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生態 激發活力 讓科技創新成果源源不斷涌現

2020-09-12 07:55:00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科技者,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科學家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認真貫徹黨中央關於科技創新的決策部署,落實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遵循科學發展規律,推動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並轉化為現實生産力。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面臨的國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複雜變化,我國“十四五”時期以及更長時期的發展對加快科技創新提出了更為迫切的要求。加快科技創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是實現人民高品質生活的需要,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需要,是順利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需要。

  現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我國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有信心、有意志、有能力登上科學高峰。

  強化創新導向,科技獎勵激發自主創新熱情

  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近日,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結果出爐並完成公示。

  科技獎勵制度是鼓勵自主創新、激發人才活力、營造創新環境的一項重要舉措。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科技獎勵工作,結合科技發展實際水平和階段性戰略目標,不斷改革完善科技獎勵制度,逐步發展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科技獎勵體系,對促進科技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調動科研人員創新積極性,增強創新自信心和內生動力,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傢具有重要意義。

  每年年初舉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是我國科技界的一大盛事。在這場大會上頒發的,是代表我國科研技術最高水平的國家科學技術獎。

  目前,國家科學技術獎共有五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其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報請國家主席簽署並頒發證書和獎金;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由國務院頒發證書;這兩個獎項不分等級。其他三個獎項由國務院頒發證書和獎金,分為一、二等獎兩個等級;對作出特別重大科學發現或者技術發明的公民,對完成具有特別重大意義的科學技術工程、計劃、項目等作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可以授予特等獎。

  就數量而言,這些獎項每年評審一次,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每年授予人數不超過2名,國際科技合作獎每年授獎數額不超過10個。被稱為“國家科技三大獎”的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技術發明獎近年來的評審標準越來越嚴格,獎勵數量逐年遞減,近5年每年不超過300項;隨著受理數量增加和獎勵數量控制,近兩年授獎率下降至19%。記者查閱歷史授獎名單發現,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以及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經常出現空缺。

  “在提高質量、減少數量的原則下,自1985年以來,‘三大獎’每年獎勵數量均控制在限定範圍且逐年遞減,從1946項減少到近5年的不超過300項,減幅達84.6%。”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三大獎”受理項目數創下歷史新高,但為進一步提高國家科技獎質量,決定堅持少而精原則,嚴守標準,寧缺毋濫。

  激勵自主創新,是國家科技獎評選的重要導向。據了解,國家自然科學獎面向世界科學前沿,重點獎勵重大科學發現,注重原創性、公認度和科學價值;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重點獎勵重大技術發明和創新,注重先進性、應用效益和經濟社會價值,明確成果應用滿3年以上等“硬核”要求。

  “國家科技獎勵工作堅持強化創新導向,既鼓勵自由探索的科學成就,也鼓勵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技術創新;既獎勵領跑世界的重大成果,又獎勵雖落後於人但從無到有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創新成果。”該負責人表示,通過持續發揮科技獎勵的激勵推動作用,讓創新第一動力更加澎湃有力。

  加大基礎研究激勵,創造良好科研生態

  在今年1月10日舉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一批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科技成果斬獲了2019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多項大獎。

  近年來,國家科學技術獎加大對自然科學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獎勵,強調與國家重大戰略需要和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的緊密結合。2019年12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修訂草案)》,明確提出自然科學獎要注重前瞻性、理論性,加大對數學等基礎研究的激勵;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要與國家重大戰略和發展需要緊密結合,注重創新性、效益性。

  基礎研究是支撐科技強國的“創新源”。國家自然科學獎獎勵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領域,闡明自然現象、特徵和規律,作出重大科學發現的個人。從趙忠賢院士領導鐵基高溫超導體研究到潘建偉院士團隊的多光子糾纏及干涉度量研究,從王貽芳院士領銜發現中微子振蕩新模式到唐本忠院士團隊聚集誘導發光等研究,近年來,我國基礎研究不斷進步、多點開花。

  銅在當今社會被廣泛應用於機械製造、建築工業、國防工業等重要領域,是維持社會經濟穩健發展的關鍵性大宗金屬之一。

  面對我國的銅資源保有儲量極大短缺的情況,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侯增謙研究團隊在青藏高原大陸碰撞造山帶紮根十餘年,建立起一套完整、系統的“碰撞型斑岩銅礦成礦理論”,回答了在缺少活動大洋俯衝的碰撞環境下,斑岩銅礦特徵及形成機制的問題,極大拓寬了全球斑岩銅礦的勘查區域,該項目獲得了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我們以國家重大需求為牽引,突破瓶頸,通過理論創新,指導技術實踐,短時間內就在青藏高原發現了十多個銅礦。”侯增謙説。

  堅持需求導向,與國家重大戰略需要緊密結合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民生改善、國防建設面臨許多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研究方向的選擇要堅持需求導向,從國家急迫需要和長遠需求出發,真正解決實際問題。

  在機械裝備、新一代半導體照明、航空安全等領域,經過多年科研積澱,涌現出多個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成果,驅動製造業提質增效。

  針對白熾燈等傳統照明光源存在電光轉換效率低的問題,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獲獎項目“高光效長壽命半導體照明關鍵技術與産業化”歷時十餘年聯合技術創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高光效、長壽命半導體照明成套技術,關鍵指標達國際領先水平。項目成果實現大規模産業化推廣,在北京奧運會、十城萬盞示範工程等重大工程實現示範應用。

  “LED節能效果顯著,其電光轉換效率是熒光燈的5倍,白熾燈的20倍。”項目主要完成人、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李晉閩介紹説,目前我國已有近50%的傳統光源被LED産品所取代,每年累計實現節電約2800億度,相當於3個三峽水利工程的發電量。

  加快科技創新是實現人民高品質生活的需要。獲獎的創新成果通過緊扣經濟發展和民生急需、把準科技創新的著力點,讓技術更加貼近群眾、造福人民。

  腫瘤、創傷、炎症等病因可導致頜骨缺損,這種疾病嚴重影響病人的咀嚼、吞咽、呼吸等生理功能,對病人的心理造成創傷,降低生存質量,甚至危及生命。頜骨修復重建手術難度大,如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功能重建是世界性難題。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獲獎項目“頜骨缺損功能重建的技術創新與推廣應用”項目組率先提出了“功能導向的頜骨重建”理論,創建關鍵技術體系並推廣應用。

  項目主要完成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主任醫師張陳平告訴記者,項目組創新性地使用小腿腓骨重建頜骨,平均手術時間縮短2小時以上,減少患者多次手術的創傷,縮短治療週期,降低醫療費用,使數千例患者恢復了咀嚼、吞咽等生理功能,同時解決了頜骨畸形患者的自閉自卑心理,幫助患者重燃勇氣走出家門,融入社會。

  胸懷祖國,主動肩負起歷史重任

  袁隆平、王永志、孫家棟、黃旭華……1999年以來,33位傑出科學家被授予中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據了解,在國家最高科技獎的評審表中,共設計了四大項8個評價指標,其中,科學思想品德排在首位。

  2019年5月,黨中央專門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要求大力弘揚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集智攻關、團結協作的協同精神,甘為人梯、獎掖後學的育人精神。歷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正是以親身行動闡釋新時代科學家精神的模範代表。

  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我國科技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報國的科學家前赴後繼、接續奮鬥的結果。

  原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黃旭華院士是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作為中國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和戰略導彈核潛艇總設計師,黃旭華從1958年起參加核潛艇研製工作,隱姓埋名30年,為我國核潛艇事業奉獻了畢生心血。

  苦幹驚天動地事,甘當隱姓埋名人。在離家的30年中,黃旭華和父母的聯絡只剩下一個海軍信箱,家人不知道他在外做什麼,父親直到去世也未能再見他一面。從參與核潛艇研製這個“天字第一號”絕密工程時起,黃旭華便選擇了終生報國。“如果要問,這一生有何感想,我們會自豪地説,這一生沒有虛度;再問,你們對此生有何評説,那我們會説,自己是中華民族的兒女,此生屬於祖國,此生屬於事業,此生屬於核潛艇,此生無怨無悔。”

  儘管榮譽等身,黃旭華卻依然謙遜如常。他再三講,中國的核潛艇是全國大力協同的産物,是集體智慧的結晶,自己僅僅是其中的一個成員,功勞是大家的,榮譽屬於集體。幾十年來,黃旭華言傳身教,培養和選拔出了一批又一批技術人才。直到今天,九十多歲高齡的他還會堅持去到辦公室,為年輕一代答疑解惑、加油鼓勁。

  勇攀高峰,樹立敢於創造的雄心壯志

  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始創新要有創造性思辨的能力、嚴格求證的方法,不迷信學術權威,不盲從既有學説,敢於大膽質疑,認真實證,不斷試驗。

  “在預警機研製的過程中,我就堅信我們中國人一定能行,我們不比別人差,我們一定能獨立自主地把預警機搞出來。”著名雷達工程專家王小謨院士當年在研製383雷達時,提出了世界首創的脈內掃頻方案;在研發空警-2000時,又創新性地把相控陣雷達搬上了預警機。他認為,要創新,首先要相信自己不會比別人差,還要多留心身邊的事物,特別是對新東西要感興趣,對事物有敏感性。

  1992年9月21日,黨中央正式批准實施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當時國際上最成功的飛船是俄羅斯的,前後成功研製了上升號、東方號和聯盟號,聯盟號又進行了兩次完善改進。我們還跟著這條路走嗎?沒有,直接跨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首任總設計師王永志院士回憶,通過一開始就按照世界最先進的三艙方案進行設計,節省時間和經費,2003年,神舟五號發射成功,飛船整體達到俄羅斯聯盟號的水平,甚至在個別地方還有所突破。“和美俄相比,儘管我國載人航天計劃起步晚,但是起點很高,不走前人老路,依靠自主創新,實現跨越式發展,一舉抹平了和世界航天強國40多年的差距——這就是中國載人航天計劃最大的特點。”

  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每一項科技創新成果既凝聚著科學家的智慧與辛勞,也是科學家精神的外在體現。

  “國家科技獎勵工作將堅持不斷完善評審標準,選樹科技界廣泛認可的先進典型,激勵和引導廣大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勇攀高峰,自覺踐行和弘揚科學家精神,形成促進科技事業蓬勃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在全社會營造尊重科學、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本報記者 段相宇 楊文佳)

編輯:魏倩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