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風沙源治理20年 北京已築起近千萬畝林海

2020-06-17 14:25:00來源:中國新聞網

  6月17日是第26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也是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開展的第20個年頭,首都園林綠化人克服重重困難治理沙坑、綠化荒山。如今在北京的北部和西部,近千萬畝林海環抱京華大地,抵抗風沙的侵襲,護衛著首都北京。

  40多年前的世界防治荒漠化和沙化會議上,北京曾被列為沙漠化邊緣城市。1995年第一次沙化普查時,全市沙化土地面積達到87萬畝,主要集中在永定河、潮白河、大沙河的沿河兩岸和南口、康莊兩大區域,號稱“五大風沙危害區”,是北京主要本地風沙源,當地民眾總結為“無風一片沙,有風地搬家。每當風沙起,處處毀莊稼。”

  同時,受周邊地區植被覆蓋水平以及氣象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北京還面臨著來自西部、北部等風廊帶來的外省輸入性風沙威脅。在2000年,北京曾在短短兩個月遭受過8次強沙塵暴和4次揚沙天氣,那時沙塵中的北京經常可見。

  為了還北京綠海藍天,2000年6月一場旨在遏制風沙危害的國家級生態工程——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正式啟動實施,門頭溝、房山、昌平、平谷、懷柔、密雲、延慶等7個工程區開始了一場人與沙的艱苦搏鬥。

  據統計,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一期用12年的時間,累計實施造林營林708萬畝,植樹1.5億株,構建起了北京抵禦風沙的第一道防線。

  2013年國家批准了京津風沙源二期規劃,截至到2019年底,二期工程完成造林營林146.82萬畝,其中,人工造林39.93萬畝、低效林改造41.11萬畝、封山育林65.78萬畝。同時,還完成小流域綜合治理面積748平方公里、人工種草9萬畝、草種基地建設1840畝、生態搬遷14934人。

  風沙退了,生態美了。據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統計,截至目前,全市山區森林覆蓋率達到58.8%,比2000年增加19個百分點,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的貢獻率達到90%以上。工程區每年可減少水土流失量54.3噸/公頃,山洪、泥石流災害發生率明顯降低。工程區內的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治理後的水質全部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以上,密雲水庫水質更是連續十年保持在Ⅱ類標準以上。

  隨著生態環境不斷向好,多年不見的野生動物們又重現人們視野中,褐馬雞、黑鸛、灰鶴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在工程區內“安居樂業”。平谷、延慶兩個區還被評為國家森林城市。昌平區結合工程,在s2線居庸關區域種下大片山桃、山杏。每年春季,一列列火車從花海中蜿蜒而過,列車、春花和雄偉長城構成的絕美照片爆紅網絡,被網友稱為“開往春天的列車”。

  大片的森林把風沙拒之門外,北京的沙塵天氣明顯減少。

  上世紀50年代北京市沙塵最嚴重,春季沙塵日數平均多達26天;60年代至80年代,沙塵日數有所下降,在10至20天之間波動;90年代以後至本世紀初,沙塵日數明顯下降,在5至7天左右;2010年以後平均沙塵日數在3天左右。監測顯示,2019年幾次大的沙塵天氣明顯有繞著北京城走的現象,風沙漸離北京城。

  在三北防護林、平原百萬畝造林等重大生態工程的帶動下,北京市沙化土地全部轉變為固定沙地,五大風沙危害區得到徹底的根治。延慶康莊、龍慶峽荒灘,門頭溝永定河大沙坑,昌平西部沙坑、懷柔大沙河沙坑全部實現了綠化造林,昔日溝壑縱橫、垃圾橫飛的沙坑荒地,如今變成了綠樹成蔭、花團錦簇的生態景觀,有的還建成了郊野公園,吸引大量周邊百姓和城市居民休閒觀光,進一步帶動了山區社會經濟發展。京郊農民不但告別了黃色的風沙,還端起了綠色的生態飯碗。本地農村勞動力參與到工程建設和管護工作中,綠崗就業5萬人以上,實現了生態建設與農民增收的協調發展。

  據了解,京津風沙源二期工程將於2022年結束,縫合山區生態屏障的最後一道版圖。未來兩年,還將再增綠兩萬畝。

  與一期工程相比,二期工程更注重提升森林質量,注重鞏固和保持水土、防風固沙、調節空氣、固碳增匯等生態功能,在樹種選擇方面,將根據山區不同的立地類型,使用油松、側柏、落葉松、元寶楓等鄉土樹種,因地制宜保護和種植灌木以及原生草本。充分發揮森林的生態功能,提高生物多樣性,讓北京的綠色“活起來”。(完)(記者 于立霄)

編輯:魏倩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