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鄉人的血,必須流返原鄉!”台灣著名作家鍾理和生平事跡展在廣東梅縣揭幕

2020-10-16 12:53:00來源:你好台灣網

  你好台灣網10月16日消息(記者 曾萍 通訊員 廖榮榮)10月15日,“台灣鄉土文學傑出奠基人鍾理和生平事跡展”揭幕儀式在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白渡鎮嵩溪村舉行,活動由梅州市委臺港澳辦主辦,中國客家博物館、梅縣區白渡鎮政府協辦。


  據了解,“台灣鄉土文學傑出奠基人鍾理和生平事跡展”主要包括“鍾理和祖籍地——梅縣區白渡鎮嵩山嵩溪村”、“鍾理和的家庭和青少年時期的生活”、“鍾理和在大陸時期的生活和創作”、“鍾理和返臺後的生活與創作”、“兩岸對鐘理和的紀念、出版及相關研究”、“鍾理和祖籍地確證及後人歸原鄉祭祖”等版塊內容,讓後人深刻理解鍾理和先生深愛鄉土、創作不倦的精神,也反映台灣同胞對大陸的眷戀之情。

  由於疫情影響,未能返鄉成行的鍾理和三子鍾鐵鈞為活動發來了賀信。鍾理和胞兄鍾和鳴(鍾浩東)長子鍾繼堅在揭幕現場動容地表示,“今天我大伯(鍾理和)的生平事跡展覽得以舉辦,我代表鍾家感謝長期以來大力支持並付出努力的所有人士。 ”


  鍾理和(1915年-1960年),筆名江流、裏禾,出生於台灣屏東縣,籍貫廣東梅縣。中國台灣作家、小説家,台灣鄉土文學傑出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有《夾竹桃》、《笠山農場》、《故鄉》、《雨》、《原鄉人》等。2012年8月,中國台灣鹿林天文館將發現的一顆小行星命名為“鍾理和”。

  參加揭幕儀式的台灣作家藍博洲表示:“只要大家談到台灣文學,就不能不談到鍾理和,他用作品給我們兩岸民眾留下了他的人生情懷。”


台灣作家藍博洲

  曾三次到訪台灣美濃鍾理和紀念館的廣東嘉應學院文學院博士、教授魏宇文女士表示,自己青春時期曾深受鍾理和作品思想的感染和影響,“每次參觀紀念館,我都被鍾理和先生不屈不撓的生活態度、創作激情所打動,被他深深愛著原鄉的情懷所折服。他用寫實主義的筆法創造了催人淚下的一個個佳作,而且他的作品裏穿插使用了很多客家方言詞語,讀起來特別親切。”


  鍾理和胞兄鍾和鳴長子鐘繼堅,鍾理和胞兄鍾和鳴孫子鍾思東,大力促成展覽的中山市樂力合唱團創辦者陳遠

  “原鄉人的血,必須流返原鄉”

  據梅州市臺港澳事務局提供的材料顯示,梅縣白渡嵩山十二世鍾程崇于清朝乾隆年間入墾屏東縣高樹鄉,為鍾理和入臺始祖,鍾理和為嵩山鍾氏十八世。

  鍾理和的著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創作了一些表現台灣同胞與祖國的血肉關係,反映台胞懷念大陸,回歸祖國的美好願望的作品。《原鄉人》就是抒發作者對祖國深情厚誼的一部半自傳體小説。在作品中,作者敘述了“我”如何從少年時代起一步步加深對祖國的認識和熱愛,從而堅定了“原鄉人的血,必須流返原鄉”的信念,小説洋溢著熾烈的愛國主義情愫。

  原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教授徐博東:“鍾理和的二哥、抗日誌士鐘和鳴對鍾理和的人生和作品影響至深,他寫《原鄉人》,實際上就是他對兄嫂回到了廣東梅州祖籍地而自己卻無法回來所抒發的感慨。”

  台灣作家、辜金良文化基金會董事長藍博洲:“讓年輕人特別是台灣年輕人通過鍾理和的作品正確認識台灣的歷史,真正認識台灣跟大陸的關係,真正認識1840年以來的中國,因為台灣問題就是1840年以來中國的問題的其中一部分。”

  台灣人民對日本殖民的文化抵抗

  1938年-1946年,在大陸生活的八年間,鍾理和寫下《奔逃》、《祖國歸來》等作品,並出版了第一本中短篇小説集《夾竹桃》,此為其生前唯一齣版的一本書。鍾理和雖懂日語,但從不説日本話,堅持用漢字書寫。他寧可失業,也不替日本人辦事。在窮困潦倒時,仍拒絕以“日本僑民”的身份領取物資補助。

  台灣作家藍博洲:“你只要去讀鍾理和的作品,你就會感受到,他完全地體現了台灣人民在這段日本殖民歷史的一種文化抵抗。 ”

  原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教授徐博東:“鍾理和的愛國愛鄉思想除了受他哥哥鍾和鳴的影響之外,受大陸的‘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也很大,像魯迅這些一批新文學運動的旗手,對鍾理和的影響很大。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他當然也受到了台灣客家文化的熏陶,而台灣的客家文化來源於大陸的客家文化。”

  正確認識兩岸的歷史連接、文化血緣連接、政治連接

  嘉應學院文學院博士、教授魏宇文:“鍾理和的一生把寶島台灣和祖國大陸緊密連在一起,‘他的凝聚著對祖國戀情的足跡,仿佛是一道飛架在海峽兩岸的長虹。’今天我們在這裡,在鍾理和先生的祖籍地,為他的血流還原鄉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共同為海峽兩岸的教育文化交流努力前行。”

  原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教授徐博東:“在民進黨當局想‘去中國化’這樣的背景之下,舉辦這樣一個展覽,回顧鍾理和的生平事跡,對正確認識兩岸的歷史連接、文化血緣的連接,包括政治上兩岸不可分割的連接,都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編輯:魏倩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