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重啟後的《洋麻將》:為200位觀眾調戲

2020-08-14 10:28:00來源:新京報

  每一部戲,都由豐富多彩的生命個體凝結,後臺的故事、戲背後的故事,遠比臺前呈現的劇情更靈動、更鮮活。舞臺之外,咱們加點兒戲,目光穿過臺前幕布,抵達舞臺劇最核心之處,傾聽跟創作有關的一切。

  8月8日晚,北京人藝復演後首部售票劇目——由濮存昕、龔麗君主演的話劇《洋麻將》在首都劇場開演。在劇場總觀眾人數不超過劇場座位30%的情況下,正式開演前,當時坐在觀眾席的導演唐燁與場記萬路對於演出效果並沒有把握。二人甚至商定好,一旦第一幕結束,觀眾的反應不強烈,自己就“領掌”。但這一幕最終沒有發生,即使只有200多位觀眾,氛圍依然如滿場。能重返劇場,唐燁用一句話來形容自己的心情: “劇院的饅頭都比別的地方好吃。”話劇《洋麻將》在1985年首演,於是之和朱琳兩位老藝術家主演了一齣養老院裏的故事。2014年,唐燁聯手濮存昕和龔麗君將這部經典之作再次搬上舞臺。此次經歷了疫情停演再復演後,《洋麻將》舞臺有了哪些改變?再見觀眾又有著什麼鮮為人知的故事?

  1 十天

  沒有任何準備,從《洋麻將》接到演出任務到公演,僅十天。

  7月26日,在北京人藝限流開放,推出經典劇目《推銷員之死》劇本朗讀公益演出當天,唐燁接到劇院通知,《洋麻將》被選為北京人藝重啟後,正式對外演出的開幕劇目。劇本朗讀活動結束後,將正式進入排練階段。面對劇院這一決定,唐燁坦言,自己並沒有太多的心理準備。當時《洋麻將》中兩位主要演員,濮存昕身在外地,龔麗君也正在給學員班上課,經人藝演員隊第一時間協調後,7月29日,二人才正式進組開始排練,而此時距離8月8日正式演出,僅相差十天時間。

  2 新要求

  唐燁認為,選擇《洋麻將》作為劇院重啟的開幕作品,劇院肯定經過了非常嚴謹的考量。不僅在防疫要求上,以舞臺上演員不宜過多為原則,作品也必須能代表北京人藝的藝術水準,《洋麻將》必是備選作品之一。既然開幕就要有儀式感,唐燁覺得這次能走進首都劇場的觀眾都是愛人藝的“鐵粉”。身為創作者,身兼的使命和責任跟之前相比大不一樣。雖然觀眾少,但這些觀眾對北京人藝的作品可謂如數家珍,演出水準不僅不能打折扣,甚至質量要比過去標準更高。

  3 大劇場裏用“小劇場標準”

  在現場觀眾總人數不能超過劇場座位30%的情況下,觀眾少了,台下的反饋會不一樣,如何讓觀眾的感受更直接?導演在表演上做出了必要的調整,甚至參照了“小劇場”的標準。首先在第一幕上加快了節奏,唐燁反觀過去多數作品的第一幕,因鋪墊人物關係與交待故事背景等傳統創作手法,使得整體節奏變得枯燥和沉悶,而今年的《洋麻將》再登臺,濮存昕和龔麗君兩位已經對角色駕輕就熟,告別了六年前首演時“生怕節奏過快而表現不出老年人的狀態”的顧慮,所以加快第一幕的建議很快在三人間達成共識。

  除了節奏調整,唐燁也進行了細節上的諸多微調。她覺得觀眾是“鐵粉”,非常熟悉她的導演方式和兩位主演的表演,現階段觀眾再回劇場應該想看到不一樣的地方。“畢竟我們每一年彼此無論是對待生與死,還是處事的態度都會有所改變。”這一次她更加注重細節,她要求演員能像在小劇場表演那樣,去放大過去在大劇場表演時被忽略的人物細節,女主性格上也做了更進一步的挖掘。

  4 劇場須知

  觀眾非常熟悉的北京人藝 “劇場須知”的原聲,由唐燁錄製播送。一位人藝的老觀眾在演出現場對唐燁説,當她的聲音一齣來,自己眼淚便流了下來,她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哭,總之大幕拉開,視線早已模糊。能見到久違的觀眾,唐燁非常開心,雖然很多觀眾她都不認識,但每個人看到唐燁都會主動打招呼,她也熱情地予以反饋,就像“家人”。年歲大的老觀眾,還會拉著她的手説,自己是打了很久電話才買到《洋麻將》的票,這些點點滴滴都令唐燁感動不已。

  5 濮存昕的“川菜”劇本

  唐燁透露,濮存昕現在使用的《洋麻將》劇本依然是六年前的首演版本,上面早已是滿滿的標注,內容是他自己及導演多年來對於塑造劇中人物的調整與要求。《洋麻將》裏,一向儒雅英俊的濮存昕把自己裝扮成了脾氣暴躁易怒的老人,因此濮存昕在劇本中的多處情緒點上,畫了兩個或三個小辣椒代表情緒的把握尺度,他自己笑稱,“我的劇本更像是一個川菜的菜譜。”引得唐燁與龔麗君在現場忍俊不禁。

  6 特別的“觀眾”

  作為北京人藝每部作品首場演出之後的慣例,話劇《洋麻將》劇組也舉行了一個小型的慶功活動。第二場演出時,濮存昕的母親已93歲高齡的賈銓女士也親臨現場,觀看了整場表演,唐燁很感動:“老太太這麼大的年紀,演出中全程戴著口罩,為不給劇院添麻煩也堅持實名制觀看演出,結束後更是在家人的陪同下走到後臺與自己談了她的觀後感,非常令人敬佩。”

  7 不一樣的謝幕

  當天,在嚴格執行30%上座率的前提下,能容納990人的首都劇場只賣出了200多張演出票。首演開場前,濮存昕曾找到唐燁擔心地詢問,“要是現場觀眾沒有反饋,我該怎麼演?”沒想到的是,謝幕時,身處觀眾席的唐燁在現場所聽到觀眾叫好聲與掌聲,絲毫不像身處在只有200多人的劇場,大幕拉上後,唐燁發現竟沒有一個觀眾起立退場,大家都靜靜地坐在座位上,期待演員還能返場,這個場面在平日演出中不曾見。

  8 嚴格的後臺

  作為特殊時期的工作,為保證演員的防疫安全,北京人藝在後臺每個化粧間、走廊及公共區域,都配備了75%醫用酒精消毒紙巾和消毒洗手液。出入後臺的所有工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全程嚴格要求佩戴口罩,尤其“服化道”這些與演員需要頻繁接觸的演職人員,更是需要嚴格遵守這項規定。“在之前排練時,我也要求自己與場記員全程佩戴口罩,儘量能給演員營造出一個安心的排練環境。”唐燁表示,絕不能因為一些小的疏忽,再讓觀眾失去看戲的機會。從現在30%的上座率提升到50%,期盼著不久的將來整個行業徹底恢復。"

  采寫/新京報記者 劉臻

編輯:魏倩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