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部門:力爭3到5年打造一批農耕文化實踐教育基地

2020-09-17 13:37:00來源:中國新聞網

  據農業農村部網站消息,近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和教育部辦公廳聯合發佈《農業農村部辦公廳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開展中國農民豐收節農耕文化教育主題活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力爭用3—5年時間,打造一批中國農民豐收節農耕文化實踐教育基地,形成一批實踐教育活動品牌。

資料圖:村民在梯田裏耕作。 郭琛鈺 攝

  為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以及中央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等有關文件精神,辦好中國農民豐收節,充分發揮農事節慶教育價值,為青少年農耕文化教育提供實踐課堂,農業農村部、教育部決定開展中國農民豐收節農耕文化教育主題活動。

  通知提出,要遵循青少年學齡特點和認知規律,統籌農耕文化教育教學資源,推動各地各校因地制宜組織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推動中國農民豐收節成為農耕文化教育的常態化實踐載體,納入各級黨委政府豐收節慶工作重要內容。

  通知還明確五項主要任務:

  廣泛組織主題教育活動。 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遵循各階段教學規律,結合區域農事和民俗特點,組織學生在豐收節前後,走出校園課堂,走進鄉村田野,結合實際情況開展民俗文化現場教學、農事勞動體驗、鄉村考察等豐富多彩的農耕文化教育實踐活動。農業農村部門要將主題活動納入當地豐收節重點活動予以支持。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指導委員會將適時推出一批農耕文化實踐教育品牌活動。

  充分保障主題教育條件。 農業農村部門要發揮行業優勢,會同教育行政部門,深入挖掘實踐教育資源,充分利用農業園區、農業龍頭企業、農業科研院所等實踐場所,充分發揮農技專家、非遺傳承人、鄉村工匠、民間藝人、種養能手等人力資源,積極協調現代農機裝備、農業科技實驗室、農業信息化設施等教學設備,建立健全開放共享機制,為中國農民豐收節農耕文化教育提供保障。

  精心打造主題教育實踐基地。 農業農村部門要會同教育行政部門,依託農業文化遺産、國家現代農業園區、國家特色農産品優勢區、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等條件成熟的地方,建設一批安全適宜的農耕文化主題教育實踐基地和研學基地。以基地為重要依託,推動實踐教育資源共享和區域合作,規劃設計一批中國農民豐收節等農事節慶專題研學教育線路。

  切實發揮涉農普通本科學校和職業院校優勢。 涉農院校要發揮專業優勢,積極參與中國農民豐收節相關活動,以強農興農為己任,組織學生深入“三農”實踐,鍛鍊提升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培養更多知農愛農新型實用人才。要積極拓展辦學思路和理念,結合生産生活實際,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創新社會化服務項目,為學生搭建成長成才、幹事創業的平臺。鼓勵學校利用自身生源特點,積極對接涉農企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結合專業特長開展生産勞動、社會服務、職業體驗等活動,推進産教深度融合。

  不斷加強主題教育活動管理。 各地組織中國農民豐收節農耕文化教育主題活動,要制定安全保障方案,加強組織管理,確保活動安全。農業農村部門要確保所提供場所、設施設備的安全性和適用性,並安排專人負責相關工作。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督促學校落實安全責任,指導學校嚴格落實活動方案和安全預案。學校要做好行前安全教育工作,明確具體活動相關各方責任。

  同時,通知也指出三項保障措施:

  加強組織領導。 各地農業農村部門、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協同協作,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明確責任分工,把中國農民豐收節農耕文化教育主題活動納入重要議事日程。

  加強服務保障。 各地農業農村部門應加強農業教育資源整合力度,突出農耕文化教育主題活動公益性,會同教育行政部門積極探索建立實踐教育保障機制,鼓勵涉農主體和學校開展實踐教育公益合作。

  加強宣傳引導。 各地要積極探索實踐活動方式,注意總結典型經驗和做法,加強宣傳推廣,發揮引領示範作用,為中國農民豐收節農耕文化教育主題活動推廣營造良好氛圍。

編輯:魏倩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