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賦能文化産業高質量發展

2020-12-29 09:36:00來源:人民日報

  文化産業數字化是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集中體現。實施文化産業數字化戰略,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具體要求,是“十四五”時期文化産業發展的一個重大任務。如何通過數字化,激發創新創造活力,推動文化産業邁向高質量發展,從而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成為重要的課題。

  激發創造活力

  催生新型業態

  文化生産領域的變革總是與科技進步息息相關。歷史上,印刷技術帶來圖書出版、報刊、廣告、新聞等行業勃興,電信技術則帶動電影、電視、廣播、唱片等業態崛起;如今,信息技術進步正給文化生産帶來又一次重大變革,這就是方興未艾的文化産業數字化。

  目前,文化産業數字化在兩條道路上齊頭並進:一是新産業的興起,二是傳統産業的數字化轉型。前者指的是以數字技術和互聯網為依託形成的新型文化,包括網絡文學、網絡遊戲、網絡直播、網絡音樂、短視頻等;後者則是文博業、圖書出版、廣播電視電影、演藝等傳統業態,借助數字化技術實現轉型升級,包括其中涌現的數字博物館、數字出版、數字影視、數字音樂等。

  從文化發展角度來説,數字化大大激發文化創新創造的活力。一方面,數字技術促進文化創作、傳播和接受方式的創新,讓精品內容實現多元化衍生。以敦煌為例,因地域和氣候等原因,當地只有一半時間是有效旅遊時間,但通過借力現代科技,創建數字敦煌網絡系統,公眾足不出戶便可以享受到全方位的數字遊覽體驗。數字敦煌將敦煌的藝術和文化魅力在更大的時空範圍中展示和傳播,甚至在海外也培育了大批消費群體,這就是數字技術的優勢。一些網絡文學作品通過數字技術挖掘,實現在影視、動漫、出版、聽書等多種業態的開發。

  另一方面,憑藉開放性、低門檻和互動性優勢,數字化技術縮小數字表達鴻溝,激發了億萬普通民眾的創新創造潛力,為優質文化産品內容生産聚合廣泛的創作主體。

  從産業發展角度來説,數字化有助於延長文化産業鏈,促進結構優化,形成線上線下一體化發展。高文化含量、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價值統一的産品,將成為數字化時代的寵兒。在追求文化和數字技術高度融合的過程中,産品形態日益豐富化,消費日益個性化,新的商業模式也將層出不窮。

  數字化還為文化産業轉型提供新動能。這其中既有産品和服務轉型,比如報業、出版業正走向數字化;也有業態轉型,網絡電影、網絡自製劇、網絡綜藝日益豐富文化消費生活;還有發展方式轉型,集聚發展是文化産業發展重要特點,隨著數字化進程的展開,文化産業集聚方式漸漸從企業集聚、項目集聚發展到要素和業態集聚,互聯化程度越來越深。

  把握消費需求變化

  創新文化産品供給

  旺盛的文化消費是文化市場繁榮的反映,是文化産業發展的基礎。隨著各類數字化技術不斷應用於文化生産,文化消費方式發生深刻變化;反過來,消費作為需求側的驅動力,又助推文化産業數字化不斷完善,催生催熟新産品、新技術、新模式和新業態。

  數字內容成為文化消費的重要需求。網絡文娛市場規模正在超越傳統娛樂市場,成為文娛市場的主體。“十三五”時期,網絡自製劇數量已經超過各衛視頻道播放的電視劇數量,網絡自製綜藝時長也已趕超各衛視製作的綜藝節目。網絡文學成為文學創作的生力軍,不僅數量驚人,質量也在不斷提升,並成為影視IP的主要來源。這一切都説明,文化消費中數字內容佔比越來越重。

  文化消費的互動需求和社交屬性凸顯。與傳統文化消費的單向性不同,從時下流行的彈幕文化可以看出,人們在文化消費過程中越來越注重話題分享和即時交流。互動短視頻、互動影視劇、互動小説等文化産品的出現,也反映出消費者參與內容製作的共創式的文化生産和消費形態。文化消費的社交屬性和社群特徵,可以借數字化技術實現最大程度的滿足。互聯網文化企業利用大數據技術,定位不同偏好的用戶群體,實現了文化産品和服務的精準投放,推動文化內容創作向精細化和品質化方向發展,促成供需兩側的良性互動。

  場景式文化消費需求旺盛,“體驗”成為當前文化消費關鍵詞。如今,文旅融合過程中的場景式消費越來越受關注。比如,集合了AR導航、360度視覺效果等功能于一身的APP“一部手機遊雲南”,將線上遊覽與線下游覽結合起來,推出200條精品線路,其中包括電競文創村、歷史文化主題體驗線路、動漫主題扎染國潮服裝等。場景式消費凸顯了消費者希望獲得的不再是一個孤零零的文化産品,而是更有故事和情感附加值、全身心、全方位的文化體驗。人工智慧、增強現實、5G等技術應用為改善文化體驗提供了可行途徑,甚至把高品質的體驗發展為一種具有高價值量的消費形態。近年來演藝、展覽、網絡遊戲等都在引入沉浸式藝術,為的就是給觀眾提供身臨其境的體驗,滿足其文化需求。

   加大數字化研發應用

  推動産業高質量發展

  調查顯示,目前我國文化産業發展呈現的新趨勢,很多都和數字化技術息息相關。如傳統文化通過科技方式實現廣泛傳播, 5G發展為文創産業帶來更多機會,基於大數據的文化創作正在普及,區塊鏈對於文化版權保護的探索,移動支付與知識付費進一步激活文化需求,等等。“十四五”時期,隨著文化産業數字化戰略的實施,以下幾個方面將成為産業發展的著力點。

  依託“新基建”,加快文化産業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比如,建設國家文化大數據服務和應用體系,對傳統文化內容進行採集和標注。再通過開發數據,形成文化産品。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將有力地推動傳統文化資源的創造性轉化和利用。

  探索5G、雲計算、大數據等數字基礎設施與文化産業的商業應用場景。如雲遊戲的商業開發。雲遊戲是一種在雲端服務器上運行、玩家無需本地安裝的遊戲模式。隨著5G商用的加速落地,雲遊戲將成為網絡遊戲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重要途徑。再如,在數字時代,海量文化産品和低廉的盜版成本,使得版權保護任務更加艱巨和複雜,如何利用區塊鏈技術為版權保護提供解決方案,需要我們進一步探索。

  加速傳統文化産業的數字化轉型。以影視業為例,目前中國影視業工業化、科技化水平相較國際影視強國還有差距。“十四五”時期隨著影視工業化進程加速,技術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以及國內科技企業加大對影視數字軟體的開發力度,可以預計,我國影視業數字化轉型的步伐將大大加快。

  此外,還要加大文化製造領域新設備、新材料的研發應用。隨著VR/AR、裸眼3D、全息投影、交互投影等技術的發展,文化體驗裝備正在不斷升級,應用領域不斷拓展。如運用全息投影、投影映射、多媒體設備,打造定制化、沉浸式遊覽體驗。

  衡量文化産業發展質量和水平,最重要的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産品。文化産業數字化的目標不是別的,正是不斷擴大優質文化産品和文化體驗供給,滿足和提升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增強人民群眾的參與感、獲得感和幸福感。數字化帶來的技術便利和手段升級,歸根結底還是要落實到內容生産的優化精進、創造創新上。相信通過數字化戰略,我國文化産業將走上一條前景可期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編輯:姚思寒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