角的先天優勢外,和它細緻入微細膩感性的大量家庭戲不無關係,同樣在製作和男女主情感線上處處露怯的《大明風華》靠著朱家五子的皇家家庭戲的創造性表達挽回了不少顏面。

  《陳情令》推動C端經濟,後繼者別急於求成

  《陳情令》探索IP生態運營模式,提供史上最強售後服務,打破了“會員和廣告”的單一盈利模式。其實在海外的影視和愛豆(idol)産業中,C(用戶)端收入佔比一直不小,而在國內則始終沒有成氣候。但《陳情令》的出現改變了歷史,C端經濟里程碑名副其實。

  一般來説,一部劇集來自於B(平臺)端的廣告植入、品牌冠名、版權售賣等是片方和平臺的主要收入來源。而《陳情令》劇集原聲音樂、收費解鎖大結局、周邊産品、主題見面會演唱會等都創造了極高的商業價值。

  《陳情令》國風音樂專輯銷售額超過2300萬元,而30元提前解鎖大結局的點播收入達到1.56億元、南京演唱會線上觀看共計有326萬人參與(會員30元,非會員50元)收入再次破億,主題曲MV收費解鎖也有幾百萬入賬,還有尚未公佈具體數字的無數授權周邊販售,據估算,《陳情令》C端創造的商業價值應該在3億元上下。

  此後某視頻平臺在《沒有秘密的你》《明月照我心》《從前有座靈劍山》等劇集屢次嘗試付費觀看結局,效果不佳,而到了去年末爆款《慶餘年》更是心急等不到結局,使出了付費多看6集的操作,結果如何大家都看到了……圍繞優質內容,從點播、衍生、線下活動等,針對粉絲開發整體IP鏈以及操作模式,每個劇集的受眾不一樣,操作方式也應有所不同,盲目地急於求成,簡單粗暴地讓人掏錢是行不通的,如何讓粉絲心甘情願花錢才是《陳情令》最值得研究的課題和給産業的最大啟發。

  縱觀2019年的國劇,整體表現比2018年更為出色,甚至比屢出爆款的2017年也不多讓。這讓我們對已經到來的2020年有所期待。

編輯:張依依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