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亞那取消協議 台媒:應歸咎於民進黨吹噓與政治操作

2021-02-08 12:56:00來源:中新網
 民進黨當局才宣佈要在圭亞那設立“台灣辦公室”,不料一天就生變,圭亞那取消協議引起島內輿論譁然。

  歸咎“大陸打壓”

  台灣“外交部”4日大動作宣佈在圭亞那設立“具官方代表地位的台灣辦公室”,美國隨即表示祝賀。但不到24小時,圭亞那外交部長托德就向美聯社表示,讓台當局設立辦公室純粹只是加強經貿與投資,而4日在與大陸駐圭亞那臨時代辦見面後,就取消了與台當局的協議,不過他並未透露對話細節。

 

  圭亞那還發表聲明稱,在堅守一個中國政策且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交關係下,圭國政府未曾與臺建立任何外交聯絡與關係,與台灣之間的協議為溝通錯誤,並已終止。圭亞那媒體報道稱,在野黨聯盟認為執政黨讓台灣設立辦公室的決定是“極大的外交錯誤”,對圭亞那和大陸的關係是一大傷害,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修補及重新建立互信,呼籲執政黨要立刻放棄這樣不明智的外交路線。

  民進黨當局不出預料地歸咎於所謂“大陸打壓”。臺“外交部”5日稱,在經過多方努力之後仍無法改變圭亞那方面的決定,“對此深表遺憾”。臺“行政院長”蘇貞昌6日稱,大陸這樣做“無益於改善兩岸關係……不必對中國存有幻想”。蔡英文聲稱“外交挑戰”一直都在,“但台灣人不會向逆境低頭,台灣走向世界的堅定決心絕不會因此改變”。親綠的自由電子報7日刊登的一篇言論還稱,大陸“一路走來就是在國際上全面封殺台灣,不讓台灣有一絲見光機會”。

  被認為“踩到北京的紅線”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對此表示,民進黨當局的拙劣表演註定貽笑大方;圭亞那方面及時糾正錯誤,有利於雙邊關係大局。事實再次證明,一個中國原則是公認的國際關係準則和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也稱,民進黨當局渲染的所謂“外交突破”只會自取其辱,以失敗收場。

  中時電子報認為,這次台當局在圭亞那成立經貿代表處破局,應該歸咎於民進黨過度吹噓與政治操作,不到一天就挨了個大耳光,“應該是蔡政府5年來在國際上最丟臉的一次”。台灣與圭亞那的關係原本就疏遠,包括綠媒與民進黨官員大部分都不知道,圭亞那“國父”是一位受過高等教育的海外華僑後裔,且該國與大陸的關係有歷史淵源,在尼克松訪問大陸前就先與大陸建交。文章分析稱,施政飽受批評的民進黨為了在國際上露臉給拜登政府看,才會找上圭亞那操作,目的當然不是為促進經貿文化關係,而只是拿來當“外交”戰場上的棋子,用來激怒北京與騙騙台灣民眾罷了。《聯合報》7日稱,圭亞那設處從一開始就透露著“不尋常跡象”;蔡英文當局稱之為“重大外交突破”,凸顯是繼索馬裏蘭之後第二個以“台灣”命名的辦事處。但圭亞那外交部長托德受訪時則表示不承認台灣是獨立國家,也未建立外交關係,台灣設的是貿易投資辦公室,是為民間企業做生意之用。該報稱,如果維持“台北”名稱,可能會設立辦公室,但增加一個遙遠代表處未必有多大宣傳價值,不利於民進黨炒作,結果命名“台灣”的後果就是被打了一巴掌。《中國時報》也説,民進黨當局去年能夠以“台灣”之名在索馬裏蘭設立代表處,主要是因為大陸根本不承認索馬裏蘭,這次台當局找上的是大陸幾十年的老邦交國,開館難度就不一樣了,“堅持以台灣之名,絕對是踩到北京的紅線”。

  “圭亞那戳破台獨想象”

  針對這次挫敗,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費鴻泰直言,“外交講究實力,此次花了不少資源、人力,最後只有一天的煙火,真的感覺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淡江大學學者宮國威注意到,台當局宣佈要在圭亞那設立“台灣辦公室”的當天,美國發表聲明表示“讚賞”;但事件翻盤後,美國僅表示對台灣的支持“堅若磐石”,並沒有指責大陸,這“象徵拜登政府對台灣的支持力度明顯轉弱,未來台灣在拉美的處境恐怕很艱難”。資深媒體人孫揚明7日撰文稱,民進黨當局想在圭亞那用“台灣”名稱,就是選擇與北京對撞,換言之“沒有九二共識,就沒有外交休兵”。台灣前“外長”程建人也説,蔡英文當局忽略兩岸關係的重要性,長遠而言對台灣必然非常不利。

  “圭亞那戳破台獨想象”,《中國時報》7日刊登的一篇評論稱,民進黨為了開拓國際空間,甘當特朗普政府“抗中”馬前卒,甚至罔顧民眾健康開放萊豬進口,結果只換來美國的口惠而實不至。拜登上臺後重申一中政策,不再橫衝直撞,“事實上,一中是民進黨在國際社會必須面對的銅墻鐵壁”,圭亞那事件便是最新的例證。《聯合報》7日的社論還稱,蔡當局顯然誤判情勢:圭亞那與委內瑞拉有國界與捕魚爭議,大陸與委內瑞拉關係深厚,美國則與委不睦;近年圭亞那發現石油儲藏,去年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還到訪為美企遊説。而民進黨當局高估了美國影響力,低估了大陸的底線思維,“貪功妄動,立吞敗果”。

編輯:張依依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