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英雄而歌(致敬革命前輩)

2021-03-29 16:06:00來源:人民日報

  

  圖為遼寧丹東志願軍公園裏的雕塑。

  悠悠歲月,莽莽人寰。

  戰爭與和平,記憶被歌聲浸染。

  自青春韶華,源源無盡的音律飛入胡德勤的心田。如今八十八歲了,她隨口哼唱出來,聽者無不動容,乃至潸然淚下。那歌唱,映照非凡歲月、英雄情懷。熟人説,她大約生來就擔著一份特殊使命——為英雄而歌!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參加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的、健在的志願軍老戰士老同志等頒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紀念章。接過紀念章的胡德勤,心情無比激動。

  記者採訪她,她談得最多的,是那些讚頌英雄和友誼的歌,是那些曾經同她一起奔赴前線的戰友,還有四十餘年從事革命回憶錄編輯整理工作的感受……文藝宣傳、歷史傳承、軍旅之緣,貫穿她全部的職業生涯。

  一

  胡德勤説自己是幸運的,在芳華初放的歲月迎來解放。她投入時代的大潮,參加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成為奔走在硝煙中的光榮歌者,見證乃至成就著“英雄兒女”的傳奇。

  1949年11月30日那一天,重慶解放,山城人民歡欣鼓舞。

  那是一個熱血沸騰的年代!來自大學、中學的上萬名重慶學生報名參軍。胡德勤那時候剛剛17歲,是四川省立重慶女子師範學校音樂科二年級學生。不留戀在家裏的舒適生活,也不留戀手捧鋼琴樂譜、款款穿行于校園琴房之間的安逸……她毫不猶豫跟著堂姐胡德嘉、胡德蓉去報考第二野戰軍第三兵團第十二軍文工團。

  文工團檢視報名者的文藝天賦,胡德勤自然不膽怯。從小,她在家裏伴著風琴,唱著跳著成長;初三時,還曾獲得過全校歌唱比賽、演講比賽、作文比賽三個第一名。結果,胡德勤同兩個堂姐都被第十二軍錄取了。同樣考進來的還有:大學生楊肖永和她的姐姐、弟弟,大學生潘光漢和他的妹妹,大學生鐘文龍、王廷,剛升入初中不久、曾活躍在重慶話劇舞臺上的“兒童演員”余琳,擅長繪畫的何孔德……都是渴望成長的年輕人。

  走進部隊大熔爐,投身偉大祖國的正義事業,這是無比光榮的人生旅途,也是勇毅奉獻,甚至流血犧牲的人生旅途。

  在朝鮮戰場,楊肖永、潘光漢犧牲了,胡德勤、鐘文龍負傷了;王廷、余琳揮淚為犧牲的戰友最後送行;何孔德和戰友們穿行于戰壕間,用畫筆展現上甘嶺戰役的壯烈……這一切,就發生在他們參軍兩年多以後。

  為了和平,為了正義,青春無悔!

  他們始終銘記著一句話:沒有痛苦算什麼生活,沒有風暴算什麼海洋……

  二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以美國為首的所謂“聯合國軍”攻入朝鮮,把戰火燒到中朝邊境。值此危急關頭,應朝鮮黨和政府請求,中國黨和政府以非凡氣魄和膽略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

  出征!作戰部隊衝上去了,文藝戰士也衝上去了。

  1951年3月24日黃昏時分,第十二軍文工團部分人員隨大部隊從寬甸出發,跨過鴨綠江上搭起的浮橋——捆紮在一起的木船一字排開,船上鋪著平整的、相互銜接的板子,一直延伸到江對岸。

  進入朝鮮境內,持續行軍二十多天的考驗立刻開始。

  基本都是夜行軍。一開始,一夜行軍六七十里,後來增加到一夜走八九十里,最多的一夜曾走了一百二十里。敵情隨時可能不期而至,沿途山頂上部署的防空哨兵密切觀察著,發現敵機立即鳴槍示警。

  大路上,多路部隊並進。只要沒有敵情警報,胡德勤和戰友們就主動承擔起行軍鼓動任務,打著快板跑前跑後,給同志們鼓勁。

  回望那段體能極限大考,有人曾問她:“是不是很苦?”

  “當然,天天都艱苦。”她答。

  “腳磨出泡了?”

  “磨爛了!但這些都是小意思。”每次問到怎麼個苦,她都不知該從何講起。

  找來作家魏巍描寫女文工團團員的一段文字給她看,她説寫得很真實——

  “從跨過鴨綠江的那一天起,她們就背起了多少東西!背著揹包,背著十斤乾糧,十斤米,一把小鐵鍬,有的人還有一把小提琴。有一夜,行軍九十里,有的男同志還掉了隊,但是她們咬著牙,帶著滿腳泡,連距離都沒有拉下。過冰河,她們也像男同志一樣,捲起褲腳嘩嘩地蹚過去。冰塊劃破了腿,就偷偷地包上也不言聲。露營了,就在山坡上用松樹枝支起一塊小雨布,擠在一起,夜間凍醒,就蹦一蹦、跳一跳再睡……”

  第十二軍于1951年4月中旬到達谷山地區,不久後參加第五次戰役。在戰役第一階段,突破“三八線”,進逼漢江;在戰役第二階段,突破加裏山,截斷洪陽公路,激戰自隱裏,直抵兄弟峰。1951年11月起,第十二軍參加金城防禦作戰,在持續一年多的坑道戰中圓滿完成防禦作戰任務。1952年,第十二軍參加上甘嶺戰役,殲敵一點二萬人。

  1952年9月29日,在這一天的戰鬥中,第十二軍涌現了多位威名遠揚的戰鬥英雄。但也是在這一天,敵機突襲距離上甘嶺不甚遠的第十二軍指揮部所在地區。在這次轟炸中,第十二軍文工團犧牲很大。

  三

  第十二軍文工團駐地距離軍指揮部很近,是個名叫“隱洞”的山溝。

  當初,為安全起見,軍首長特別指示把軍部直屬工兵營的駐地騰給文工團。這裡地形非常隱蔽,山下有一條小河,到處鬱鬱蔥蔥。

  文工團在山坡上的綠樹間搭起了排練棚,山腰處還有工兵營早就挖好的防空洞。

  那些天,文工團團員們正在為國慶節迎接祖國慰問團的演出做準備。黃昏時分,去河邊洗衣的文工團團員,總是禁不住面向潺潺流水練聲放歌,每每都能聽到山間迴響。

  1952年9月29日早飯後,各個節目組都忙著排練:胡德勤和鐘文龍在山溝裏的掩蔽部排練《阻擊戰之歌》;小歌劇《一門火箭筒》節目組正在排練棚裏忙碌,編劇兼作曲楊肖永一邊指導排練,一邊修改。

  突然間,群山回蕩轟鳴聲。四架敵機來襲,先用機槍掃射,然後是狂轟濫炸。一條小山溝,投下了八十多枚炸彈,還有燃燒彈。用茅草搭建的排練棚燃起熊熊大火,硝煙瀰漫。

  《一門火箭筒》節目組,七位同志壯烈犧牲。受傷的人員也很多。

  敵機轟炸時,胡德勤和鐘文龍拼力向半山腰的防空洞方向跑,半途正遇敵機朝她們俯衝下來,只能就地臥倒。

  爆炸聲響起,胡德勤頓感腿部受到一擊,一股熱血旋即涌了出來。

  “我挨了。”鐘文龍的聲音傳來。

  “我也挨了。”胡德勤説。

  鐘文龍傷在頭和右腿,胡德勤傷在左腿。

  敵機偷襲的消息很快傳到軍部,軍首長立即帶著擔架隊趕來,組織營救傷員。

  負傷的黃業敬、余黎、丁光曦、劉國華、鐘文龍和胡德勤都被送進醫療二所。最初,胡德勤被診斷為大腿擦傷,醫生對傷口進行了包紮處理。幾天后,她開始發燒,傷口上方出現紅腫。於是醫生從傷口處插入鐵絲做的探針,最後在傷口上方十二厘米處頂到留在體內的彈片,遂在那個部位開刀。胡德勤的左腿從此留下兩道疤:一個是炸傷留下的開花狀疤痕,一個是手術縫合後留下的條狀疤痕。

  那次空襲之後,犧牲的烈士們被換上了乾乾淨淨的軍裝。當天晚上,軍首長、戰士代表、朝鮮老鄉都來為烈士們送行,這是戰場上莊嚴的告別儀式。

  “同志們,我們不要被敵人嚇倒,要化悲痛為力量,還有許多任務等我們去完成。”

  英雄流血不流淚!文工團領導明確要求:“不準哭!”

  與其説是葬禮,不如説是誓師。流血犧牲嚇不倒文工團團員。

  各節目組迅速調整,日夜加緊排練。楊肖永烈士犧牲前尚未完成《歡迎歌》的譜曲,王玉琴、楊承德擔起了這份特殊的重任。

  國慶節當天,演出照常舉行。文工團團員們強忍著眼淚演唱《歡迎歌》,還表演了相聲《美軍四大弱點》、山東快書《爆破英雄黃家富》、四川評書《冷槍戰》、小歌劇《一把洋鎬》、朝鮮舞……這是一場表現部隊戰鬥生活、戰鬥作風的高質量演出,這是一場在文工團剛剛傷亡十多位同志的情況下,把對敵人的仇恨化為力量、繼承犧牲戰友遺志的演出。

  第十二軍軍黨委頒發錦旗,“戰鬥的文工團”六個大字成為永不磨滅的記憶。

  “這場演出令人終生難忘!”觀看演出的祖國慰問團同志深受觸動。後來他們向祖國人民彙報時,每每都講起這場演出。重慶代表團還撰寫了題為《戰鬥的十二軍文工團》的文章,發表在報紙上。

  四

  戰事嚴酷,而中國人民志願軍士氣高昂。中國共産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歷來重視文藝宣傳工作,1929年12月通過的古田會議決議就對軍隊文藝宣傳工作明確提出要求。成功的文藝宣傳,也是中國革命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一個重要“密碼”。

  曾赴朝鮮戰場的作家舒群寫道:“前方需要文藝工作,在一定的時間內,或者比後方需要的更甚。誰都知道火線上的生活,是極度緊張的,艱苦的……特別是展開戰鬥中間,我們最有思想,最有正義感的指戰員們,一切的需要都集中成為一個需要——殲滅敵人……可是,只要有一個空隙,他們就會想到‘我們的宣傳隊’呢?我們部隊的文藝工作者,最懂得這種時機的可貴,抓住它是不會放的。”

  把文藝送上前線,文藝又來自前線,這也是抗美援朝戰爭史冊上閃光的一頁。

  作家巴金兩赴朝鮮前線,第一次住了七個月,第二年又去住了五個月。他創作的小説《團圓》,後來被改編成電影《英雄兒女》,成為永不褪色的經典。時隔三十年後,他感慨道:“直到今天,我所愛的英雄們可歌可泣的事跡還激動著我的心靈,鼓舞我前進。”

  作家劉白羽奔走在漢江前線,不僅以記者身份報道我軍的戰鬥,而且記錄了美國士兵講出的“保命要訣”。那是1952年秋天,美國上等兵密勒對他説:“沒想到北朝鮮有這樣強烈的炮火。”劉白羽在文章中寫道,美軍前哨陣地上的普遍心情就是“低下頭來!”——一個美國士兵説:“這是老兵告訴我的話中最經常、印象最深的一句話:‘低下頭來!’”

  細數赴抗美援朝戰爭一線體驗生活的作家,還可以拉出一個長長的名單:藍澄、韶華、井岩盾、安娥、白朗、謝挺宇、馬加……魏巍基於前線親歷,寫了傳世名篇《誰是最可愛的人》,在《人民日報》發表,感動了全中國人民。

  很多知名演員參加了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梅蘭芳、周信芳、程硯秋、葉盛蘭、常香玉、趙丹、侯寶林、馬三立、馬思聰、王昆、郎毓秀……用精彩的演出慰問“最可愛的人”,在前線奔走幾個月之久。但令人痛惜的是,著名相聲演員常寶、弦師程樹棠在前線遭遇敵機轟炸掃射,獻出了生命。

  當然,同前線指戰員接觸最多的文藝工作者,還是部隊文工團。

  在前線表演的節目,很多是根據戰鬥英雄的故事即編即演的。有些作戰部隊組建了戰士歌舞團。據新華社1953年9月的報道,在上甘嶺前線的某部文工團、文工隊,曾在八個月中配合各時期的戰鬥任務,深入部隊演出九百四十五次,有十位文工隊隊員在十五天走遍四十五個陣地,演出五十九場,表演節目五百一十一個。這些數據都是文藝戰士頂著炮火跑出來的,個中艱辛為常人難以想象。

  隆冬時節,齊腰深的雪遍佈山巒,文工團慰問小組依然堅持奔赴前沿陣地,把軍首長的慰問、把鼓舞士氣的節目帶過去。

  這是實實在在翻山越嶺!爬到山頂時已經氣喘吁吁,下坡時就索性順勢溜下去——哪個瞬間沒掌握好平衡,就是滾下去。

  在前哨陣地,他們爬進一個又一個“貓耳洞”,持續“換場”表演,一定做到給每個洞裏的戰士表演節目。

  “艱苦就是光榮,堅持就是勝利!”赴朝前,他們在誓師大會上集體喊出這樣的誓言。在前線,他們以實際行動忠實履行誓言。

  前線指戰員很感動,紛紛道出心聲:“文工團同志能來這裡,什麼都有了!回去請告訴首長,有我們守在這裡,敵人就打不過來!”

  把文藝送上前線,能夠提升部隊士氣;當文藝來自前線,其穿越時空的生命力更能廣泛而持久地震撼人心。

  胡德勤嚴守部隊紀律,在朝鮮沒寫過一紙日記,卻留下了別樣的戰爭紀實——她揣在軍裝兜裏的小筆記本上,寫滿了戰地歌曲。

  幾十年過去了,雖然只剩下一個紅皮小本、一個藍皮小本,且很多紙頁早已泛黃、殘缺、零落,但在所剩的頁面中,連詞帶譜,竟有她密密麻麻抄錄的一百四十一首歌。尤其珍貴的是,那些描寫真實戰鬥歷程的歌曲,以生動、完整的敘事,折射出永恒的光輝。

  比如,描寫金城防禦作戰期間一場戰鬥的歌曲《鄧祥林》:“水有源來樹有根,英雄的連隊裏出英雄。這英雄在三十四師一零六團一營一連英雄王克勤連隊當班長,他的名字叫鄧祥林……”戰士們聽到文工團歌舞隊創作的讚頌鄧祥林的歌、看到文工團美術隊創作的幻燈片《爆破班長鄧祥林》,無不備感振奮。鄧祥林所在的第106團,就是後來在上甘嶺戰役中戰鬥到最後勝利時刻的部隊——1952年11月25日,第106團順利完成使命,將537.7高地移交給第二十九師,戰史上把這一天作為上甘嶺戰役的結束之日。

  又如,描寫上甘嶺戰役支前景象的歌曲《樸老漢》:“上甘嶺啊上甘嶺,戰火燃燒雪在飛揚。一寸土地一寸火,激烈的戰鬥在山前打響。山後的公路日夜運輸忙,那汽車隊又拖炮彈又拖槍,那運輸隊背的背、扛的扛……”質樸感人的歌詞,從一個側面真實描繪了上甘嶺戰役中的情境。宣傳上甘嶺戰役,第十二軍文工團美術隊貢獻巨大。何孔德、周祖銘等美術隊隊員同一線戰士朝夕相處,電影《上甘嶺》片頭的畫,就是他們創作的。

  還有,展現中朝友誼的歌曲《任廷昌》:“有一個中國志願軍的戰士任廷昌,灑下了無數的鮮血,在我們春耕的土地上。孩子啊,你將永遠活在朝鮮人民的心上……”任廷昌是第十二軍的英雄戰士,1952年春天幫助金大娘春耕時犧牲,後被追記一等功,獲得“二級愛民模範”光榮稱號。那年秋天,朝鮮人民特地用任廷昌犧牲之地長出的大米製作打糕,滿懷深情地送給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朝鮮人民還創作了一首表達哀思的歌曲——“我們親愛的任廷昌!如今已是秋收時光,這是你用血澆種的稻穀高粱,一顆顆長得又肥又壯,我們要把它留作種子,撒在全朝鮮的土地上,讓你的名字遍地流芳……”

  戰地歌聲,因英雄起,伴英雄行,立英雄志,揚英雄名,鼓英雄氣!

  五

  “人都有感情,戰士的心是更熱烈和偉大的,有的戰士背著炸藥把自己生命跟敵人戰車同歸於盡……犧牲自己並不是容易的事,這樣的感情我們不應該讓它埋沒,我們有責任把它表揚出來,讓祖國人民知道。”中國人民志願軍政治部主任甘泗淇當年對巴金一行講的話,道出了文藝宣傳工作的責任,這也成為許多文工團團員一生的自覺追求。

  1954年4月,第十二軍文工團回到祖國。抗美援朝精神的火種深深融入這些“最可愛的人”的血脈裏,伴隨他們開啟新的人生旅程。根據組織安排,胡德勤調入中央警衛團文工隊。無論在哪個崗位工作,她為英雄而歌的人生軌跡,都一直向前延伸著。

  中國青年出版社創辦《紅旗飄飄》叢刊後,她加入編輯隊伍。採訪革命前輩,記錄整理革命回憶錄,編輯傳記文學……日積月累,她對黨史、軍史中的重大歷程了然于胸。

  青春漸行漸遠,但歲月抹不掉珍貴記憶。

  胡德勤時常想起因為負傷而無緣表演唱《阻擊戰之歌》。聽説第十二軍文工團創作的這個優秀節目,後來成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政治部文工團的節目,她一直想親眼看看。

  喜訊終於傳來。1958年的一天,胡德勤忽然接到老首長的電話:“今晚在中南海懷仁堂,中國人民志願軍政治部文工團將向中央領導作彙報演出,你可以來觀看。”

  1958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光榮回國。能夠在這樣的歷史節點,獲得觀看這樣一場演出的機會,對於一位曾經的志願軍文藝戰士而言,是何等幸福的心願得償啊!

  舞臺上,大幕開啟,雄壯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響徹全場,觀眾無不振奮。胡德勤看到自己曾參演過的那些節目,腦海中浮現出無數難忘的回憶,心潮澎湃。演出結束後,她激動地走進後臺,看望原第十二軍文工團的老戰友,相擁祝賀,熱淚盈眶。

  “我們永遠懷念那些犧牲的戰友。作為戰爭倖存者,只能好好工作,對其他的事情不能有過多的要求。”她常常這樣説,並且知行合一,無論經歷什麼風雨、面對什麼際遇。

  平平凡凡,兢兢業業,她參加編輯了數十期《紅旗飄飄》叢刊,作為責任編輯奉獻了很多重大題材傳記文學作品:苗冰舒撰寫的《劉鄧在中原前線》,劉白羽撰寫的《大海——記朱德同志》,紀學撰寫的《朱德和康克清》,張帆撰寫的《長城內外》,李榮德撰寫的《齊魯飛將軍》……在這些書稿的編輯和推介過程中,她得到多位軍隊老首長的熱情支持和幫助。聶榮臻元帥還為《長城內外》題寫了書名。

  “我願與作者同舉擎天史筆……讓真理鏗鏘的聲音,永遠迴旋,叩啟人們的心扉。”寫下這幾句話時,胡德勤已屆退休之年,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有人説,這是從戰場走下來的人特有的氣概。

  歌聲嘹亮!值得永遠銘記的英雄讚歌,映射著非凡的民族風骨、民族力量。

編輯:姚思寒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