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國家氣候中心發佈的第1期氣候預測公報
那麼,
氣候預測和天氣預報有什麼區別?
為什麼要發佈氣候預測?
氣候預測發佈會常態化嗎?
氣候預測的時間跨度有多長?
氣候預測的準確率有多高?
氣候預測的難點何在?
公眾使用氣候預測需注意什麼?
為此,央視新聞採訪了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
01.氣候預測VS天氣預報
過去,我們對“明天天氣如何”的“天氣預報”比較熟悉;但若想了解類似“未來一個月甚至幾個月降雨偏多還是偏少”“冬天是否會有大範圍寒潮”等問題,則需要“氣候預測”來回答。
賈小龍首先對“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兩個概念做了區分。
天氣預報是對未來比較短的時間內發生的具體氣象現象比如冰雹、暴雨、大風等做出預報。科學研究認為,“一般而言,天氣預報的上限大約為兩周,兩周至三周以上的逐日天氣就不可預報了。”而更長一段時間的預報在國際上就叫“氣候預測”,不是預報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某一天的具體天氣現象和要素(比如氣溫),而是預報未來某一時段內的天氣的平均狀況,或氣候狀況。
正是如此,我們在首份氣候公報裏看到的是“未來11至30天,華北南部等地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的説法,而不是類似“明天,華北南部多雲轉晴,氣溫12-22 C,有3-4南風”的表述。
至於一些網友的疑惑:為什麼在一些天氣預報App上,甚至能查到超過一個月的具體天氣預報呢?賈小龍則解釋,這是數值預報模式計算出來的結果,而大氣運動是非線性過程,混沌多變,微小的改變會讓演變結果大相徑庭。即便計算機能算出100年後某一天的天氣,在目前科學水平下也是不可信的。
02.氣候預測將常態化,滿足更多民眾的需求
“過去,我國氣候預測産品主要面向政府決策層,為防災減災、農業生産等提供決策依據。”賈小龍介紹,我國開展短期氣候預測已有50多年曆史,是世界上開展短期氣候預測業務較早且一直堅持的少數幾個國家之一。
近年來,氣候業務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預測核心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已逐步形成延伸期(10-30天)、月、季節到年度的客觀化氣候預測業務體系,氣候預測準確率有了大幅提升。同時,廣大民眾對氣候預測也有了更大的需求。在農業生産、能源調度、物資儲備、期貨交易、經濟生産等方方面面,氣候趨勢預測可以説是生産要素般的存在。
因此,賈小龍表示:“今後,氣候預測産品發佈會常態化進行,發佈氣候預測産品時間上要涵蓋未來10—30天、月、季節、年,領域還逐步包括面向各行業的預測産品,以及全球預測和海洋預測等。”
03.氣候預測準確率上限為75%—85%
“氣候預測是國際大氣科學領域的一大難題,從整體來看,仍處於研究試驗和業務應用不斷改進的階段。一般認為,氣候預測準確率上限為75%至85%。”賈小龍指出了目前氣候預測的整體發展水平。
這是因為全球氣候系統包含了非常複雜的多圈層相互作用,氣候預測需要綜合考慮諸多因素的影響機理。賈小龍進一步解釋稱,我國地處東亞季風區,影響我國氣候異常的因子極為複雜,加之對相關機理認識有限、預測方法存在不確定性、實時數據數量有限等因素;因此,我國氣候預測的難度和不確定性更大,目前準確率總體在70%左右。
04.公眾使用氣候預測需注意什麼?
鋻於氣候預測的複雜性和當前的預測水平,賈小龍提醒道:“普通公眾使用氣候預測信息的時候應充分了解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的不同,客觀認識氣候預測結論的不確定性,注意結論的滾動更新,合理使用預測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