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習佈局、輔助訓練 圍棋,與人工智慧同行

2020-09-07 08:46:00來源: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從2016年的“人機大戰”至今,人工智慧對圍棋界的影響可謂史無前例。打破定式、研習佈局、解讀走勢、輔助訓練……人工智慧在圍棋領域參與度越來越高。選手棋力普遍提升,培訓師資因勢補強,辦賽推廣走上雲端,觀賽講解更為直觀……廣泛應用新技術,圍棋與人工智慧攜手弈出新局面。

  9月1日,2020年中國男子圍棋甲級聯賽第一階段結束。8輪比賽,沒有一位棋手、一支隊伍保持不敗。格局不再強弱分明,比拼更富懸念,這背後是棋手實力的整體提升。“沒有全勝是好現象,比賽非常激烈,水平也很接近。”“棋聖”聶衛平賽後如此點評。

  這樣的變化,與近幾年圍棋人工智慧(AI)的助力不無關係。打破定式、研習佈局、解讀走勢、輔助訓練……隨著人工智慧在圍棋領域的參與度越來越高,人腦與電腦不斷教學相長。據業內人士介紹,比起人工智慧融入圍棋領域之前,職業棋手的實力普遍長進了不少。

  人工智慧廣泛應用於輔助訓練

  圍甲第七輪,分列中國、韓國圍棋積分第一的兩位棋手同時輸棋。中國“七冠王”柯潔的正式比賽十五連勝戛然而止;韓國“00後”世界冠軍申真的圍甲五連勝也宣告終結。而就在幾天前,這兩位棋手在Goratings世界圍棋等級分榜單上剛剛刷新紀錄——申真達到史無前例的3800分,柯潔的3723分也創造了個人新高。

  從2016年李世石與“阿爾法圍棋”的人機大戰開始,人工智慧對圍棋界的衝擊可謂史無前例。電腦的精密計算、學習能力、佈局招法,讓人瞠目結舌。當今的圍棋AI軟體甚至能讓兩子與人類頂尖高手較量。“深深的無力感”一度瀰漫在職業棋壇。

  使用AI復盤做技術指導,研究不同的“解題思路”,早已成為職業棋手的必修課。中國圍棋隊與騰訊智慧圍棋“絕藝”續約到2022年,通過提供拆棋、勝率、吻合度、局面分析等輔助功能,專用訓練AI承擔了教練、陪練、棋友等多重角色。大賽前,棋手們也經常借助AI做針對性準備。

  “90後”棋手是第一批通過“網棋”成長起來的,現在時間來到AI的新節點。訓練資源的均等化,使得新、老棋手之間的差距逐漸縮小。初入職業棋壇的年輕人也不缺少和高手過招的機會,“00後”棋手的成長速度進一步加快。“現在每一盤棋都變得不好下,坐在棋盤前,大家掌握的東西都差不多,勝負就看臨場發揮和調整了。”中國棋手陳耀燁説。

  在棋手普遍從人工智慧獲益的趨勢下,誰能汲取更多養分,誰更容易脫穎而出。柯潔在烏鎮“人機大戰”失利後,對圍棋有了重新思考,全局觀、判斷力等核心能力又上了個臺階;申真作為韓國接受AI最快的棋手之一,一年與AI切磋上千局,改善佈局短板後,戰績有了質的飛躍。

  AI與職業圍棋愈加密不可分,借助這個跳板,以往棋手的集體擺棋更多轉向集體與AI拆招。“大家集體研究,有助於更快消化AI的思路,反過來也能幫助更多人接受新變化。”中國圍棋隊領隊華學明説。

  棋手對圍棋的理解不斷更新和拓展

  人工智慧,被圍棋界視為從未有過的大變局。從最初的不服、震驚,到完敗後的沮喪、迷茫,再到深入了解後的研究、請教,大多數棋手都經歷了複雜的情感變化。柯潔曾感嘆:“看AI下棋就像神仙打架,我們只能欣賞、學習。”

  日本圍棋大師藤澤秀行曾言,棋道一百,我只知七。當人工智慧浪潮襲來,大家越發意識到這並非謙辭。以前的招法定式,在AI天馬行空的思路下經常被推翻,棋手對圍棋的理解不斷更新和拓展,在棋盤上發現更多可能。“比如AI的很多招法是按全局來考慮的,在一個局部下沒有固定的招,這是一種棋理上的提升。”中國棋手時越説。

  從對手到朋友,職業棋手與AI找到更長久的相處模式。柯潔就經常通過AI分析自己的判斷和理解,而AI的數據反饋,也幫助他有選擇性地吸收、消化。“對AI甚至有點依賴的感覺,這是幾年前不敢想的事情。”

  以往多年,棋手們常常困擾于一盤棋究竟輸贏在哪,AI的精準分析可以幫助接近正確答案,讓人少走很多彎路。與此同時,隨著AI的神秘面紗被慢慢揭下,棋手們也愈加發現,圍棋沒有絕對的正解,電腦也不可能把所有變化都解析出來,最終比拼的依然是各人對棋的不同理解。

  當AI攻向人類“最後一塊智慧高地”的硝煙散盡,技術上的變革、理念上的衝擊並沒有折損圍棋項目的魅力,反倒帶來推廣項目的契機。畢竟,人與人之間的博弈,雙方情緒與心理的鬥智鬥勇,仍是現階段AI滿足不了的。換言之,人工智慧不過是讓我們用更智慧的方式來對待圍棋。

  新技術融入圍棋運動各環節

  在本賽季男子圍甲開賽前,中國圍棋協會舉辦了史上首次網絡熱身賽。AI練棋、“雲端”練兵,傳承千年的面對面“手談”在科技的助力下,呈現著不同以往的面貌。

  而AI改變的,不只是賽場內的職業高手。以前大賽講棋,一些普通棋迷並不了解棋盤上的複雜計算,如今有了人工智慧講解和輔助觀賽系統,就算“外行”也可以通過AI反饋的數據和判斷,對局勢和勝負一目了然,觀賽變得更為直觀。

  在“阿爾法圍棋”橫空出世後很長一段時間,AI圍棋軟體只是大公司的科研項目。如今,AI已然是普通棋迷也能駕馭的工具。民間研發的各類對弈軟體中,既有公開售賣的,也有不少開源軟體,誰都能下載使用,甚至還有一部分“技術流”棋迷親自上手改編軟體。

  曾困擾圍棋培訓行業的師資難題,也借助AI作為教學工具而得到一定緩解。這兩年出現的“人工智慧特色課程體系”,充分激發青少年學棋的興趣,能在較短期內提升棋力。比賽、學習、培訓、訓練、研究、講解……圍棋的各個環節都出現了人工智慧的影子,成為“激發人類潛能”的工具。

  當然,人工智慧的滲透也帶來一些“副作用”。今年受疫情影響,大量圍棋比賽轉移到線上。隨手可得的對弈軟體、無法實時監管的對弈環境、難以清晰界定的AI支招,使得線上作弊的門檻越來越低。業內人士坦言,目前雖有一定的技術防火墻,但仍存在有死角和漏洞,有些“疑似作弊”無法及時抓到“實錘”。中國圍棋協會透露,未來將在正式比賽中,通過信息阻斷、空間監控、使用留痕、吻合度分析、失信懲戒來完善防AI作弊手段,凈化賽場環境。

  縱使人工智慧是把“雙刃劍”,但落下的棋子,終究掌握在人類自己手中。只要新技術“由人掌控並服務於人”,就沒理由不去嘗試學習和應用。與人工智慧同行,博大精深的圍棋世界並沒有失色,反而打開了一方新局面,更有機會綻放燦爛光華。

編輯:李婷婷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