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減少了 運動不能停!千種方法總有一款適合你

2020-05-17 11:32:00來源:央視網
    陽臺馬拉松、客廳太極拳、居家體育課……受疫情影響,很多人通過參與“雲健身”,提高了健康意識,形成運動習慣,讓線上運動漸成新風尚。

  千種方法總有一款適合你

  為了避免疫情期間交叉感染,疫情防控期間,居民戶外活動大幅減少。今年1月30日,國家體育總局下發了《關於大力推廣居家科學健身方法的通知》,號召各級各地體育部門積極倡導居家科學健身,推出簡便易行、科學有效的居家健身方法,倡導疫情防控時期的健康生活方式。

  《通知》下發後,全國各地積極響應,結合自身文化特點、體育特點,推出了一系列接地氣的居家健身項目,如“華佗故里”安徽亳州的五禽戲、貴州的苗族健身操等。據國家體育總局匯總,截至2月25日,全國各省區市、體育總局系統已發佈了1453條居家健身方法。

  疫情之下,廣播體操再一次回到大眾視野。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創編的“科學健身18法”受到了普遍歡迎,其場景化的健身設計讓居家健身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不少省市均大力推廣該方法,取得了極佳的效果。此外,體育系統還推出了各種健身操舞、專項練習方法等。

  隨著中醫更多介入新冠肺炎疫情治療,以太極拳、八段錦為代表的我國傳統武術、健身氣功等健身方法也受到了普遍重視,醫療專家在不同場合都表達了太極拳、八段錦等功法的固本培元、強身健體的功效,各地很多醫院裏也時常響起八段錦習練的悠揚樂聲。

  江西贛州市南康區市民郭定健在練了幾天八段錦後,對這一項目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他不僅自己練習,還動員家人加入到練習隊伍中。每天伴隨著音樂,全家人集中在客廳,齊刷刷地練起來。郭定健説:“每次練後都感到身心舒暢。練習八段錦,既鍛鍊身體,又融洽家人感情,真是一舉兩得。”

  “雲賽事”順應新需求

  “練”只是第一步,健身愛好者的日益增加,萌生出愈發旺盛的健身競賽需求。隨著居家健身理念的深入,群眾接受度的提升,尤其是“更高階”的健身愛好者,常常不滿足於視頻練習,而是希望“面對面”較量,通過線上平臺參與居家健身賽事活動。

  順應需求,形形色色的“互聯網+體育”呈現出方興未艾之勢。近期,一大批優質居家健身賽事活動涌現,這其中既有國家體育總局及所屬單位、項目協會、地方體育局主辦的活動,也有企業、個人開展的項目,這些居家健身賽事活動普遍採用線上形式,選取大眾喜聞樂見的項目,包括跳繩、廣場舞、乒乓球、棋牌等。

  疫情雖然打亂了人們的生活節奏,但也在客觀上加速了“互聯網+”與全民健身乃至體育行業的融合。疫情防控期間,山東煙臺市民賀傳香參與了至少3項健身氣功線上比賽,通過錄製視頻上傳到指定平臺,不但可以讓更多人看到自己的提升和進步,也擴大了“朋友圈”,她甚至因此認識了很多省份的功友,大家經常通過網絡交流練習感受。

  為了提升賽事活動的關注度、影響力,不少單位選擇與奧運冠軍、知名運動員合作。比如,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聯合了邢傲偉、黃旭、莫慧蘭等世界冠軍選手,拍攝了九套親子趣味體育視頻,通過線上親子賽平臺,邀請家長和孩子共同模倣參與,倡導居家親子體育活動,提升孩子體質,增強家庭凝聚力。

  熱情背後需科學指導

  在樹立“生命在於運動”理念的前提下,運動同樣需要科學指導。有關專家指出,雖然我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但仍處於疫情防控階段,因此在參與戶外體育鍛鍊時還需謹慎。提升健康意識,遵循科學指導,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鍛鍊方式,才是長遠意義上的對自己負責。

  北京體育大學運動醫學與康複學院運動醫學教授張培珍表示,公眾減少外出不代表待在家裏不動。適宜的居家鍛鍊,有助於控制體重和增強心血管功能,改善呼吸系統、血液循環系統、消化系統的功能,增強免疫力,減少慢性病的發生。因此,無論是暫時隔離人群,還是普通市民,都應該適當運動。

  如今,健康理念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健身者希望尋求專業人士的科學健身建議,一些身體有潛在疾病的人士也會主動詢問醫生,希望給自己開幾張“運動處方”。為此,多地體育部門從注重“治已病”到注重“治未病”,通過體質監測等手段,為群眾開具科學運動處方。

  “雖然運動對疾病有改善作用,但在鍛鍊時應遵循循序漸進原則,量力而行。對不同人群應區別對待,因性別年齡個體體質等因素的不同,在鍛鍊內容的選擇、鍛鍊量的安排上都要遵循因人而異的原則,這樣有利於運動的有效性,並且可以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張培珍指出。

編輯:張依依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