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及周邊秋冬季大氣污染成因為何?生態環境部回應

2020-09-11 15:53:00來源:中國新聞網

  “污染物排放量超出環境容量的50%以上,是重污染頻發的根本原因。”談到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秋冬季大氣污染主要成因話題,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11日作出如上表述。

資料圖:霧霾天。中新社記者 李慧思 攝

  國新辦9月11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科技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有關情況。會上有記者提問稱,通過攻關項目的研究,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秋冬季大氣污染主要成因是什麼?主要來源有哪些?

  “為了全面搞清楚區域重污染成因,攻關項目設計了相互印證的綜合觀測、實驗分析和數字模擬相結合的閉合研究技術體系,建成國內最大的區域空天地一體的綜合立體觀測網,實時跟蹤重污染過程發生、發展、傳輸和消散,動態掌握污染大氣當中的組分變化情況和污染來源,從污染物排放情況、化學轉化、氣象條件變化、污染傳輸四個方面,全面闡明了區域秋冬季重污染的成因。”趙英民表示。

  趙英民指出,歸納起來,有四個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導致了區域重污染天氣的發生:

  一是污染物排放量超出環境容量的50%以上,是重污染頻發的根本原因。“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也就是我們常説的‘2+26’城市,高度聚集重化工産業,區域內以煤炭為主的能源利用方式、以公路運輸為主的貨運方式,導致了區域內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不下,單位國土面積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5倍,不同的污染物排放量倍數不一樣。”趙英民説,除了二氧化硫以外,區域內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超出了環境容量的50%以上,部分城市甚至超出80%-150%。另外,秋冬季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由於取暖的原因,比平時額外增加大約30%的排放量。總體來説,區域內的污染物排放超出環境容量,應該是重污染頻發的根本原因。

  攻關項目在“2+26”城市布設了109個採樣點,採集了5.8萬多個樣品,在線測定了49萬條化學組分數據。2018-2019年秋冬季的PM2.5來源解析表明,工業和民用散煤、柴油車對區域PM2.5的貢獻分別達到了36%、17%和16%,也就是貢獻最大的三個方面,是重污染的主要來源。在工業源中,鋼鐵焦化行業的貢獻最大,其次是水泥行業。

  二是大氣中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的濃度高,造成大氣氧化性增強,是重污染期間二次PM2.5快速增長的關鍵因素。PM2.5一部分是直接排放的,但是還有一部分是由於排放到空氣中的氣態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通過二次轉化,在空氣中形成細顆粒物,這部分PM2.5叫二次轉化的PM2.5。隨著大氣污染治理的不斷深入,一次組分佔比明顯下降,由空氣中污染物轉化成顆粒物的二次組分佔比不斷上升。

  2013年以來,二次組分佔比逐漸上升的趨勢比較明顯,從40%上升到50%左右,在重污染期間,顆粒物組分以二次污染物為主,比例能達到60%甚至更高。區域內氮氧化物和VOC的濃度高,會在大氣中發生快速的光化學反應,導致大氣氧化性總體處於高位,這是促使空氣中氣體污染物轉成二次PM2.5的一個決定性因素。北京市的大氣氧化性比倫敦、東京等城市大約要高出2-3倍。高氧化性也導致了區域重污染期間二次轉化速率升高3-5倍。大氣氧化性一方面是推動氣態污染物轉成PM2.5,同時也會在夏天推動臭氧形成。因此控制大氣氧化性,是下一步協同控制PM2.5和臭氧的交叉點和關鍵點,有“一石雙鳥”的效果。

  三是不利的氣象條件導致了區域環境容量大幅降低,這是重污染天氣形成的必要條件。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位於太行山東側和燕山南側的半封閉地形中,因此客觀上存在著一個“弱風區”,同時在這個區域的上空,對流層有一個“暖蓋”的結構。大氣擴散條件“先天不足”,這主要是相對其他地方而言,本身這個地方的擴散條件就差,因此導致環境容量較小。受氣候變化的影響,2000年以來,區域環境容量整體呈現下降態勢。另外,環境容量還呈現季度和月度差異,夏天為什麼空氣好,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空氣擴散條件好。另外每個月、每年也因為氣象因素的變化有不同。

  總體而言,秋冬季比春夏季環境容量平均要小30%左右,1月份的環境容量大概是7月份環境容量的一半。因此,一旦近地面的風速小于2米/秒,逆溫導致的邊界層高度降到500米以下,相對濕度高於60%,大氣環境容量就會進一步減少50%-70%,因此極易誘發重污染天氣。第一個因素是排放多。同時由於這個區域西邊北邊都是山,環境容量先天不足,冬天又比夏天容量減少一半,兩個因素疊加在一起就很容易出現重污染。

  四是區域傳輸對PM2.5影響顯著,各城市平均貢獻率大約是20%-30%,重污染期間進一步增加到了35%-50%。大氣污染治理開始階段,往往因為本地排放比較多,本地源對本地的環境質量影響比重是比較大的。隨著污染治理的深入,本地源佔比逐步減少,外來輸入逐步增加。攻關項目對2013年以來近百次的重污染天氣過程進行了分析表明,重污染期間,區域傳輸對北京市PM2.5的平均貢獻率大概是45%左右,個別過程可以達到70%,污染物在區域主要有三個傳輸通道,這也是這次攻關項目經過研究觀測得出的結論。

  一個通道是西南通道,也就是河南北部-邯鄲、-石家莊-保定-北京一線,這個通道傳輸頻率最高,輸送強度最大,重污染過程平均的貢獻率約20%,個別重污染過程可以達到40%。第二個通道是東南通道,就是山東中部-滄州-廊坊-天津中南部沿線。第三個通道是偏東的通道,也就是唐山-天津北部-北京這條線。

  趙英民表示,這四個原因相互疊加,造成了區域秋冬季重污染天氣發生。治理更多的還是要針對人為排放,大幅減少污染物排放,這樣即便遇到極端不利氣象條件,也不會再發生重污染天氣。

編輯:魏倩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