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齡化又遇“少子化” 長三角人口結構矛盾待解

2021-05-06 08:06:00來源:經濟參考報

  人口是經濟發展的主體,也是重要的基礎性資源,兼有消費者與生産者的雙重屬性。《經濟參考報》記者在長三角三省一市調研了解到,近年來,長三角地區有的省份人口增長創40年來新低,有的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呈負數。與此同時,長三角地區的老齡化急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家庭呈現“421”結構,家庭及社會的養老負擔逐年遞增。

  專家指出,長三角目前處於“未備先老”“未富先老”的狀態,“人口老齡化成本”持續走高,或將導致經濟社會運行成本高企,給社會治理提出了新挑戰。

  有的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

  記者調研發現,長三角三省一市的人口結構發生了一些變化,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均持續走低,人口老齡化則進入急速發展的新階段。

  人口自然增長多年來持續走低。安徽作為勞務輸出大省,人口自然增長繼續放緩,2019年,人口自然增長38萬人,為1980年以來最少,創40年新低。近10年來,上海、浙江、江蘇等地自然增長人口也在低位徘徊。據《2019年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9年末,上海全市戶籍常住人口1450.43萬人,戶籍常住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3。

  人口出生率不容樂觀。2019年,安徽全省出生人口為76.3萬人,為201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人口出生率為12.03,為2005年來最低水平;上海市全年常住人口出生率為7.0;浙江全省常住人口出生率為10.51。

  人口老齡化進入急速發展新階段。江蘇省老齡辦發佈的《2020年江蘇省老齡事業發展報告》顯示,江蘇老齡化水平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截至2019年末,江蘇省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834.16萬人,佔戶籍人口的23.32%。預計到2025年江蘇省老年人口的比重將超過27%。

  與江蘇類似,截至2019年末,安徽省60歲及以上人口1172.0萬人,佔常住人口的18.41%。浙江省60歲及以上人口為1205.1萬人,佔常住人口的20.6%。上海市60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518.12萬人,佔戶籍總人口的比重達35.2%。

  結婚人數遞減,離婚人數遞增。據安徽省民政廳數據統計,2015年安徽省結婚人數為73.81萬對,2020年結婚人數為44.33萬對;2015年安徽省離婚人數約14.94萬對,2020年離婚人數為19.47萬對。5年間,結婚人數呈遞減趨勢,而離婚人數則呈遞增趨勢。這一情況並非出現在安徽一個省份,在長三角及全國其他地區也同樣存在。

  生育意願持續低迷

  專家指出,長三角人口結構出現變化,主要受到前期生育潛力集中釋放、適齡婦女數量減少、養育成本高等因素影響,全社會生育意願不斷下降。

  生育潛力已集中釋放。安徽省統計局人口統計處處長李方啟説,“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四年來,政策累積效應在2017年得到充分釋放。以安徽為例,當年出生人口87.6萬人,為2000年以來的最高值。2018年出生人口78.1萬人,比2017年減少9.5萬人,2019年又減少1.8萬人,進入生育政策調整後的平穩期。

  育齡婦女數量減少。《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長三角地區15至49歲婦女人數自2010年後呈現持續減少的趨勢。“近年來,適齡婦女比適婚男性的數量要少。”安徽省社科院副研究員儲昭斌説,育齡婦女持續減少,尤其是生育旺盛期育齡婦女減少,直接導致出生人口減少。

  生育意願持續低迷。受養育成本高、托育服務短缺、學前教育缺乏等因素影響,適齡生育群體的生育意願在下降。上海新市民程妍(化名)已經在上海工作了8年並在2019年結婚,今年31歲的她目前並不打算要孩子。“上海的生活成本太高了,養一個孩子估算下每年至少要10萬元的開銷,不是不想生,是不敢生。”程妍説,未來只會要一個孩子,不可能考慮生兩個。

  高齡人口持續增加。據上海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上海市80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81.98萬人,佔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達15.8%。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老年科副主任李霞説,隨著年齡增加,老人患病率越來越高。龐大的老齡人口數量,尤其是快速增長的高齡人口,推高了人口死亡率,導致人口自然增長放緩。

  “未富先老”“未備先老”

  雙重挑戰並存

  多位專家認為,伴隨著老齡化進入急速發展新階段,長三角地區將面臨“未富先老”“未備先老”的人口發展困境。隨著老齡化程度逐年加劇,全社會對養老保障和健康保障的需求增加,卻又尚未建立成熟的人口老齡化應對機制,這將導致經濟社會運行成本高企。

  “未富先老”,基本生活保障廣覆蓋還有差距。據悉,發達國家在進入老齡化社會時,人均GDP在5000美元至10000美元之間,而目前長三角地區的老齡化社會人均GDP離這一標準還有較大差距。以江蘇省為例,據江蘇省老齡辦副主任劉育林介紹,該省在1986年進入老齡化社會時人均GDP僅為1193元人民幣(折合不到200美元)。到2018年,江蘇全省人均GDP增長至16579美元。但老年人賴以養老的個人腰包還不夠富裕。據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數據顯示,江蘇省老人生活的基本保障最主要來源是老人的固定收入。其中,老年人養老金(離退休金)的擁有率最高,每月平均1018元。老年人的職業或企業年金最高,每月平均1748元,但目前全省擁有率僅有0.4%。

  “未備先老”,尚未建立成熟的人口老齡化應對機制。專家表示,人口老齡化將改變社會撫養結構,隨著勞動力人口數量減少,老年人口數量增加,老年人口撫養比呈持續上升趨勢,“421”家庭結構佔據了絕對主流。這就意味著生産性人口不斷萎縮,消費性人口不斷增多,“人口老齡化成本”即全社會用於供養老年人的養老金、醫療費、照料服務費用和相關福利設施等方面的支出將大幅增加,但目前長三角地區還沒有相關成熟的應對機制,整體呈現出“未備先老”的現狀。

  人口老齡化大幅提升了健康保障的需求和負擔。老年人口隨著年齡增長,具有患病率高、患慢性病多、多病共存等特點。根據國家衛生服務調查數據,老年人因疾病導致的經濟負擔大幅增加。一般情況下,60歲及以上年齡組的醫療費用是60歲以下年齡組醫療費用的3至5倍,平均每位80歲及以上高齡老年人的照護與醫療開支約為65至74歲老年人的14.4倍。隨著人口老年期,特別是高齡期的延長,因疾病、傷殘、衰老而失去生活能力的老年人將顯著增加,由此帶來的醫療費用壓力將十分巨大。

  專家建議

  多措並舉應對人口老齡化

  就如何應對長三角地區的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中國老齡協會政策研究部主任李志宏建議,延遲老年人口峰值期的到來。同時,重視老年人力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大力推進醫養結合服務,建立健全長期照護保障制度;營造適老智慧時代環境,建設老年友好型社會。

  多位專家和業內人士建議,在經濟社會可以承載的前提下,通過適當提高總和生育率的方法,增加少兒人口比重,改善人口年齡結構,進而積累社會財富,為醫療和養老提供切實可靠的保障,增加應對老齡化的物質承受力,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一系列問題。

  完善配套政策,提高適齡人口生育意願。李方啟建議,充分保障女性勞動權益,消除就業隱性性別歧視,確保生育權益的落實。建立完善並逐步實施二孩家庭生育津貼、購房補貼、奶粉補貼、稅費減免、男性陪産假等獎勵和優惠政策,營造良好的生育環境和社會環境,增強二孩家庭的獲得感、幸福感,讓適齡的生育群體願生、敢生。

  出臺鼓勵老年人就業措施,充分發揮老年人價值。老年人不是社會包袱,而是社會財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必須促進老年人力資源利用。李志宏建議,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應加強對老年人才的求職登記、職業介紹、創業指導服務,為有勞動能力和意願的老年人參與職業技能培訓提供便利。鼓勵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參加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考試和職業技能鑒定。

  儲昭斌表示,目前老年人退休便完全結束了職業生涯,未來可考慮讓老年人積極參與社會生活。“60歲這樣的年紀退休,對於一些業務崗位的人來説是事業鼎盛期,尤其是老醫生、老教師、老技術工人等,應支持老年人創新創業繼續發揮人生價值。”儲昭斌説,如引導勞動強度較低、技術水平不高的第三産業部門延長勞動者的工作年限,為老年人就業提供空間。這樣,既可以彌補勞動力的不足,提升人力資源質量,也能讓政府集中力量,在老年福利事業發展過程中優化資源配置,向迫切需要幫助的老年人適當給予政策傾斜。

  推進醫養結合服務,建立健全長期照護保障制度。專家認為,應對人口老齡化趨勢首先要做好老年人的照護服務。建立健全醫養結合服務網絡,推動醫療衛生服務向社區、家庭延伸。完善醫療保險制度,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專業運作、責任共擔的機制,在全社會範圍建立與醫療保險分離運行、獨立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探索建立從居家、社區到專業機構的比較健全的長期照護服務供給體系,確保有能力為老年人提供綜合、連續、協同、規範的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

  營造適老環境,建設老年友好型社會。安徽省衛健委老齡健康處副處長西翀建議,要營造適老智慧時代環境,智慧時代不能落下老年人。當今時代是一個信息化與老齡化相疊加的時代,卻給老年人造成一道無形的數字“鴻溝”。應該讓智慧技術的運用更方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帶動老年人共享社會進步、技術革新的成果。

  同時,推進老年宜居環境建設。通過政府補貼、産業引導和業主眾籌等方式,加快推進適宜養老的居住區建設,重點做好老舊居住區緣石坡道、輪椅坡道、公共出入口、走道、樓梯等設施和部位的無障礙改造,特別是加裝電梯,營造安全、便利、舒適、無障礙的老年宜居環境體系。

  (本稿由記者吳慧珺、沈汝發、程思琪、袁全、黃筱采寫)

編輯:李婷婷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