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中國民族文化遺産論壇在廈門鼓浪嶼舉行

2020-11-29 09:12:00來源:你好台灣網

  你好台灣網廈門11月29日消息(記者 吳婉瑜)28-29日,“第六屆中國民族文化遺産論壇”在廈門鼓浪嶼國際社區世遺保護單位舉行。來自北京、上海、浙江等全國19個省的高校、科研院所120余位專家學者共同研究我國民族文化遺産保護與傳承問題。

  本次論壇旨在進一步推動我國世遺與國遺等非物質文化遺産健康發展,響應 全球一體化時代民族文化認同的需求,聚集當下我國世遺與國遺保護單位與項目拓展過程中的諸多問題,專題研究其生産性保護與發展問題,為實際工作提供學理性對策建議,達到保護非遺與資政的目的。

  國家民委民族理論政策研究室二級巡視員袁彥表示,民族文化遺産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的部分,是一個歷史的見證。“這次的主題還在於民族文化遺産的生産性的保護,就是讓它要活起來,要讓它有所發展,要讓它賦予一定的經濟價值,但是不能指它賺大錢發大財。怎樣把民族文化遺産的保護和發展跟咱們的市場經濟結合,做到既保護了,又讓它火起來了,而不是進入博物館,成為一個死的東西。”

  廈門理工學院影視與傳播學院院長郭肖華教授表示,民族文化遺産根係龐大、生命力旺盛,第六屆中國民族文化遺産論壇選擇在國際歷史文化社區、世界文化遺産地鼓浪嶼舉行,意味深長。“鼓浪嶼真是一個寶藏,值得更多的人用學術的、用更嚴謹的、更生動的方式去探尋他,我也是希望全國各地的專家到這,用他們的眼光去很好地去解讀鼓浪嶼,去傳播鼓浪嶼的文化。對鼓浪嶼‘後世遺時代’的發展是有益處的。我希望鼓浪嶼因為它的文化遺産而賦能而增值,它的人文的底色,遠遠超過我們看到的自然的部分。”

  在提及現階段保護民族文化遺産應該注意的問題時,郭肖華教授歸納了兩個要點:首先要發自內心的熱愛和尊重,了解承認它的價值。第二就是要找到跟年輕人溝通的符號或者方法,讓更多的年輕人認可自己骨子裏的民族文化。

編輯:魏倩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