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順利升空在社會各界引發熱烈反響

2021-05-01 09:13:00來源:新華網

  4月29日,隨著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將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順利送入太空,中國空間站拉開在軌建造大幕。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在廣大航天人及社會各界中引發熱烈反響。

  正在實施的中國空間站工程共由13個系統組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參與了其中7個系統的研製工作,是中國空間站工程建設當之無愧的“主力軍”。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吳燕生表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黨組牢記殷殷囑託,堅定航天報國志向,堅定航天強國信念,科學分析當前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加快推動由“保成功、保交付、保增長”向“高質量保證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務、高效益推動航天強國和國防建設”轉變,努力實現航天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天和核心艙副總師張錦江表示,建造中國人自己的空間站,是億萬國人心目中“中國夢”的一部分,也是二十多年來我和團隊始終為之奮鬥的目標。我們將以實際行動深入踐行“兩彈一星”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以嚴慎細實的工作作風,帶領團隊為空間站任務的連續成功全力以赴、拼搏奮鬥。

  航天器安全飛行需要精準的測控通信和指揮控制,需要高度穩定可靠的航天測控計算機系統。中國電科15所作為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測控計算機系統的核心研製單位之一,承擔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計算機系統等建設工作。高效集成、穩定可靠的國産計算機系統,為包括天和核心艙發射任務在內的中國空間站工程各項任務保駕護航。

  中國電科15所黨委書記張雲説,空間站核心艙發射成功,讓我們備受鼓舞,為參與載人航天工程的全體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新期望新要求。15所從研製我國第一代計算機開始,就與國家航天事業結下不解之緣,60多年來始終與航天事業同進步共發展。航天事業新征程上,我們一定不辱使命、砥礪前行,堅持科技自立自強,繼續以高效集成、穩定可靠的高質量國産計算機系統,為載人航天工程以及中國航天未來各項任務順利實施提供好技術支撐。

  我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隨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升空,此次任務中,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二院23所、25所、203所和206所等院屬單位研製生産的測量雷達、聲表産品、微波雷達、晶體元器件及尿處理子系統等多項配套技術産品為天和核心艙成功發射提供全程保障服務。

  其中,二院206所研製的環控生保尿處理子系統及電解水凈化器等組件産品,作為天和核心艙環控生保關鍵子系統之一,是空間站內水資源循環利用的重要環節,也是載人空間站任務實現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的關鍵産品之一,對空間站建造與運營具有重要支撐作用。

  “在單一工作週期內,尿處理子系統能夠從6升尿液中提出5升的蒸餾水,且經過凈化的再生水超出國家衛生標準,完全可以滿足在空間站中長期駐留的航天員飲用、清潔、制氧等多種用途。”206所空間機電技術研究室主任崔廣志説。

  崔廣志告訴記者,尿處理子系統在真正實現空間站水資源循環利用的同時,減輕了貨運飛船的載荷負擔,將大大降低空間站運營成本。

  探索浩瀚太空永無止境,攀登科技高峰任重道遠。航天二院廣大職工表示,未來,二院將繼續堅守航天報國初心,勇擔航天強國使命,為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發展貢獻航天力量。

  從天宮二號到嫦娥系列,再到天和核心艙,近年來,東南大學儀器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宋愛國團隊參與了多項研製工作。團隊成員徐寶國副教授説:“作為一名高校科研工作者,我們要持續發揚載人航天精神,堅持自主創新,把科研成果應用到國家重大需求中,以奮進之筆為中國夢、飛天夢增光添彩。”

  前不久,江蘇省淮安市青少年航天科技研學營20名同學來到北京,參觀了航天科技集團五院,還帶回了2000株航天種苗,與全市中小學生共同培育。

  “我們希望在孩子們的心裏也種下一顆航天夢的種子,鼓勵他們努力學習科學知識,勇於探索未知,長大以後做中國航天的合格接班人。”淮安市楚州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副總校長鹹高軍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多個教授團隊為天和核心艙順利研製提供技術支持。“從老師們的工作中,我感受到,偉大工程需要每一名工作者踏踏實實的付出,在平凡崗位上追求極致。”該校航空航天工程專業大三學生楊婷説。

  “天和核心艙發射成功僅僅是中國空間站任務邁出的第一步。後續還有很多工作和難題,需要我們去完成和攻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空間站系統總設計師楊宏説。(新華社記者胡、陳席元)

編輯:魏倩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