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萬眾一心戰洪災 防洪建設守安瀾

2021-03-15 10:05:00來源:央視網

  1998年夏,我國遭遇一場歷史罕見的特大洪澇災害。長江、嫩江、松花江發生超歷史紀錄的特大洪水,珠江流域的西江和福建閩江也一度發生大洪水,受災人口達2.3億。危急時刻,黨中央高度關注災區群眾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果斷決策、週密部署,在同洪水的搏鬥中,黨和人民鑄就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敢於勝利的偉大抗洪精神。

  江西省九江市地處長江中下游,畫面中這個形似航船的建築就是九江抗洪紀念館,它的後方正是1998年特大洪災中防洪堤發生決口的地方,紀念館正是以當年為封堵決口投入江中的駁船為原型設計的。

  面對洪水威脅,黨員和人民群眾擰成一股繩,在最危險的搶險現場,3萬多名解放軍、武警官兵和當地黨員幹部一起日夜堅守,奮力搶險。

  兩個多月的全力搶險,守護了沿線群眾的生命和財産安全。當抗洪部隊離開九江時,數萬市民自發守候在街頭送別子弟兵。

  1998年特大洪水後,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江西開展了大規模的防洪工程建設。

  對於整個長江流域來説,1998年抗洪之後,沿線防洪體系建設帶來的變化不僅增強了群眾應對洪水的信心,也讓沿線的生態景致變得越來越好。

  今年45歲的唐昌嗣在1998年抗洪搶險期間,曾在湖北荊江大堤上堅守了73天,參與了多次險情處置。如今這段熟悉的大堤卻成為他日常散步、放鬆心情最常來的地方。

  作為長江中下游堤防中最為重要的一段,荊江大堤守護著江漢平原一千余萬百姓的安全。1998年之後,荊江大堤進行了二期加固工程和綜合整治工程,進一步提升了大堤的防洪能力。

  實際上,荊江大堤防洪能力的提升,只是整個長江幹堤防洪體系建設的一個縮影。

  目前,長江流域已基本建成了以堤防為基礎,三峽工程為骨幹,其他干支流水庫、蓄滯洪區、河道整治等工程措施與防洪非工程措施相結合的綜合防洪體系。長江流域防洪能力有了較大提高。

編輯:魏倩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