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間“走親訪友”頻繁 四地“聯考”交出高質量答卷

2021-05-25 09:50:00來源:央視網

  【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進入5月,長三角地區城市間“走親訪友”頻繁:5月18日,一場匯聚滬蘇浙皖四地文旅精華、風味好物的長三角文旅惠民市集在上海東方明珠城市廣場拉開帷幕;5月20日,2021年度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中高職銜接教育跨省招生工作啟動,上海市青浦區、江蘇省吳江區、浙江省嘉善縣拿出20多個優勢專業,面向示範區初中畢業生跨省招生255人。

  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指出,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要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以一體化的思路和舉措打破行政壁壘、提高政策協同,讓要素在更大範圍暢通流動,有利於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實現更合理分工,凝聚更強大的合力,促進高質量發展。

  今年5月13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重大建設項目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發佈,“十四五”開局,長三角區域煥發盎然生機。在頂層設計和地方實踐的呼應中,在深度融合和對外開放的互動中,在宏大願景和日常生活的籌謀中,長三角一體化正邁向更高水平——一個真正休戚與共的區域共同體、發展共同體、命運共同體正在形成。

  融合:打造強勁活躍增長極 

  5月18日,第三屆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科技成果拍賣會在國家知識産權國際運營(上海)平臺落槌。G60科創走廊包括上海、嘉興、杭州、金華、蘇州、湖州、宣城、蕪湖、合肥9個城市,通過“在線直播+互聯網競價”的方式,現場38個項目和場外268個項目達成交易,交易總額達10.23億元,超過前兩屆交易額總和。

  “大區域協同發展的核心要點是建立統一的市場,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通過合作創新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進而形成高質量發展的新經濟增長點。”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産業經濟學專家芮明傑表示。

  2月24日,國務院批復、國家發改委印發《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總體方案》。據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寅介紹,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由上海、江蘇、浙江和安徽三省一市共建。這裡將成為全球高端要素配置的集聚地、長三角對外開放的新高地、國家參與全球競爭的新平臺。

  在《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總體方案》主要舉措中,有21項涉及蘇州。位於蘇州城北的相城區,依託蘇州北站高鐵樞紐以及虹橋相城大廈等前沿陣地,短短幾年間形成了新經濟的集聚態勢。2019年,相城區GDP增速15.44%,為蘇州全市最快。

  蘇州市副市長楊知評表示,蘇州與上海地緣相近、人緣相親,經濟文化往來頻繁。近年來,在7000平方公里的熱土上,長三角地區的“朋友圈”走動越來越密切。滬蘇大豐産業聯動集聚區、寧波杭州灣新區浙滬合作示範區、蘇皖合作示範區等跨省産業合作園區建設加快,“飛地經濟”正成為長三角資源合理配置的一個重要抓手。

  2020年6月,滬蘇浙皖三省一市科技部門簽署《共同創建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的框架協議》。依託張江、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共同籌建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打造支撐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的引領性平臺,被寫進了上海市、安徽省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擁有全國約1/4的“雙一流”高校、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長三角,在打造科創共同體、承擔引領國家科創戰略的使命中責無旁貸。

  區域聯動,科創一體。目前,長三角地區形成了以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慧等代表的産業集群,科創驅動力日益凸顯。龍頭企業加快跨區域一體化佈局,特斯拉國産 Model3 零部件長三角本地化率達 100%,上海集成電路龍頭企業中芯、華虹、格科微等在紹興、寧波、無錫、嘉善等地實現統籌佈局。

  普惠:公共服務一體化感受民生幸福 

  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嘉善片區內,企業家姚先生在浙江省嘉善縣政務服務大廳只花兩個半小時,就辦好了上海積可建材有限責任公司的營業執照,成為嘉善縣通過“長三角一體化”跨區域辦成的首張營業執照。

  隨著長三角政務服務一體化的深入推進,越來越多的群眾和企業感受到了“異地辦”“自助辦”政務服務一體化帶來的“紅利”。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決策諮詢專家、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研究員陳雯認為,作為實施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的重要內容,促進基本公共服務便利共享意義重大。

  一體化,讓長三角地區百姓生活更加便捷舒心。吳江市民陳阿姨的女兒定居青浦,患有糖尿病的她必須帶足藥才敢去青浦小住,隨著長三角(上海)智慧互聯網醫院醫保異地在線結算的開通,陳阿姨拿著吳江醫保卡就能直接在青浦配藥了。截至目前,跨省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試點已覆蓋長三角41個城市和8100余家醫療機構,結算人次超過260萬。

  一體化,讓長三角區域公共服務供給持續優化。“一網通辦”已實現 83個服務事項在41個城市跨省市通辦;民生檔案跨區域一體化在線查檔平臺正式啟用;首批長三角異地養老機構名單發佈,名單包括了來自江蘇張家港等20個城市的57家養老機構,核定床位共計25698張,蘇浙滬皖三省一市老年人的跨區域養老生活在長三角區域有了更多選擇。

  一體化,讓長三角地區消費同城化不斷加速。今年“五一”長假期間,蘇州聯動上海舉辦“五五購物節”,滬蘇聯動開展第三輪數字人民幣應用測試,發放紅包及各類優惠金額累計超過5000萬元。併發布了滬蘇同城首批異地異店無理由退貨承諾商家,上海14個品牌、蘇州18個品牌參與,涵蓋門店1600多家,共同打造最舒心的消費體驗、最放心的消費環境。

  “星期天,太倉市民會去上海逛街、看展覽。”蘇州太倉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統戰部部長施燕萍告訴記者。太倉主城區開車到虹橋機場只需30分鐘,很多人工作在上海,生活在太倉,與上海的同城化效應十分顯著。

  探路:制度創新帶來發展永動力 

  “去年以來,在三地共建的生態圈微信群裏,我們沿線村級河長上報重大環境問題的頻次越來越低。”近兩年來,太浦河的變化,蘇州市吳江區黎裏鎮汾湖灣村村級聯合河長沈曉華看在眼裏、喜在心頭。

  西起煙波浩渺的東太湖,穿汾湖,東入碧波粼粼的黃浦江,一條太浦河將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三地緊密串聯。三地河網交織,共有交界河湖48個。

  2020年10月30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協同治水正式啟動。“作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三地已探索建立聯合巡河、聯合監測、聯合執法、聯合保潔和聯合治理等多項協調機制。”吳江區河長制改革科副科長沈建偉介紹。

  蘇州大學東吳智庫首席專家方世南認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設立以來,取得了很多具有開創性的成果,也為“十四五”時期長三角地區進一步推動生態一體化建設探索了很好的路徑。

  一年來,示範區緊緊圍繞一體化制度創新,形成了32項具有開創性的制度創新成果;聚焦生態環保、互聯互通、創新發展和公共服務四大領域,全力推進60個亮點項目。今年3月和4月,示範區第一批制度創新成果觀摩研討班分兩期舉辦,面向全國29個省區市以及3個計劃單列市的重點毗鄰區域複製推廣示範區制度創新經驗。

  如今,由示範區擴大到全域,長三角制度創新氛圍愈加濃厚。為打通長三角創新路,滬蘇浙皖科技主管部門等聯合發佈《關於開展長三角科技創新券通用通兌試點的通知》,長三角科技創新券通用通兌試點平臺于4月1日測試上線。一個多月內,已有109家企業註冊通用通兌平臺,27家單位申請科技創新券,發券金額1060萬元。上海市超過1.2萬套大型儀器設備面向嘉興開放,有效化解了嘉興科創資源緊缺的瓶頸。

  今年一季度,長三角區域生産總值突破6萬億元,佔全國經濟總量的比重達24.55%,較去年同期提高0.44個百分點。四地“聯考”,長三角交出了高質量答卷。面向“十四五”新征途,長三角再次啟航,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更好地發揮開路先鋒、示範引領和突破攻堅作用。

編輯:張依依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