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減貧奇跡的世界意義

2020-10-17 07:58:00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10月17日是中國國家扶貧日,也是國際消除貧困日。相比往年,今年的國家扶貧日意義特殊。今年,中國將全面消除絕對貧困,既要做好脫貧攻堅必答題,又要做好疫情應對加試題;既要完成剩餘貧困人口脫貧任務,又要鞏固已脫貧成果。

  “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完成這項對中華民族、對人類社會都具有重大意義的偉業。”國家扶貧日前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向“擺脫貧困與政黨的責任”國際理論研討會致賀信時説。

  中國用70多年時間,在減貧的規模與速度上都創造了人類減貧歷史上的奇跡。

  中國的減貧成就不但意味著人民福祉的重大改善,標誌著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里程碑,對於世界也具有重要的意義。貧困惡魔並非不可戰勝,中國的減貧成就將給其他發展中國家以巨大激勵。同時,中國已經創造了若干具有世界普遍意義的經驗,能夠為還在減貧道路上艱難跋涉的許多發展中國家提供借鑒。

  首先,包容性發展是最大的貧困消除器。中國減貧成就不但得益於快速的經濟增長,更重要的是經濟增長模式是包容性的。中國的經濟增長能夠吸納全體人民共同參與、共同分享發展成果。改革開放以來,數億貧困人口通過參與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提高了收入,擺脫了貧困。

  其次,中國減貧戰略與時俱進。中國減貧注重長遠規劃,同時也注重問題導向,減貧戰略根據實際發展水平與發展條件不斷適應性調整。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就開始實施扶貧開發戰略,扶貧政策更加系統、扶貧措施更加多樣。特別是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進一步提出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戰略。

  第三,中國注重提高貧困人口內生發展能力。長期以來,中國扶貧強調不但要提供“輸血”機制,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貧困地區、貧困人口自身“造血”能力。貧困的挑戰是多維度的,不但包括收入貧困的挑戰,也包括知識貧困、生態貧困等多方面挑戰。中國經驗表明,只有從多維度消除貧困,才能根除貧困。

  此外,中國注重發揮各方力量共同參與貧困治理。對口支援機制,包括中央部委對口支援、各省份之間的對口支援和省內的對口支援等。社會參與機制,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非政府組織、社會捐贈等通過各種途徑共同參與。國際援助方面,積極爭取多方援助,吸引國際機構、國際組織對減貧事業進行支持。

  目前,中國減貧組織體系從中央政府到村基層,層層推進,機制完備。扶貧幹部像種子一樣撒播在中國廣闊的鄉村大地上,和貧困人口一起工作,一起生活,把扶貧政策轉化為切實的扶貧行動。他們在實踐中注重扶貧模式的創新。例如,通過幫助農民掌握手機拍攝短視頻、直播帶貨這一信息時代的新“農具”,使得一些鄉村擺脫了貧困。

  而今,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即將歷史性地得到解決。這一歷史性事件,必將給全球減貧事業帶來正能量。

  (作者為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副院長、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

  鄢一龍

編輯:魏倩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