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成就巡禮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2020-10-10 14:27:00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從70萬億元到100萬億,“十三五”時期,中國經濟總量不斷躍上新臺階。與此同時,我國強大國內市場加快形成,供需結構更加合理,創新能力不斷提升,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了高質量發展階段。

  這是“十三五”時期,從2016年到2019年的中國經濟總量曲線圖,四年來,中國經濟總量一年上一個大臺階,年均經濟增長率達到6.7%,高於世界經濟平均水平3.9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中國經濟佔世界經濟的比重也在持續上升,2019年,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超過了32%,人均GDP超過一萬美金。

  這是一個充滿風險挑戰的五年。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經濟深度衰退,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國家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盛行,加上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中國經濟運行面臨較大外部壓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張立群:“ 十三五”期間是中國經濟一個重要轉型期,週期性、體制性、結構性的矛盾相互交織,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隨著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中國經濟開始由高增長轉向高質量。我們處在這個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能的這樣一個關鍵時期。

  這是一個更加注重質量的五年。

  這五年,中國經濟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鋼鐵、煤炭行業去産能目標任務“十三五”基本完成,一大批“僵屍企業”出清。有效和中高端供給不斷擴大,供給結構對需求結構的適應性不斷增強。

  與此同時,多項改革向縱深推進,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減稅降費和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等政策效應明顯,經濟社會發展動力活力進一步增強。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 劉元春: 我們科學研判,把握住中國這種超大經濟體在現階段發展的這種規律,制定了科學決策,體現的是我們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在進一步改革開放中間不斷地完善,進一步的顯示出它的顯著制度優勢。

如今的中國經濟,更加健康、更加可持續。

  看經濟結構。強大國內市場加快形成,2019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1.2萬億元,中國已成為超大規模市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60%左右。

  與此同時,産業結構持續優化,製造業增加值多年位居世界首位,2019年規模以上高技術産業增加值佔比為14.4%,服務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達53.9%,比2015年提高3.4個百分點,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新興服務業近4年年均增速高達19.4%,成為助推服務業持續增長的新動能。

  更為難得的是,五年來,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豐碩,2019年,全社會研發支出達到2.17萬億元,佔GDP的比重達到了2.19%。如今,研發經費投入總量居世界第二位,創新指數位居世界第14位。

  國家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 王昌林: 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我們經濟發展的質量在提高,我們的産業結構在不斷地優化,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的征程,應該要堅定信心,邁出我們現代化建設的堅實步伐。

編輯:魏倩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