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潮涌立橋頭》厚德篇:一片冰心在玉壺

2019-12-05 15:45:00來源:你好台灣網
     
    
   “楊梅山,高又高。東溪水,浪滔滔。山歡水笑,齊歡唱,唱出梅山新風貌。僑鄉美,光前故鄉在這裡。”(出自南安快板 梅山好”)

  福建省南安市梅山鎮有一座橋。

  此刻,我就佇立在橋頭。

  

  翻看建橋捐資者族譜(記者廖瑩瑩)

  芙蓉橋居們:“老人家説過,就是以前沒有這個橋,他們只能是在沒有水的時候,踩著石頭過去,當時是特別危險的。”“我記得小時候聽老人講,這邊是水路,有了這個橋之後,我們上學就很方便。”“大家都説,如果沒有這座橋,梅山不可能這麼繁榮。”

   

  記者採訪安平橋文史工作者顏呈禮

  這座橋名叫芙蓉橋。

  過去的閩南,多山谷多灘流,修路不易,架橋更難。為了謀生,出走的鄉親讓很多閩南地區成了著名的僑鄉,而當這些漂流海外的遊子有了回饋故鄉的能力後,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會選擇修一座橋,為鄉里送一份最切實的情意,也為自己搭一座能時時夢回故鄉的心橋。

  這個發生在上個世紀50年代的為家鄉捐資建橋故事,正是古往今來情係故土的華僑眾多善舉中的一個,而它的主人公,便是南安僑鄉的著名僑領李光前。

   

  記者廖瑩瑩採訪安平橋居民

      南安市芙蓉基金會理事長李揚川:“原來梅山鎮是山區,橋沒建之前是不通路的,要渡船。所以當時光前先生回家鄉來建學校、建醫院、建禮堂,為了方便村民、學生學習,要解決交通的問題啊,把交通打通了,教育辦起來了,這邊就慢慢發展繁榮起來。”

   

  記者廖瑩瑩採訪安平橋文史工作者顏呈禮

  芙蓉橋居民:“建這座橋時,我當時才10歲,我有到那邊去賣東西。聽校董會的人説,這座橋當時花了100斤黃金。因為當時鋼筋水泥我們根本沒有,所以當時要進口這批鋼筋水泥一定要花很大的精力。”

  芙蓉橋,這個好聽的橋名,一定有當地的説法,可我寧願把它聯想成是受了唐代大詩人王昌齡那首著名的芙蓉樓送辛漸詩題的啟發,因為詩中那句傳誦千古的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想必應是當年的捐建者最想向故鄉親友表明的一份用心。

   

  記者廖瑩瑩採訪芙蓉橋居民李良偉

  在南安,除了李光前不惜重金捐建的芙蓉橋,還有許許多多同樣捐建起的大橋小橋。不過,我專程去尋的則是另一座更有名的橋,它就是擁有800多年曆史的中國歷史名橋——安平橋。我想知道,在泉州這樣十里難同音的地區,閩南人那種凝聚力很強的親情與鄉情,安平橋這類的古橋,對此又有怎樣重要的貢獻。

   

  記者廖瑩瑩採訪晉江市文旅局局長柯國林

  安平橋居民:“之前小孩的時候,大人在農忙,我們就會去橋底下戲水,那邊玩。”

  走在安平橋石板路上,除了驚嘆這座足足五華里長、跨過海灣、把晉江安海鎮和南安水頭鎮聯結起來的古橋的神奇不凡,我更感興趣的其實還在於,在800多年前的南宋,又是什麼人為了什麼目的,建成了這座被當地稱作五里橋的中古時代世界最長連梁式石板平橋、同時也是中國現存最長的海港大石橋。

   

  記者廖瑩瑩在安平橋桐林村看建橋史料

  行前做功課,得知當年晉江南安之間,百姓商旅間的跨海灣交往貿易,都以舟船進行,但因為時時來襲的海潮與洪水,往來十分不便,於是當地官員動員士紳富戶,希望能募捐建成一座跨海石橋,而次走訪當地村委會,才更進一步了解,當年主要出資做這份公益或功德的,是當地的富商黃護等人。

   

  記者廖瑩瑩在李光前先生故居前採訪

      安平橋桐林村村委會黃景祥:“黃護是一世祖,他建了七年過世,之後子承父志,再繼續蓋了七年,才弄好。”“他們這兩個建橋的嘛,各自捐資一萬緡,就很多錢。”

   

  捐建安平橋的李光前先生故居

  安平橋桐林村村委會黃景祥:“建橋的石頭是從金門過來的,花崗岩。而且這邊都是淺灘,所以是先修兩個船塢,然後把石頭放上去,退潮的時候,船開進來,漲潮的時候,船升起來就把石頭抬起來了。要不然以前沒有吊重設備,所以都是這樣。”

  安平橋文史工作者顏呈禮:“這個橋還有一個特殊意義,當時是兩個縣,一邊是晉江縣,一邊是南安縣,也是兩地交通經濟繁榮的一個標誌。兩岸互相的來往,也是一座有意義的橋梁。因為這座橋,通婚就多了,親戚就多了,來往做生意也就多了。”

  安平橋的建成,促成了晉江南安的百姓間更緊密的鄉情親情,也見證了宋元以來泉州商人海外貿易通商足跡遍天下的繁榮景況。

  對於故鄉的水土之情心心唸唸,讓家鄉的橋從古代修到了現在,這一座座浮橋、木橋、石橋、水泥橋,是一代代出門和回家的鄉親們的駐足地,是他們走出貧窮帶回富足的希望,更是他們情感上的深深牽掛。

  橋在,回家的路就在,鄉情親情愛國情就在。募捐籌資自古以來就是中國民間貢獻家鄉的傳統,迄今這種重親情愛家鄉的美德猶在。一片冰心傳古今,於是會有不斷修橋鋪路,卻不僅僅是修橋鋪路,

  學習光前精神的李良偉:“我母親説這都是光前老先生的功勞。我們要學習這樣的精神,沒有光前就沒有梅山,就沒有我們家庭的經濟收入。她臨終時,就把所有紅包留起來,説捐出去給貧困的學生。我跟我兒子商量我們應該傳承,所以母親差不多一百來萬,我們再加一百萬。”

  慷慨解囊,到海外做生意的,都有這種美德。像我們近代的,陳清基開了一條泉安中路,一個華僑,就是安海人。還有一個剛剛過世的陳,他在安海就捐了將近2億。是做公益的

  安平橋文史工作者顏呈禮:“當地人對這個橋梁都有特殊的感情,因為這座橋是當時當地人在那樣的年代,800多年前能夠建出世界級的宏偉工程,都感覺到自豪。另外,我們很多的先民,歷代為了讓橋能夠保存下來,花出了很多的心血,不斷的維修維護。當時是因為交通意義需要,現在是已經成為一個有意義的旅遊景點。這也是我們感覺到五里橋從建橋一直到後來,都體現了當地先民的一種慈善,對慈善的熱愛,獻愛心。”

  歷史長河,時代潮頭,立於橋上,看水流潮涌,觀古今變遷,怎能不生感慨。

  此刻,我感觸最多的,是造福一方水土、福澤百姓大眾的黃護、李光前們,他們的慈善之舉、公益之行、故鄉之情、愛國之心,已在當地化作黃護精神光前榜樣,生生不息代代而傳。

  而矗立在那裏的安平橋與芙蓉橋,一直在默默地見證著這一切。

編輯:張依依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