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衝擊下 台灣高校出路何方

2021-01-09 16:33:00來源:看台海

  據台灣媒體報道,據台當局內部事務管理部門統計,截至2020年11月底,島內新生兒總數為14萬7702人,創史上新低 。由於台灣近年少子化加上人口老化嚴重,台灣2020年首度出現“生不如死”的人口負成長情形。

  島內人口老齡化不僅牽涉諸多議題,更影響島內勞動力市場和産業發展。而受到最直接衝擊的,莫過於島內的高校。 少子化帶來的影響已經持續多年,根據島內教育機構的最新數據,島內有十二所大專校院註冊率未達六成,瀕臨“淹水線”,校數創近三年來最高。

  對此,台灣觀光學院代理校長王燕軍表示,受少子化等因素影響,今年註冊率偏低,學校已停招並力拼轉型。某私立大學財務部門負責人表示,私校主要收入來自學雜費,學生數減少,學雜費收入就會不穩,若學校現金餘額一直減少,代表收入小于支出,就是警訊。

  台灣少子化日趨嚴重,大學倒閉、合併潮正在洶湧襲來。為解決學生來源短缺危機,招收短期赴臺就學的大陸研修生,曾是不少島內高校增加財務收入的重要途徑之一。如今因兩岸關係降至冰點,大陸研修生赴臺人數持續下滑,島內高校想透過陸生來填補學生來源缺口,恐將難以為繼。 實踐大學前校長陳振貴認為,如要紓解島內少子化困境,還是得守住大陸這個最大的境外生招生市場。

  然而,想守住陸生市場,恐怕很難。民進黨當局持續將防疫當“反陸”操作,讓陸生返臺過程歷經千辛萬苦,而大陸研修生來臺更即將中斷。對此,島內私立大學校長與主管紛紛表示,陸生來臺有助於累積兩岸交流和平紅利,甚至能降低政治不確定性 ,如今陸生與家長對於台灣社會難免心生恐懼,直説:“兩岸展望和平,變得非常辛苦”,民進黨當局更必須深度檢討。

  “台獨”作祟導致陸生招生中斷,蔡英文又把目光投向了東南亞地區。民進黨當局力推所謂的“高教新南向政策”,被理解為是要填補大陸招生的缺額,但招生漏洞百出。不少大學都傳出東南亞國家學生違法打工事件。事實證明,所謂的“高校新南向”同樣是一項失敗的政策,想依靠東南亞生源填補陸生的空白,無異於飲鴆止渴。

  真正能為因少子化而失血的島內高校“補血”的良藥,唯有陸生。這一點,島內高校的管理者心知肚明。但眼看這次民進黨政府將防疫當成政治操作,不只陸生對台灣心寒,家長們同樣有所擔心,部分人士摻動“仇陸”心態,讓兩岸充滿不確定性。 世新大學副校長李功勤表示,前段時間民進黨當局禁止陸生返臺,後來重新開放,“憑良心來説,陸生與家長的心情,都是寒天飲冰水,點滴在心頭”。

  持續多年的少子化,加深島內私立大學招生壓力。許多公立大學校長也一樣勒緊褲帶度日,有時甚至連硬體修繕的預算都編不出來。在維持教育品質與減輕學生負擔的天秤兩端,台灣的大學已無法維持平衡 ,未來能否稱職扮演培育人才、促進社會進步的角色,也讓人深感憂慮。

  主編/曉 培

  編輯/騰 陽

  來源/綜合台媒

編輯:魏倩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