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增長近四成,開局季吸收外資“漲”勢怎麼看?

2021-04-16 15:05:00來源:新華網

  開局季,我國吸收外資迎來亮眼成績單:一季度新設外資企業數和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同比增速分別接近50%和40%,漲幅明顯。漲勢背後原因何在?勢頭能否持續?

  

  亮眼數據印證中國“引力”不減

  商務部15日發佈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新設外商投資企業10263家,同比增長47.8%;實際使用外資金額3024.7億元,同比增長39.9%。

  這個數據怎麼看?

  儘管受去年低基數影響,引資數據漲幅明顯,但與2019年同期相比會發現:新設外資企業數和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分別增長6.7%和24.8%——增速也著實不低。

  “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速呈較高增長,既有去年基數較低的因素,也有我國經濟基本面保持良好、對外資吸引力增強的原因,這也印證了外國投資者對我國經濟發展的信心。”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告訴記者。

  這份信心,從開局季重大外資項目加速簽約和落地便可感知——

  上海,全球投資促進大會上,涉及産業、金融等多領域的216個重大産業項目集中簽約;

  江西,最大外資工業項目銳晶科技功率芯片製造項目順利開工;

  山東,超114億美元94個重點外商投資項目集中簽約,涵蓋高端裝備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高新領域……

  

  上海洋山港集裝箱碼頭(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中國對外資的“引力”在去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兇猛之時尤為明顯:2020年,全球跨境投資幾近“腰斬”,中國吸收外資卻逆勢增長4%,一躍成為全球最大外資流入國。

  如今,向好態勢仍在持續。

  “引資增長顯著,也反映了中國經濟穩健復蘇,市場信心快速恢復。”商務部研究院外國投資研究所副主任郝紅梅説。她也坦言,要認識到疫情和國際形勢依然有諸多不確定性,可能對未來外資流入産生影響。

  “引力”背後的深耕意願

  紛紛簽約和投資,是臨時將中國作為“避風港”,還是有意長期深耕?外企高管給出答案。

  看好中國經濟前景。“2021年中國經濟6%以上的增長目標給公司發展帶來極大信心。中國是我們最大的增長型市場,期待今年中國市場能引領公司業務進一步增長。”霍尼韋爾中國總裁林世偉對記者説。

  看好中國大市場。疫情後中國化粧品行業迅速恢復,讓歐萊雅印象深刻。“即便面對疫情,去年中國化粧品類零售額高達3400億元,同比增長9.5%,這更堅定了我們深耕中國市場的決心。”歐萊雅北亞區總裁兼中國首席執行官費博瑞告訴記者,“我們堅信,中國成為歐萊雅全球第一大市場指日可待。”

  

  工作人員在第三屆進博會展臺展示剛出爐的植物蛋白肉丸。新華社記者 陳飛 攝

  看好中國高質量發展。不久前宣佈在廣東湛江投資2.5億美元設立特種化學品製造基地的陶氏公司,看好“十四五”中國對碳排放和環境保護的規劃。“這為我們帶來機遇,陶氏將不斷加大對中國市場投資,專注氣候保護、循環經濟等,為中國客戶提供高附加值産品和創新技術。”陶氏公司亞太區總裁彭睿思説。

  看好中國人才和環境。“西門子在中國投資,不僅投資創新,也投資人才。”西門子股份公司總裁博樂仁説,西門子在中國擁有21個研發中心,11000項有效專利及專利申請,未來還將繼續加大教育和培訓投入。

  “外資加碼投資中國,有短期看中經濟持續回升的原因,更是長期瞄準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機會。”郝紅梅説。

  以持續改革開放帶來持續“引力”

  數據亮眼,未來吸收外資“漲”勢能否持續?

  要看到,海外疫情蔓延,國際需求萎縮,産業鏈供應鏈不穩定不確定性上升……這些變數給我國下一步引資帶來挑戰。

  “考慮到短期低基數加上各種變數,我國吸收外資高增速不一定持續,但改革開放持續推進,會讓我國對外資的引力持續。”劉向東説。

  去年以來,外商投資法落地實施,自貿試驗區再度“擴圍”,外資準入負面清單一再“瘦身”,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如期完成……一系列行動見證中國開放大門越開越大,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中國擴大開放讓德勤得到更多全球化業務服務機會,通過進博會、服貿會等開放平臺,我們向全球客戶推廣了創新服務和産品。”德勤中國首席執行官曾順福對中國擴大開放充滿期待。

  展望未來,更多開放政策在路上——

  海南自由貿易港五大領域22項“特別措施”加速放寬市場準入步伐;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將進一步縮減;事關全球最大自貿區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將於明年1月1日生效……

  一個開放的中國,必將吸引更多聰明外商的到來。(新華社記者于佳欣、劉紅霞)

編輯:魏倩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